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2023年02月01日17:59:04 財經 1180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視頻請點擊下方鏈接: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最近,我就認真梳理了一下,截至目前,至少有30多個省區市的地方兩會已經召開完畢了。從地方兩會召開後公布的報告和透露的有關情況來看,基本上可以確定這麼幾件事情。一方面是今年的GDP增速目標,另一方面就是今年經濟的重點工作。

我們先來看看各地確定的2023 年經濟增速目標,基本上就能判斷出全國的大致目標了。在已經開完兩會的31個省區市中,2023年GDP 目標增速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最低的是天津市,今年的經濟增速確定在4.0%,目前是在全國墊底,北京市確定的目標也不高,定在4.5%,目前排在全國倒數第二,這兩大直轄市對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定的有點低調。而最高的則是海南,其確定的今年經濟增速高達9.5%,目前位居全國第一,排在第二的是西藏,為8.0%,第三的是江西和新疆,其目標都是7.0%。我們可以看出,目標定的比較低的都是東部沿海地區,而目標定的比較高的多集中在中西部,這也使得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西高東低的趨勢進一步顯現。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但是,以上這幾個地方都是比較極端的,多數地區的目標都確定在5.0%左右,29個省份2023年的GDP增速目標確定在5.0%以上,有12個省份的增速確定在6.0%左右。與2022年的實際GDP增速相比,各省區市今年的GDP目標增速多數都高於去年的實際增速。從中我們就能看出規律了,因為我國整體的經濟增速,肯定是由大多數省份的經濟增速所決定的,所以,如果3月份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明確數字的話,今年全國的經濟增速,大概率會確定在5%。

5%是個什麼概念呢?這個增速要比2022年的實際增速高,2022年我國GDP增速,按不變價格計算,是比上年增長了3%,如果今年達到5%的增速,已經接近去年的兩倍了,而且,由於我國GDP的基數很大,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經濟總量就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將有望突破127萬億,再上一個新台階。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總體來看,今年的經濟形勢是比較好的,從各地兩會確定的GDP目標來看,大多數地區對今年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信心滿滿。

那麼問題來了,今年拿什麼確保5%的經濟增速呢?這就是今年經濟的重點,我們來看看今年到底有哪些經濟領域將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從各地兩會發布出來的消息來看,以下8項工作,將成為今年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個重點工作很自然的就是消費。各地都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了優先和突出的位置,表示要在進一步提升傳統消費的同時,促進消費升級,積極培育出新的消費增長點。比如,北京市就提出來,要進行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服務水平。山西則準備打造一批重點商圈和特色街區、以及「夜經濟」集聚區。無論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還是這些重點商圈,都代表著久違的「煙火氣」又都回來了。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除了打造生活圈以外,很多省區市都提出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促進消費,比如黑龍江省就提出,力爭2023年在全省發放6億元消費券;山西準備發放電子消費券,拓展消費場景。黑龍江省提出,力爭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增長6%以上,湖南提出今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力爭突破2萬億元,可見很多地方對今年的消費都是信心滿滿。

那麼,到底哪些消費領域將成為今年各地方政府重點支持和培育的對象呢?北京市將重點支持數字消費、文化消費、綠色消費、冰雪消費、商旅文體等消費、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等;山西則表示要重點促進汽車、家電等消費;湖南表示要挖掘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家居等消費潛力,並推動餐飲、住宿等行業恢複發展,同時培育旅遊新業態;遼寧將重點支持餐飲、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智能穿戴,以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

