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伏建宇 實習生 袁誦梅
截至8月1日,燕塘乳業、妙可藍多、三元股份等多家乳企相繼發布2023年中報預告,對上半年業績情況進行預披露。其中,乳企業績情況喜憂參半,同比最高預增305.7%,而同比最低預降可達189.92%。對於如此大的差距,不僅與乳企自身發展策略有關,同樣也與乳業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奶類消費量達5867萬噸,預計2023年全國奶類消費量6098萬噸,比上年增長3.9%,面對利好的政策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受乳企不斷向上游的擴張和消費市場的降級,為奶業今天的困境埋下了隱患。
乳企半年預報喜憂參半,皇氏集團、一鳴食品扭虧為盈

>>>燕塘乳業
上半年預增收2929.59萬元至4394.38萬元,同比增長50%至75%
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662.25萬元至10105.96萬元,與上年同期5774.83萬元相比,將增加2887.42萬元至4331.13萬元,同比增長50%至75%。
預計2023年半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8788.76萬元至10253.55萬元,與上年同期5859.17萬元相比,將增加2929.59萬元至4394.38萬元,同比增長50%至75%。預計2023年上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由上年同期0.3670元/股增長至0.5505元/股至0.6423元/股。
對於本期業績變動原因:燕塘乳業稱,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立足自身優勢,一方面,深耕傳統渠道,加大力度開拓新渠道、新市場,促進銷售增長;另一方面,持續推動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優化產品結構、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即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綜合盈利能力。

>>>妙可藍多
上半年或減收11184.93萬元至11,384.93萬元,同比下降96.55%-98.27%
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0.00萬元至34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13201.23萬元相比,將減少9801.23萬元至10601.23萬元,同比下降74.24%至80.30%。
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00.00萬元至4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11584.93萬元相比,將減少11184.93萬元至11384.93萬元,同比下降96.55%至98.27%。
本期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首先,上半年國內消費需求呈現復甦趨勢,但整體復甦速度依然較慢。公司積極推進各項應對舉措,二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一季度呈現改善跡象,但受宏觀環境影響,公司乳酪業務收入和整體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其次,在乳酪業務收入下降的同時,主要原材料成本較去年同期上升(包括人民幣匯率貶值對進口成本的影響),導致乳酪業務毛利率出現下降,疊加本期鎖匯收益減少以及利息凈支出較去年同期增加,導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下降。最後,公司本期取得的政府補助和理財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導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下降幅度略高于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三元股份
上半年或減收7208萬元至7708萬元,同比下降80%至86%
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9000萬元至22,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707萬元至13207萬元,同比增長104%—142%。
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00萬元至18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7208萬元至7708萬元,同比下降80%至86%。
本期業績變動的原因:首先,公司於2023年5月轉讓首農畜牧部分股權,取得股權轉讓收益約1.9億元,增加當期凈利潤;本次轉讓首農畜牧股權取得收益屬於非經常性損益,不增加當期扣非後歸母凈利潤。其次:受市場因素影響,首農畜牧原料奶售價下降,飼料成本仍在高位震蕩,導致首農畜牧較去年半年度增加虧損約6700萬元。再次,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幫助合作牧場緩解奶源壓力,公司將多餘奶源生產工業奶粉,上半年針對自產工業奶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1.1億元,減少當期凈利潤;剔除此因素,公司上半年主營業務(乳製品及冰淇淋業務)凈利潤同比增長約80%。最後,預計公司2023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42.5億元,同比2022年半年度42.6億元基本持平,主要是公司合併範圍有所變化。自2022年5月起,SPV(盧森堡)不再納入公司合併範圍;自2023年5月起,首農畜牧不再納入公司合併範圍。公司上半年主營業務(乳製品及冰淇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0.7%。

一鳴食品
上半年預增收9075.44萬元,同比增長130.11%
預計2023年半年度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6628.86萬元相比,將增加9028.86萬元,同比增長136.21%。
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6975.44萬元相比,將增加9075.44萬元,同比增長130.11%。
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首先,主營業務影響,本期公司在奶吧業績提升上以會員、社群營銷為主線,抖音本地生活做引流,堅持漸進性增收,聚焦「高質量拓展,開好店,開萬元店」,使得2023年1月至6月份奶吧門店單店業績和加盟門店存量數都實現了增長,有效的帶動了公司營業收入的穩步提升。其次,其他方面影響:在供應鏈方面,公司堅持圍繞著質量管理、精益管理、產線優化等工作,使得本期毛利率有所提升;同時,公司通過精準營銷,提升營銷投入產出比,使得營銷費用在整體上有所下降;在直營店管理方面,公司繼續以直營店提效增利為前提,優化直營店人員配置、門店開發策略,使得直營店整體效益改善明顯。

