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經濟報:23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吉林西藏寧夏增速前三

2023年05月06日21:30:16 財經 1550

近期,31省份經濟「一季報」新鮮出爐。今年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經濟恢復的關鍵之年,各地一開春搶開局、拼經濟,哪些省份迎來了「開門紅」?地方經濟格局又出現哪些新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全國一季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同比增長4.5%。南都記者梳理髮現,經濟總量上,12省份gdp超過萬億元,廣東gdp突破3萬億元,江蘇以776億元的差距緊隨其後,山東首次超過2萬億元,浙江距離2萬億元還差1000億元左右。其他超萬億元的省份包括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河北。河北是新晉萬億元省份,上海仍是唯一的萬億元城市。

一季度經濟報:23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吉林西藏寧夏增速前三 - 天天要聞

gdp增速上,有23個省份跑贏全國。去年受疫情影響較大、一季度經濟負增長的吉林,走出疫情陰霾,今年一季度增速8.2%,與西藏並列第一,天津也實現5.5%的增長,強勢反彈。在地區分布上,東北三省增速亮眼,去年增速較快的西部能源大省和中部省份今年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寧夏以7.5%的增速排名第三。不過去年受益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增速最快的福建和江西,今年一季度增速墊底,只有1.7%和1.2%。

一季度經濟報:23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吉林西藏寧夏增速前三 - 天天要聞

4月15日,第133屆廣交會現場。 新華社發

廣東一季度gdp首破3萬億元,山東突破2萬億元

今年一季度,有12省份gdp超過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前三的粵蘇魯超過2萬億元,其中廣東一季度首次突破3萬億元,30178.23億元,同比增長4.0%;江蘇29401.7億元,同比增長4.7%。粵蘇兩省gdp佔全國份額均為1/10。與去年一季度相比,江蘇與廣東的差距稍微拉大至776億元。

在談及經濟發展亮點時,廣東省統計局指出,一季度廣東工業生產增速轉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90萬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比1-2月提高2.9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迅速回升,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由上年全年的0.7個百分點提高至3.0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提速明顯,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9.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1.4%、59.0%和33.8%。

江蘇的工業生產也在加快恢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其中新能源產業引領增長。一季度,全省鋰離子電池製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新能源車整車製造增加值分別增長31.8%、36%、59.2%;充電樁、光伏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6倍、48%、50.2%。

作為外貿大省,受季節性因素和外需疲軟等影響,廣東一季度外貿進出口1.84萬億元,增長0.03%;江蘇為1.2萬億元人民幣,下降6.7%。不過,3月份廣東進出口增速回升至25.7%,外貿增速逐月遞增,呈現企穩向好的態勢,江蘇出口由負轉增。此外,浙江一季度進出口、出口數據雙雙恢復同比正增長。進出口總值1.13萬億元,同比增長4.8%,出口規模居全國第二。

排名第三的山東,一季度gdp跨上2萬億台階(20411億元),同比增長4.7%。在分析經濟運行特點時,山東統計局表示,工業生產平穩向好,原材料行業增勢較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其中,3月份增長7.4%。此外,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基礎設施投資支撐強勁,增長28.1%。外貿方面,貨物進出口總值7646.2億元,同比增長7.7%。

一季度經濟報:23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吉林西藏寧夏增速前三 - 天天要聞

工作人員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j7智能工廠內進行整車裝配作業。 新華社發

吉林西藏經濟增速並列第一寧夏第三,東北西北增速亮眼

在經濟增速方面,有23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去年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一些省份,今年開局強勢反彈。其中去年一季度gdp增速-7.9%,全年增速-1.9%的吉林,今年一季度實現8.2%的增速,與西藏並列第一。另一個旅遊大省海南也受益於服務業的明顯回升,一季度gdp增速6.8%。去年二季度以來增速為負的上海,今年一季度增速為3%。此外,去年一直處於低位徘徊、增速末尾的天津,今年一季度也實現了5.5%的增速,並列第七。

去年經濟增速亮眼的寧夏,今年一季度以7.5%的增速排名第三。

此外,中西部能源大省也保持著較快增長,甘肅經濟增速6.7%,內蒙古5.6%,陝西5.3%,青海5.1%,山西5.0%,新疆4.9%。此外,中部大省河南增速5.0%,湖北5.1%。

不只是gdp增速第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33.88億元,吉林的多項指標也領跑全國,例如吉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月份增速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位;建築業總產值增速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第1位。此外,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從重點領域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2.3%,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8.1%,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2.5%。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丁一兵認為,這三項投資表現出比較旺盛的增長勢頭,顯示出這一時期吉林省投資增長並非單純由某一部門、某一產業投資增長所致,而是政府、民間投資兩旺。