總之,消費絕對是今年我們國家促進經濟增長的重頭戲,目的就是要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第二個重點工作是外貿。外貿是我國傳統的三駕馬車之一,拉動經濟怎麼能少的了外貿。各地現在都在積極的開拓國際市場、爭搶國際訂單、吸引更多外資,我國開放型經濟的態勢將進一步明顯。外貿大省浙江提出,今年要千方百計的推動外貿平穩增長,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全年出口額要佔到全國出口總額的14.5%以上。另一個外貿大省廣東則表示,除了走出去,還要引進來,今年要培育和引進一批貿易總部型企業、跨境電商龍頭企業、現代商貿流通領軍企業,建設6大進口基地,打造重量級的出口產業集群,並繼續辦好廣交會高交會等重大展會。地處中蒙、中俄邊境的內蒙古,背靠一帶一路的區位優勢,提出過境中歐班列增長7%左右、口岸貨運量增長30%、進出口總額突破1600億元的目標,除繼續深化中俄蒙合作外,還要拓展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第三個重點工作是投資。一句話,2023年,全國各地都將進一步擴大投資,特別是加大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投資和招商引資的力度。經濟大省浙江,明確表示今年的投資增速要達到6%以上,要在全省掀起新一輪的重大項目建設高潮,安排1000個左右左右的重點大項目,這樣算下來,浙江省每個地級市都會有100個左右的大項目。除了像浙江這種傳統的經濟大省外,像一些中西部的省份,投資大項目的力度其實也一點也不弱。比如寧夏,寧夏就表示,2023 年要加大投資力度,其中,投資的總額預計有望超過2200億元以上,重點投向1000個項目,招商引資的實際到位資金則要超過1870億元。

重慶則表示,今年要在交通領域投資1100億元,在城建領域投資1350億元,在能源和水利領域分別投資400億元和390億元,製造業領域的投資額增幅超過12%,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到36%。內蒙古計劃完成投資6300億元,重點投在先進位造業、現代能源經濟、現代服務業、現代農牧業、區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骨架、公共服務等領域,並打算拿出8100萬元進行獎勵。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第四個重點工作是穩企業。從各地召開兩會的情況來看,2023年,我國將進一步落實各項惠企強企政策,繼續優化企業的發展環境,特別是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持續發展壯大。比如說,重慶今年民營經濟排在了國有經濟之前,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重慶還將為民營企業公平競爭提供保障,提出了全面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年內民營經濟增加值的佔比要超過60%,也就是說,民營經濟有望在今年成為重慶經濟的主要拉動力量。

與重慶類似,湖南省的目標也是民營經濟成為經濟主要拉動力量,今年要新增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000家,最終達到民營經濟佔比超過70%。有些地方的舉措也很有特色,比如,黑龍江省制定了振興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及一系列具體舉措,政府採購中,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預留份額要達到30%以上。民營經濟最為活躍、財大氣粗的浙江省,提出今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500億元,山西則表示要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使得企業能夠更好的享受到各項優惠政策,並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的幫助辦法。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第五個重點工作是保就業。如何保?具體來說,就是擴大就業、促進創業。黑龍江提出通過大項目的投資來拉動就業,通過鼓勵創業來帶動就業,通過豐富公共服務來促進就業,同時通過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來穩定就業,今年全省預計新增30萬就業人口。上海準備今年增加就業崗位55萬個以上,山東提出要「以工代賑」,新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60萬個。雲南提出,突出做好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縱深發展,抓好10類重點群體創業,開展各類創業培訓6萬人以上。

第六個重點工作是強產業。我國經濟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僅僅滿足於產業做大已經遠遠不夠了,下一步就是要使產業做強,具體來說,就是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製造業強省廣東就提出製造業當家的口號,要加快建設製造強省、質量強省,要建設5000億元級的產業集群。福建打算組織實施1000項以上的技改項目,力爭形成7個產業集群,總產值超過2.1萬元,此外,還要培育300家以上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1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能源大省山西要擺脫「一煤獨大」的情況,向「多業支撐」轉變,使製造業更加綠色、高端、智能。四川則表示要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首批省級集群達到23個。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第七個重點工作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近幾年,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很快,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各省區市都將數字經濟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驅動力,今年在數字經濟方面將進一步持續發力,特別是在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會有很多的看點值得關注。比如,數字經濟比較發達的上海市,計劃在未來5年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到全市的18%以上,還要將上海打造成為「國際數字之都」。地處中部的湖南省計劃建設15個新型數據中心,實施100個數字新基建標誌性項目,數字經濟的增長率要超過1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要超過33%。浙江計劃培育40家數字企業巨無霸,新增150家數字化工廠,數字經濟增長超過10%。北京打算在2023年布局互聯網3.0,加快建設5G基站等。

