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特斯拉近日以7600萬美元(約5.4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德國無線充電公司Wiferion。Wiferion是一家專註於「非接觸式充電和能源系統」的公司,主要為倉儲等工業環境中的自動駕駛運輸系統提供感應充電解決方案。這次收購無疑將為特斯拉在無線充電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據機構預測,2022年我國無線充電行業市場規模達到86億元,未來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9.25%,2026年將達到240億元。
據統計,我國手機領域無線充電佔比79.78%;車載及其他領域佔比20.22%。
近年來無線充電應用場景不斷擴展,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及無線充電方案普及,汽車或將成為無線充電的最大應用市場。
無線充電的應用有望完美解決續航里程問題,與電動汽車需求增長形成正反饋。
未來無線充電在電動汽車產業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想像空間。
關注樂晴,洞悉產業格局!
無線充電行業概覽
與傳統有線充電相比,無線充電在安全性、靈活性和通用性等方面具有優勢。
無線充電是在發射端(TX)和接收端(RX)分別連接電感線圈,在發射端驅動電感線圈產生交變磁場,在接收端通過電感線圈耦合該交變磁場產生交流電並且進行電力傳輸的技術。
根據梳理,無線充電產業鏈可分為方案設計、原材料、器件製造及模組封裝四個環節。
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永磁體、軟磁鐵氧體及鐵基納米晶,器件製造還需採用晶元、感測線圈及PCB等元件。
軟磁是無線充電最關鍵的材料之一,電動汽車有望引領軟磁在無線充電應用的下一個風口。
軟磁材料具有磁滯損耗小、高磁導率、低矯頑力、飽和磁感應強度高等特點,是電動化智能化時代的關鍵材料。
行業內主要競爭者方面,國外主要金屬軟磁粉芯龍頭企業包括韓國昌星和美磁,國內企業包括鉑科新材、東睦股份、橫店東磁、天通股份等,品質接近或達到國外水平,在相關應用領域實現國產替代。
全球軟磁粉芯總需求量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總需求量將達到31.20萬噸,對應市場空間117億,2022-2025年CAGR為42%。
新能源汽車用軟磁磁芯:
無線充電是增長快速的電源晶元應用市場,汽車無線充電功能的滲透成為電源晶元需求的重要驅動因素。
德州儀器、ADI、英飛凌和意法半導體市佔率領先且均在車載領域有布局。國內電源管理IC市場份額較低,且集中度較低,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國內十大電源管理晶元上市公司國內市佔率僅6.83%。
目前蘋果、華為、三星等移動設備廠商在研發高頻無線感應充電產品來提升移動產品的無線充電性能。
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寶馬等中高端汽車廠商早在2018年就開始嘗試在其新能源汽車上配備集成無線感應充電系統。
寶馬汽車嘗試無線充電:
部分汽車品牌無線充電配置:
資料來源:東北證券
國內部分廠商憑藉著之前手機無線充電積累的產業鏈優勢,積極進軍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系統業務,目前正在開發可供前裝量產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工程樣機。
產業鏈相關公司包括中興通訊、萬安科技、碩貝德、信維通信、全志科技、欣旺達、比亞迪、安潔科技等。
整體來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使用方便安全,可以有效利用汽車電池容量、減輕車體重量、增加車輛續航里程。寶馬、賓士、特斯拉、比亞迪等國內外汽車廠商紛紛深度參與無線充電方案的研發,未來隨著新能源車無線充電技術成熟、成本降低、以及標準體系的建立,無線充電有望在新能源汽車中快速滲透。
關注樂晴,洞悉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