「吉林省的經濟發展已經走出了疫情衝擊,今後可以一心一意地抓好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楊偉民表示,「一季度數據表明,吉林經濟已經重回常態、重回合理區間、重回長期向好,也標誌著吉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再出發,取得了良好開局。」他指出,新動能正在推動著吉林經濟向前發展。除原有的支柱產業之外,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在加快增長。民族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新能源產能大幅度增加,全國最大的碳纖維基地已經建成。

今年一季度,東北經濟增速亮眼。除了吉林,黑龍江和遼寧均超過全國平均增速。黑龍江一季度gdp為3104.4億元,同比增長5.1%,並列全國第9位。其中服務業拉動作用明顯,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2.5%;消費市場加速回暖,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9.2億元,同比增長8.3%,居全國第6位,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黑龍江省進出口總值71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6%,其中機電產品、鋼材出口,以及農產品、金屬礦及礦砂進口均大幅增長。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哈爾濱海關統計,一季度黑龍江省對俄羅斯進出口49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其中,對俄出口49.7億元,增長97.4%;自俄進口440.7億元,增長19.5%。

遼寧一季度gdp為6661.4億元,同比增長4.7%,主要經濟指標跑贏全國平均水平。遼寧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田冰表示,gdp增速高於全國0.2個百分點,這是近年來最好成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4.5個百分點,在連續12個季度低於全國後,首次高於全國。值得注意的是,遼寧的央地合作也取得重大突破。在新基建、新材料、生物醫療、高端裝備、文化旅遊等領域加強與央企的合作,25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一季度,中央項目完成投資增長63.8%。有分析指出,深化央地合作,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關鍵之舉。東北振興蓄勢待發,用好央企寶貴資源至關重要。

「東北正在發生變化,投資可過山海關。」此前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傑表示,外貿增長的亮點,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在成功簽署了rcep後,「一帶一路」應該向北、向東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東北特別是遼寧可以成為開放的橋頭堡,可抓住機遇實現振興。如何振興?余淼傑建議,要從原因出發對症下藥,即體制機制的短板、思想觀念的短板、經濟結構的短板、開放合作的短板。他也提到,東北在繼續發揮國有經濟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時,要更好更充分地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即民營經濟的健康和企業家的健康發展。要做到保障要素獲得的均等權利。

一季度經濟報:23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吉林西藏寧夏增速前三 - 天天要聞

5月3日,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迎來假期返程高峰。 新華社發

對中央財力凈貢獻的京滬津粵等8省市,稅收增速快於全國

今年一季度,上海是唯一的gdp總量超過萬億元城市,為10536.22億元,同比增長3.0%。去年上半年,北京gdp曾短暫超越上海,不過此後上海實現反超,今年一季度領先588億元,北京為9947.7億元,同比增長3.1%。京滬兩市經濟增速均低於全國平均值。北京統計局指出,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7.4%(剔除新冠疫苗生產因素增長1.8%),但降幅較上年全年收窄9.3個百分點。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產品生產較好,新能源汽車、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風力發電機組分別增長1.2倍、44.0%、36.4%和19.0%。

上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4%,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176.31億元,同比下降3.3%,但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6%,增速較2月份提高2.8個百分點。電氣機械、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增長較快。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3992.33億元,佔比提高至43.5%。其中,新能源產值增長50.1%,新能源汽車產值增長42.4%,高端裝備產值增長15.1%。

gdp總量3715.38億元,增速5.5%,是天津交出的一季度經濟成績單,而去年天津四個季度增速在1%及以內。一季度「開門紅」「憑什麼」?數據顯示,一季度天津工業生產提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民營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較快,其中城市軌道車輛產量增長2.8倍,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77.2%,光纖產量增長19.0%。此外服務業平穩增長,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比上年全年加快4.3個百分點,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6.1%。

體現在稅收數據上,天津市稅務局表示,一季度天津市地方級稅收收入增速5.6%,比全國平均水平快3.1%。3月增速達到9.8%。主要稅種收入逐漸接近甚至超過2019年疫情前水平。一季度製造業發展勢頭強勁,稅收增幅達13.6%,此外服務業持續升溫,銷售開票額同比增長13.2%。

天津也是對中央財政凈貢獻的8個省市之一。4月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蔡自力介紹,一季度地方級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5%,快於全國總體水平2個百分點,這有利於保障地方財力。分地區看,一季度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8個對中央財力凈貢獻的省市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2%,快於全國總體水平1.7個百分點。

