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首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在超跌低價股與超跌次新股的反彈聲中重拾升勢。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3284.92點,小漲29.25點,漲幅0.90%;深證成指收報12158.19點,上漲156.92點,漲幅1.31%;中小綜指上漲1.44%;創業板綜指上漲1.56%;科創50上漲1.19%。兩市成交金額合計10065.37億元,比周二放大12%。
晚間,證監會宣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開始啟動,徵求意見稿出台。上游新聞記者採訪的證券人士表示,股民朋友們可關注「超跌低價股」與「超跌次新股」。
▲昨日次新股群體領漲大市。圖片來源:通達信
滬市先抑後揚
逼近3288點心理關
周三上證指數高開6.53點,隨即在中小市值股的普漲聲中有所走高,但大市值藍籌集體跳水,拖累滬指從10點04分開始下行,一直跌到10點47分低見3245.41點,距離3240.28點上跳缺口一步之遙。不過,絕大多數個股拒絕跟跌,尤其是深市創業板市場超跌次新股全面大漲的氛圍擴散到了全場,使得滬指從10點48分開始一路單邊上攻直至收市。最後,滬市報於全日最高3284.92點,逼近4年前的3288點心理關。
超跌低價與超跌次新
漲幅居前
通達信統計數據顯示:當日兩市上漲個股4361隻,下跌股票610家。其中,漲幅大於10%的非st股73隻,漲幅超過5%的股票244家;跌幅大於10%的非st股0隻,跌幅超過5%的股票才19家。
盤面看,超跌次新股與超跌低價股逐漸成為領漲的主力。超跌次新股方面,即將退市的*st吉艾連續3個20%漲停收復1元面值大關,賽為智能連續3天20%漲停,海默科技、佳訊飛鴻、賽摩智能均拉出20%漲停板;同時,主板的青島金王、精倫電子等26家股票達到了10%漲停板——它們的股價都在10元之下。
此外,最近1年上市的次新股也大放異彩:北交所的凱華材料,連續2天觸及30%漲停;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百利天恆、慧博雲通均收出20%漲停;滬深主板的福斯達、江瀚新材、魅視科技、歐克科技4家股票實現10%漲停。
通達信數據顯示,次新股指數全天漲幅1.99%,時隔14個月首次收復250天線大關。大智,慧手機版顯示「近端次新指數」當日漲幅更是高達2.24%。
【展望與操作】
全面註冊制啟動
超跌低價股與超跌次新股有望受益
周三傍晚,證監會宣布2月1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開始啟動,徵求意見稿出台。這次改革從滬深主板實際出發,明確新股上市後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但設置了漲跌幅30%、60%兩條臨停線),上市第6個交易日起,股票單日漲跌幅仍然是10%。
2019年7月22日首批註冊制科創板股票上市後,曾出現了為期2周的爆炒行情。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實施註冊制,首批註冊制新股爆炒3天後,創業板超跌低價股出現了為期半個月翻2倍的勁爆行情。
「全面註冊制後續,超跌次新股與超跌低價股有望受益。」上游新聞記者採訪的銀河證券江南大道營業部首席投顧李春指出,從最近4個交易日來看,創業板的*st文化、*st吉艾罕見飆升後,2月1日,前者小漲,後者漲停板,體現出市場風險。也就是說,全面註冊制實施初期,市場環境相對寬鬆,基本面不佳的上市公司,會使出渾身解數保殼;而隨著各方面制度的不斷完善,「優勝劣汰」是主旋律,缺乏基本面支撐、缺乏競爭力的殼資源公司終究還是會被市場所拋棄。因此,隨著全面註冊制啟動,預計創業板超跌次新股與超跌低價股,有望迎來階段性輪番上漲的活躍局面。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也 實習生 符東 編輯 蔡海燕 責編 戴宇 審核 廖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