>>>熊貓乳品
上半年預增長1800.43萬元至2300.43萬元,同比增長100.05%至127.83%
預計2023年上半年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00.00萬元至48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盈利的2278.44萬元相比,增長2021.56萬元至2521.56萬元,同比增長88.73%—110.67%。
預計2023半年度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3600.00萬元至41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的1799.57萬元相比,增長1800.43萬元至2300.43萬元,同比增長100.05%至127.83%。
對於本期業績變動的原因,熊貓乳品稱,報告期內,公司依據董事會制定的發展戰略及經營計劃,積極開發新客戶、新渠道。隨著餐飲消費市場的逐步恢復,公司主營業務持續穩定向好,實現了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的顯著增長。本報告期,公司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至800萬元。

>>>皇氏集團
上半年預增長1272.28萬元至2972.28萬元,同比增長130.86%至305.70%
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9500萬元至21200萬元,比上年同期9597.13萬元增加9902.87萬元至11602.87萬元,同比增長103.19%至120.90%。
預計2023年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300萬元至2000萬元,比上年同期-972.28萬元增長1272.28萬元至2972.28萬元,同比增長130.86%至305.70%。
預計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從上年同期的0.1146元/股,增長至0.2328元/股至0.2531元/股。
本期業績變動原因是:首先,報告期內,公司整體生產經營情況良好。乳業板塊方面結合「深耕大西南,挺進大灣區,布局大華東」的戰略布局,強化市場下沉和緊抓新消費,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光伏板塊搶抓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機遇,結合自身資源積極發展分散式和戶用光伏EPC業務並從中獲得收益,對推動業績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其次,經初步測算,本報告期內股權激勵費用對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影響金額預計為3103.79萬元,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影響金額預計為19200萬元,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轉讓雲南皇氏來思爾乳業有限公司32.8996%股權和雲南皇氏來思爾智能化乳業有限公司32.8996%股權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聯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的補償款。

>>>莊園牧場
上半年或減收897.38至1897.38萬元,同比下降89.50%至189.92%
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0萬元至2500萬元,比上年同期907萬元減少2407萬元至3407萬元,同比下降265.38%至375.63%。
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1900萬元至-2900萬元,與上年同期-1002.62萬元相比,將減少897.38至1897.38萬元,同比下降89.50%-189.92%。
預計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由上年同期的0.04元/股減少至-0.08元/股至-0.13元/股。
對於本期業績變動,莊園牧場稱,報告期內,終端市場需求不足,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市場投入費用持續擴大,銷售費用同比有所增加。上年同期發生港幣匯兌收益1606萬元,本報告期內無。

>>>麥趣爾
上半年或減收371.98萬元至1131.98萬元,同比下降12.28%至37.38%
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50萬元至-3970萬元,比上年同期-17511.82萬元減少13541.82萬元至14261.82萬元,同比增長77.33%至81.44%。
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3400萬元至-4160萬元,與上年同期的-3028.02萬元相比,將減少371.98萬元至1131.98萬元,同比下降12.28%—37.38%。
預計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由上年同期的-1.0056元/股減少至-0.1866元/股至-0.2280元/股。
對於本期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告稱,2023年乳製品較上年業務收入下降,導致整體利潤虧損。
奶價未回溫成本還在漲 中小牧場虧損超六成
奶業市場正面臨著15年來最難時刻,原奶價格低迷,養殖成本高企,消費需求不振,導致中小牧場陷入了生存困境。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平均原奶價格為3.72元/公斤,較2022年同期下降了0.16元/公斤,較2021年同期下降了0.32元/公斤,創下近五年新低。
另外,受乳企向上游的擴張,推動著奶業市場規模上不斷膨脹。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奶類產量4027萬噸,首次突破4000萬噸大關,位居全球第四位。但這種過於迅速的增長為奶業今天的困境埋下了隱患。
據調查,2023年上半年全國有60%以上的奶牛養殖戶處於虧損狀態,其中有20%的奶牛養殖戶虧損超過1元/公斤。為了減少損失,一些中小牧場不得不選擇「殺牛」退出市場。根據中國奶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全國奶牛養殖戶數量為18.5萬戶,較2019年減少了1.5萬戶,其中大部分是中小牧場。
政策驅動市場前景廣闊 乳製品市場高端產品需求增速
由於中國乳品市場起步晚,乳製品作為人們用來維持健康的優質蛋白質和鈣質的重要來源,國家對於人民食用奶製品非常重視。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冠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建議,要多飲奶或食用奶製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將奶及奶製品的推薦攝入量由每天的300克調整為每天300克至500克,建議人們多食用乳及乳製品。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技術的不斷革新,中國牛奶市場的結構也在趨於多元化。有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摺合生鮮乳為42.3千克,相較2012年的31.1千克增長36.3%。
10年來,消費者對乳製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整體呈現出高品質、高營養、強調功能等發展趨勢,天然有機、低脂高鈣、24小時低溫鮮奶等也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0糖0脂0卡的奶產品也受到更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歡;中老年人群體更加關注是幫助免疫力、睡眠,改善心血管等奶製品,面對市場高端產品需求增長迅速,這將為具有研發能力和創新實力的乳企帶來更多的商機和空間。
與此同時,乳企除了加大數字化轉型以外,同樣也在營銷層面上加碼加力,增加與科研機構、高校、上下游品牌跨界合作,增強飲用場景和私域流量的曝光,助推品牌的行業滲透和市場銷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