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8大重點,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 天天要聞

第八個重點工作是防風險。風險是底線,這個底線破防了,上面的一切都有可能無從談起。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風險,做到防患於未然。2023年的風險源頭,主要還是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以及金融方面的風險等,這幾個風險是全局性的,系統性的,在做好存量風險處置的同時,還會繼續加強增量風險的防範。比如,浙江、山西、雲南、陝西等地都強調了「房住不炒」,表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重點解決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這說明房地產今年不會大起大落,準備投資甚至投機房地產的還需要慎重。去年因為村鎮銀行事件鬧得全國沸沸揚揚的河南省,今年吸取了經驗教訓,提出要全力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抓好後續風險的處置。

以上是從地方兩會當中總結出來的今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八大重點,這也是我們今年關注的重點領域,創業、就業的重點方向,至於保德全說的準不準,要不了多久,兩會過後就會有驗證。到時候別忘了回來給我點個贊。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螺紋鋼 | 需求旺季尾聲將至,螺紋鋼價格震蕩承壓前行 - 天天要聞

螺紋鋼 | 需求旺季尾聲將至,螺紋鋼價格震蕩承壓前行

板塊導讀觀察上周黑色系列市場行情,供應端持續寬鬆態勢明顯,鋼廠開工率延續上升趨勢,鐵水產量創出新高,反映出生產端保持強勁動能,整個黑色系列走勢較弱,需重點關注減產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需求端的實際變化程度,這兩大因素將決定市場的運行方向。
繁榮活躍!「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 - 天天要聞

繁榮活躍!「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

記者5月5日從商務部獲悉,2025年「五一」假期,全國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以舊換新備受歡迎。2025年初至5月5日0時,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突破300萬份;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5516萬台,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4167萬件。假期前四天,汽車以舊...
強勁反彈,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強勁反彈,發生了什麼?

原創 劉曉博今天(5月5日)是小長假的最後一天,由於是周一,海外市場基本上正常交易。今天最引人注目的是:人民幣離岸匯率的大漲,以及國際油價的暴跌。今天上午,當我寫這篇稿件的時候,離岸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為7.1888元兌換1美元,創出了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特朗普拋出對等關稅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貶值到了7.4...
駕馭特朗普風暴 - 天天要聞

駕馭特朗普風暴

如果說特朗普政府有應對這一挑戰的戰略,那麼它還沒透露是什麼戰略。但如果認為調整國際貿易和投資結構就足以讓美國工人受益,就大錯特錯了。
連續跌停!機器人概念股,擬退市! - 天天要聞

連續跌停!機器人概念股,擬退市!

機器人熱潮下,從事工業機器人相關業務的*ST工智卻面臨退市。5月5日晚,*ST工智(000584)公告,已收到深交所送達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ST工智擬被終止上市*ST工智全稱江蘇哈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
6家上市公司晚間發布分紅派息重要消息(5.5日) - 天天要聞

6家上市公司晚間發布分紅派息重要消息(5.5日)

一、福達股份:公司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的公告公司公告,公司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扣減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的股數 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0元(含稅)。股權登記日5月9日。
罰沒3.25億元!三家公司涉嫌原料葯壟斷 - 天天要聞

罰沒3.25億元!三家公司涉嫌原料葯壟斷

涉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葯壟斷,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被罰沒3.25億元。5月5日,仙琚製藥(002332.SZ)發布公告稱,公司於4月30日收到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合計被罰沒1.95億元。
萬億GDP城市,再添1所「雙一流」 - 天天要聞

萬億GDP城市,再添1所「雙一流」

據南京醫科大學官網消息,近日,南京醫科大學與常州市召開常州校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蘭青、校長鬍志斌與常州市委書記王劍鋒、市長周偉會晤,就進一步深化校地戰略合作進行會談,會上提到:全力以赴保障常州校區2025年9月份招生運行。此前,2023年8月18日,常州市政府與南京醫科大學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