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人民網迪拜9月26日電 (記者管克江、任皓宇)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中國駐迪拜總領事館共同主辦的中阿媒體智庫對話會25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行。80餘名來自中阿各界的嘉賓代表圍繞「共建『一帶一路』 讓中阿友好深入人心」的主題,回顧共建「一帶一路」十年成果,展望中阿合作美好前景。

圖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致辭。人民網記者 任皓宇攝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表示,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包括阿聯酋在內的所有阿拉伯國家積極響應。10年來,中阿雙方積極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啟動了大批務實合作、造福民眾的項目。中阿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國公共外交協會願與阿方相關機構建立密切聯繫,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共外交活動,立足世代友好,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走深走實。「相信中國和阿聯酋兄弟同心、攜手前行,一定會為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地區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為中國駐迪拜總領事李旭航致辭。人民網記者 任皓宇攝
中國駐迪拜總領事李旭航表示,阿聯酋是陸海絲綢之路交匯點,中阿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了「點多面廣」的全方位合作格局,書寫了亮麗的「五通」成績單。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兩國政治互信加強,高層交往頻密,相關部門協調順暢,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阿聯酋2071「百年計劃」深入對接,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中東地區及阿拉伯世界的典範。中國的「中東熱」和中東的「中國熱」正同頻共振,中阿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圖為阿聯酋經濟部次長阿卜杜拉致辭。人民網記者任皓宇攝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為地區的和平穩定帶來機遇,也為實現共同發展創造了典範。」阿聯酋經濟部次長阿卜杜拉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阿聯酋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保持強勁且日益繁榮,雙方在投資、能源、技術、農業、人文等領域的交流也不斷深化。阿聯酋堅定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因為這一倡議同阿聯酋的發展戰略互相契合。「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合作倡議,而且對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阿中應當進一步攜手合作,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
中國前駐沙特、敘利亞、伊拉克大使李華新表示,阿拉伯國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方向和真誠夥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阿拉伯國家各自發展戰略緊密對接,孕育著巨大機遇,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中阿務實合作使雙方傳統友好更加充實和豐富,民心相通又為雙方各領域合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未來推動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深入發展,需要雙方培養一批又一批精通對方語言的人才,架起互相溝通的橋樑。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阿聯酋迪拜大學副校長海珊表示,這一倡議不僅僅聚焦經濟合作,也推動開展人文交流,促進了阿聯酋同中國民眾間的友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富有遠見,給古老的絲綢之路注入活力,將亞洲與中東、非洲、拉美更加緊密聯繫起來。阿聯酋地處亞非歐交匯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迪拜大學積極支持同中方在文化、航天技術、環保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迪拜伍倫貢大學教授莫漢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參與國家和地區在各個領域的務實合作和交流。迪拜有45個自由貿易區,阿聯酋與中國可以通過加強自由貿易區合作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更加深化,並通過在創新、科技、食品、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為實現阿中經濟進一步發展以及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媒體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不僅能夠加強信息傳播,還可以促進文化、經濟和人文領域交流。」阿聯酋通訊社記者費拉斯?哈桑表示,通過各種形式的新聞報道、媒體交流合作等,各方民眾可以更好地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增進互相理解和尊重,加強互信和友好關係,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下一代的友好情感,為未來友誼發展奠定基礎。

圖為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任皓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