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晶元領域,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壟斷著行業話語權,如EDA軟體被美企壟斷,光刻膠被日企壟斷,EUV光刻機被荷蘭壟斷等。國內大部分半導體企業的整體實力雖然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但卻如同建在沙灘上的高樓大廈,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如華為海思,雖然晶元設計能力在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但在老美修改世界半導體行業規則後,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閣。
為了遏制我國科技的崛起,在過去的幾年裡,老美不斷利用晶元技術優勢對華為等中企進行「層層加碼」,企圖逼迫這些「實幹型」中企放棄自主研發道路,淪為其賺錢的工具,但讓老美沒想到的是,承受巨大壓力的華為等中企不但沒有倒下,短板還得到了補強,整體實力更加地雄厚,反而美半導體企業提前迎來了「寒冬」!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晶元市場,美半導體企業每年從我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如高通,僅在2021年就從中企手裡賺走了1432億,成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沒有之一。
但是,美半導體企業受「晶元禁令」的影響,在我國市場的日子非常不好過,不斷遭到中企的「砍單」,出現了部分晶元的售價下調90%也沒有人要的現象,賽靈思等部分美半導體企業因失去華為等中企而被競爭對手併購。
據公開數據顯示,英偉達、AMD、英特爾、美光等美半導體企業受我國市場的影響,銷售遠低於預期,被各大投行不看好,市值在一夜之間累計蒸發1.5萬億美元,約合10.7萬億元人民幣。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老美不斷升級打壓中企手段的情況下,不堪重負的美半導體企業開始「反水」,在大規模裁員應對「寒冬」的同時,開始「偷梁換柱」繞開「禁令」,繼續保持與中企的合作。
近日,英偉達正式對外宣布,該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高性能GPU晶元A800的「替代品」A100,該晶元可以滿足客戶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對高性能計算晶元的需求,整體性能完全不弱於A800晶元,且可以自由地向中企出貨。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企為了不失去中國市場,都尋找「替代品」,在不違反禁令的情況下,保持與中企的密切合作。
英偉達「偷梁換柱」的做法一經傳出,瞬間在美科技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雖然有認為其是「美奸」這種批評的聲音,但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英偉達的這種做法值得推廣,理由就是中國市場對美企太過於重要,一旦失去中國市場,美芯就有可能從全球市場敗退,甚至有可能失去幾十年的半導體行業話語權。
筆者認為,即便是英偉達等美半導體企業想盡一切辦法保持與中企的合作,但市場份額只會一點點地減少,因為「中國芯」正在快速破冰!
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已經實現量產的純國產晶元已經可以滿足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行業的發展,且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徹底解決高端晶元被卡脖子的問題。「中國芯」崛起之時,就是美芯從我國市場敗退之日。
為了早日實現「中國芯」打破美芯的壟斷,希望國內企業不要再「坐地聯想」,一定要「奮起華為」,集中優勢科研力量攻克技術難關,掌握行業話語權,讓老美知道,中國人已不是百年前的「軟柿子」,任人蹂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