「儘管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今年以來,天津抓經濟拼經濟,在教育領域力推產教融合,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天津財經大學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偉教授對南都記者表示,天津消費反彈比投資要早,下一季度經濟增速他認為要看投資,也期待中央加大支持力度,有更多資金支持項目。

4月24日天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指出要準確把握當前經濟形勢,堅定信心,保持清醒,力推創新,精準有效推進二季度經濟工作。其中包括,要穩住基本面。穩住項目投資,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力度,加快在建項目進度,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更好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穩住商貿消費,著力穩住大宗消費,積極發展文旅消費,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充分激發消費活力。此外會議還提到,穩住財政運行,強化財政管理,加強財會監督,確保資金使用規範高效,有力有效化解政府債務。

采寫:南都記者 陳秋圓 發自北京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穩定幣第一股高位回落近40%!華爾街看衰估值,熱錢開始套現 - 天天要聞

穩定幣第一股高位回落近40%!華爾街看衰估值,熱錢開始套現

穩定幣第一股Circle Internet Group(下稱「Circle」,股票代碼CRCL)一上市便眾星捧月,但經歷了近1個月的炒作,面對畸高的估值,散戶、機構炒家開始紛紛獲利離場,華爾街投行也紛紛發布中性觀點報告以提示風險。 Circle在6月5日上市,短短兩日內股價暴漲至138.57美元,相較發行價(31美元)的累計漲幅高達347%。6月16日跳..
7月A股關注哪些風險? - 天天要聞

7月A股關注哪些風險?

來源:市場資訊來源:國際金融報記者 朱燈花7月1日,A股市場表現分化,與前幾日態勢有所不同,滬市跑贏深市,但整體漲跌幅較為溫和。受訪人士表示,本月需重點關注政治局會議、中報業績,以及國際環境與地緣風險的擾動。滬市跑贏深市7月的第一個交易日,
數據復盤 7月1日 - 天天要聞

數據復盤 7月1日

轉自:EarlETF7月1日,萬得全A指數漲跌幅為+0.27%,成交額為14965.31億,相較上一交易日變動為-208.39億。7月1日,主要市場指數中,表現最好的是中證紅利,漲跌幅為+0.81%,表現最差的是科創50,漲跌幅為-0.86
傳音控股悄然布局電摩業務 非洲手機市場遭遇小米、三星等勁敵 - 天天要聞

傳音控股悄然布局電摩業務 非洲手機市場遭遇小米、三星等勁敵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文多「非洲之王」傳音控股正積極尋找手機之外的新增長點。近日有媒體報道,傳音控股(SH688036,股價77.80元,市值887.2億元)已成立出行事業部,探索兩輪電動車等相關業務,公司正在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鋪開兩輪電動車業務。日前,記者聯繫傳音控股方面核實並了解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僅回應稱...
香港豪門鄭氏家族旗下地產公司,等來882億港元「救命錢」! - 天天要聞

香港豪門鄭氏家族旗下地產公司,等來882億港元「救命錢」!

6月2日,香港地產豪門鄭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發展(00017.HK)突發變故,遭遇「股債雙殺」。導火索是公司決定對四筆永續債延遲利息支付,其總規模為34億美元,今年6月為原定分派支付日期,合計要支付利息7720萬美元。 永續債延遲派息,不會引發違約,但可能使債務利率增加,並影響與銀行的再融資談判。這一消息也讓這家老牌...
溢價率35.71%!陝西民企殺入三亞拿地! - 天天要聞

溢價率35.71%!陝西民企殺入三亞拿地!

2025年上半年最後一天,三亞上演了土拍大戰。位於三亞、陵水的4宗地,均以溢價形式成交,就連不到5畝的小幅地塊,開發商也不放過。值得關注的是,陝西的一家民企當日殺入三亞灣拿地,而這家民企的背後站著的是實力雄厚的陝北資本!01溢價率35.71%,陝西鑫洋三亞拿地6月30日這一天,三亞、陵水兩地分別有2宗城鎮住宅用地(市...
已確認!7月5日起,價格上調… - 天天要聞

已確認!7月5日起,價格上調…

來源:第一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據第一財經消息,記者獲悉,有國內航空公司剛剛發布通知,自2025年7月5日(含出票日期)起,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上調10元。其中800公里(含)以下航線燃油附加費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每航段收取20元燃油附加費。上一次調整是2025年6月5日(出票日期...
A股IPO大爆發,半年受理177家 - 天天要聞

A股IPO大爆發,半年受理177家

【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隨著滬深北交易所密集發布多項規則修訂,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邁向關鍵一程。A股IPO受理加快、併購重組熱度攀升、回購增持密集宣布等共同構成了上半年資本市場的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