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遼寧gdp實現28975.1億,同比實際增長2.1%,低於全國平均值0.9個百分點。同時,遼寧人均gdp被山西、寧夏、新疆等增長迅猛的資源型省區連續超過,排名退後3名,位列全國第19位。
分市來看,全省經濟總量最高的是計劃單列市大連。2022年,大連終於打破gdp連續10年徘徊在7000億檔次的魔咒,歷史性地突破8000億。大連工業兩大支柱分別是石油化工和裝備製造業,其他主要有食品加工、生物醫藥、軟體信息等。
本年度,大連石化工業增加值增長13.3%,上拉全市規上工業5.1個百分點,是增長的主要動力。大連的石化行業主要布局在長興島(西中島)產業基地,該基地以恆力石化為龍頭,現已形成2000萬噸煉油、450萬噸對二甲苯(px)、150萬噸乙烯和116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pta)生產能力。px、pta產能均位居全國前列。此外,中石油大連石化搬遷至長興島也已基本敲定,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大連之後,gdp排名第二的是省會瀋陽,為7695.8億。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心,瀋陽裝備製造業基礎雄厚,能生產各種機械工業產品。如以新松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製造,以沈飛為主的航空工業,以華晨寶馬為代表的汽車製造業,還有各類礦山機械、軌道交通裝備、數控機床等。
遼寧其他城市的經濟總量與沈大已經拉開差距,鞍鋼所在地鞍山以1863億的gdp排名第三,但本年度名義增速為負值。營口、盤錦的實際增速為負值。建國初的前直轄市本溪、撫順gdp尚未超過千億。
從人均gdp來看,各市排序為大連、盤錦、瀋陽、本溪、營口、鞍山、遼陽、撫順、錦州、丹東、葫蘆島、阜新、朝陽、鐵嶺。全省14個地級市中有4個人均超過1萬美元,鐵嶺不足5千美元。人均最高的大連是最低鐵嶺的3.48倍。
如果您想獲取其他省份的更多相關信息,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