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由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主辦、神州醫療協辦的東莞市「醫療大數據與主動健康」高峰論壇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家-醫」健康服務新模式啟動會在東莞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以啟動「家-醫」健康服務新模式為契機,空軍軍醫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邵義明,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四級調研員張何,北京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團隊專家徐璟,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健康管理科主任黃婧,神州醫療副總裁兼首席智能醫學產品官盧建等專家學者圍繞「醫療大數據與主動健康」議題展開學術交流。會議由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陳武君主持。
論壇伊始,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院長邵義明對參會人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家-醫」健康服務新模式是創新性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是醫院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之一。醫院將積極探索學習健康管理新模式,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加強健康管理學科的學術交流與協作,同時推廣健康管理理念和應用,從而推動人民健康事業的發展。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四級調研員張何為本次會議致辭,他表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醫院的發展將會迎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體現在對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上,這些可能會改變「病人上門」的傳統就醫模式,並對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的發展以及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高度肯定。最後他預祝此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空軍軍醫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就本次學術高峰論壇做了《解讀「數字健康」》精彩學術講座並對健康管理、中醫現代化發展做了指導性發言。他強調「數字健康」需要抓住健康本質,必須堅持「新時代中醫現代化系統工程」的觀念。他提出人是「天人合一、心身協同」的整體性系統,不同於西醫和現代中醫,未來中醫一定是關注「證」的源頭,既能去除病態,也能促進健康,方能解決十四億國人的健康問題,這才是新時代的「上醫」。俞夢孫院士深入闡釋了解決人體健康系統工程的方法和原理,獲得在場聽眾高度關注。
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健康管理科主任黃婧以《醫聯體分級診療——智能網路慢病管理模式分享》為主題,分享了醫院慢病智慧管理模式的探索。唐都醫院通過搭建「三甲醫院 — 基層醫院(健康管理科)— 患者(個人、家庭)」慢病管理服務體系,形成上下級醫院與患者間互通有無的智能網路模式。同時聯合神州醫療,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智能慢病管理平台,實現定期隨訪、風險預警、精準患教、自評量表、智能外呼等服務,從而再造就醫流程、大幅度提高患者體驗,促進分級診療、網路聯盟、智能適配的高效慢病管理模式落地。
北京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團隊專家徐璟介紹了北京醫院與神州醫療共同承接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專項中「老年人群主動健康管理技術及產品的綜合示範研究」的情況。項目依託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應用科研和臨床協同網路,構建多層面的主動健康綜合評估技術及干預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線上及線下的主動健康干預管理方案。目前,通過智能慢病管理平台應用及數據分析,已制定出針對社區老年人運動、睡眠、認知功能評價及指導方案,並在北京、天津、浙江社區進行示範應用。
神州醫療副總裁兼首席智能醫學產品官盧建以《創新智能網路精細化分組管理體系——實現患者院內外閉環管理》為主題進行分享,他指出慢病管理是醫療健康最大挑戰,如何利用智能化技術實現主動健康成為突破重點。目前醫院信息化高度集中在院內管理,院外患者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針對患者院外管理,核心抓手是精細化分組管理,包括院級隨訪、主動健康、慢病管理等維度。神州醫療在慢病管理上不斷探索、自主創新,研發出智能慢病管理平台,可以實現「精細化分組管理,多維度靈活適配」,滿足三甲醫院健康管理的實際需求,進而助力醫院科研提升、服務提升、運營提升。
文章圖片及部分內容來自廣東醫東莞附院公眾號
點擊鏈接觀看會議回放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476174067?v=63824691949205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