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四季度以來,我國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優化調整採取「乙類乙管」,加之全球範圍內各國對其一直持有的開放態度,似乎「受疫情影響」一詞已經逐漸塵封於回憶之中。聚焦全球範圍內的航空業發展,雖然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了災難性影響,但同時也倒逼各機場推陳出新,通過拓寬收入來源減少對旅客相關收入的依賴。
航空物流發展勢頭強勁
隨著各國之間的人、物往來持續復甦,全球範圍內航空業的發展保持強勁的勢頭。在全球化貿易供應鏈中,航空物流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數據顯示,在包括水運、鐵路等在內的國際貨運中,航空貨運承載的國際貿易貨物重量佔比不到1%,但由於其高附加值、高實效性的特性,航空物流所運輸的貨物價值卻佔到了全球貿易額的30%以上。
來自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簡稱IATA)的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航空物流每年創造的收入約佔航空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2021年航空貨運收入增長至1750億美元,2022年維持近1690億美元的水平。
航空貨運需求持續增長
目前,航空物流的貨運需求持續增長。由於疫情期間的種種限制,全球供應鏈持續擁堵,航空貨運受益於其速度,這有助於滿足旺季需求,並將使其繼續表現優於全球商品貿易。在看到目前疫情防控調整之後的時期,電子商務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對高價值專業貨物的需求正在上升,目前航空貨運的短期和長期前景一片良好。
縱觀疫情中、疫情後的各個階段,航空貨運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高效運輸,並保持國際供應鏈的暢通,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社會復甦持續提供保障。
航空物流貨物品類特徵逐步顯現
電子商務、醫療用品和易腐食品的物流需求激增是疫情帶來的重大變化之一。2022年,美國孟菲斯國際機場的貨運量達到404萬噸,聯邦快遞在孟菲斯樞紐的電子商務業務的保持穩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醫療用品和設備的承運量增長尤為突出。越來越多的機場開始將電子商務、醫療物資和食品的物流運輸作為機場收入的新增長點。在後疫情時代,電子商務、防疫物資及醫療產品運輸、溫控疫苗及易腐食品配送,都將成為航空物流新的增長點,機場的貨運業務發展迎來了新機遇。
全球機場發展穩中求變
(一)航空物流引領亞特蘭大機場復甦之路
受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國際旅行限制影響,昔日全球最繁忙機場--美國亞特蘭大機場近三年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近60%。在美國疫情暴發後的最初幾周,亞特蘭大機場每日客流量同比降幅高達97%。在此背景下,航空物流成為亞特蘭大機場的"救命稻草",也為穩定當地的經濟和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亞特蘭大機場貨運業務為喬治亞州提供了超過3萬個工作崗位。
早在疫情暴發前,亞特蘭大機場就制定了明確的貨運發展規劃,於2019年11月推出了全新的"貨運社區數字化和信息系統",建設了新的C貨站,還計劃在現有貨運區西側建造一個新的"現代航空貨站綜合體"。這些投資將加速亞特蘭大機場的貨運發展,實現非航收入的多樣化,並為區域經濟作出貢獻。得益於美國疾控中心總部位於亞特蘭大,以及亞特蘭大機場在貨運業務現代化上的持續投資,亞特蘭大機場的貨運設施在運送疫苗、藥品等對運輸時間和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貨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亞特蘭大機場的"貨物數字化"技術也助力亞特蘭大成為全美乃至全球重要的防疫物資分銷樞紐。
(二)新物流中心助力慕尼黑機場冷鏈運輸
2021年1月,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德國慕尼黑機場里一座全新的物流中心正式投用。該物流中心位於慕尼黑機場東北側,總倉儲面積約2.4萬平方米,包括300平方米最低溫度可達零下20攝氏度的深凍冷庫、100平方米4攝氏度的生鮮冷庫以及可容納5600多個托盤的高貨架倉庫,可滿足慕尼黑機場及集團旗下餐飲公司、商貿公司的全部倉儲需求。物流中心還設有一個全自動化的小型零件倉庫,可容納約3.2萬個集裝箱,其中一部分集裝箱配備溫控設施,可用於儲存和運輸對溫度敏感的貨物。值得一提的是,新物流中心在設計之初就融入了綠色環保理念,裝有LED照明和光伏發電設施等。
(三)後疫情時代布魯塞爾機場物流大作為
布魯塞爾機場是比利時最重要的物流樞紐之一,德迅(Kuehne+Nagel)、德納達(Dnata)、布林克(Brinks)等數百家物流公司在布魯塞爾機場運營。布魯塞爾機場的物流中心是比利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易腐品和藥品運輸以及電子商務是布魯塞爾機場的物流優勢業務,即使在疫情期間,其物流運輸市場的表現依然強勁。近幾年,布魯塞爾機場共計投資1億歐元用以鞏固其物流樞紐地位,建造了用於儲存貴重物品的布林克(Brinks)貨站和用於臨時存放和運輸各種動物的動物保育檢疫中心,並對現有的幾座貨站進行了翻新。
2022年,位於布魯塞爾西側的新貨站正式啟用,提供了倉儲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大型冷鏈存儲空間。德迅、德納達和WFS等公司將使用新貨站運輸、包裝和臨時儲存貨物。新貨站可用於處理高質量和對溫度敏感的貨物,並可在最佳條件下運輸新冠疫苗等藥品。新貨站的投用使得布魯塞爾機場的冷鏈倉儲容量躍居歐洲第一。
表 2022年全球主要貨運樞紐機場貨郵吞吐量
中智物流智庫認為:目前的國際航空物流市場,客機腹艙帶貨仍是主力運力模式。疫情期間大量客機停飛,幾乎所有航空物流運輸都依靠著全貨機航線,艙位一艙難求,空運價格水漲船高,大量適空貨物轉向鐵路、海運。
而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客運航班大量復飛,以歐美航線為例,國際空運價格會從疫情期間的每公斤約50元快速下降到每公斤20元左右,再加之全球消費需求的激增、進出口貿易的復甦、適空貨物品類特徵的逐步凸顯,結合全球各主要樞紐機場對物流板塊的進一步投入,航空物流這個國際貿易供應鏈上的關鍵環節,將持續保持強有力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