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2022年10月17日20:14:03 財經 1045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記者|方文宇 謝之迎

編輯|江昱玢


賣披薩的達美樂中國二次遞表,衝擊IPO。


1997年,37歲的美國品牌達美樂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開出中國首店。


20年後,達勢股份拿下達美樂比薩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資格。一簽就是十年,達美樂中國按下擴張加速鍵。


達美樂中國CEO王怡決定:在中國5年內開500-700家店。截至2022年6月底,門店數量更新到508家,這位44歲女高管的目標已達成。


她離鬆口氣還為時過早。


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2022年上半年,三年半累虧10.2億元。


擴張腳步不停,亟待扭虧為盈,如今謀求上市,達美樂中國更待資本輸血。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外送專家

達美樂,業內人送外號「比薩外送專家」,因為品牌承諾「外送30分鐘必達,超時送優惠券」。


巧的是,達美樂中國CEO王怡的丈夫曾是達美樂的外送員。


達美樂中國延續了母公司在配送服務上的優勢。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達美樂是中國唯一在所有銷售渠道承諾提供30分鐘必達服務的比薩公司。


「速度快」成了公司的營收保障。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2021年,達美樂中國超過73%來自外送訂單,對應金額近12億元。2019-2022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外送訂單的營收比例均不低於70%,遠高於49%的行業平均水平。


為確保時效性,公司使用專職外送騎手隊伍。到2021年底,達美樂的騎手達5375人,占僱員總數的43.83%。


「自己人」的派送方式更可靠,2021年,約九成外送訂單在半小時內送達,平均訂單完成時長為23分鐘。


供應鏈技術賦能,是達美樂中國的另一步棋。


2021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約有95%的外送、外帶及堂食訂單來自線上下單,高於70%的行業平均水平。其中,來自自有在線渠道的收入約佔二分之一。


早在大多數外賣餐飲店電話接單時,達美樂就推出了PC端和移動端訂餐。在公司員工構成中,約一半是數據專家,從事軟體和數據分析工作。


王怡加入達美樂後,從美國和澳大利亞門店的「GPS外送追蹤功能」,無人機、無人車及機器人送餐等配送方式中得到借鑒。


基於此,2019年,達美樂中國自主研發了「一體化服務中台」,客戶不僅可以線上實時追蹤已離店訂單,還可以「深入後廚」,追蹤訂單從準備到烤制、再到騎手取餐的全流程狀態。


王怡戲稱,「達美樂其實是家科技公司,不過碰巧在賣披薩。」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加速擴張



王怡曾先後就職於麥肯錫和麥當勞中國。2017年9月,39歲的王怡卸下麥當勞中國區特許經營業務部副總裁的身份,出任達美樂中國CEO。


她的出現加快了達美樂中國的擴張步伐。2017年起,達美樂中國門店數翻了三番。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有門店508家。


招股書上,達美樂中國立下宏願,「致力於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比薩品牌」。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對於規模化的執著落到實際層面,王怡坦言,在中國的開店目標是5年內開500-700家。


達美樂中國計劃在2022、2023年分別開設120家及180家新店。今年,截至10月7日,達美樂中國新開店79家。


門店分布多集中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佔總數的77.6%。


下一步是進駐暫無業務的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對此,王怡2018年就有布局,「整個中國都是藍海,我們一定會進入到二三線城市」。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野心確有依據。


相比其他東亞市場,中國比薩市場發展水平相對低下,2021年,中國每百萬人僅有10.9家比薩門店,日本及韓國分別有28.1家及28.3家。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期,2021-2026年,中國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比薩市場複合年增長率將分別達13.6%及14.9%,超過一線城市同期水平。


身處快速發展的市場,憑藉高效的外送服務及因地制宜的「中國風味」比薩,2017-2021年間,達美樂中國的市場份額增長已超過一倍。


近兩年,這份潛力為公司爭取到合計1.3億美元的3次融資。其中母公司注資8910萬美元。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困於人力



達美樂中國的營收穩步提高。2019年,公司營收8.36億元,2021年,這一數字增長至16.11億元,幾乎翻倍。


賣披薩能賺到多少錢?達美樂中國的盈利成績很穩定——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門店經營利潤率都保持在9.2%。


不過,大多數門店開業時間短,公司處在入不敷出的階段。


2019-2021年,達美樂中國連年虧損,額度從1.81億到4.71億元,三年虧掉9億元。


招股書中提到,「公司於2022年將繼續產生凈虧損。」


相較之下,母品牌達美樂的外賣生意倒是風生水起。2021年拿下5.1億美元的凈利潤,創五年最佳業績。股價迎風而上,站在上市以來的最高點。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達美樂中國的虧損或許另有原因。


與大部分比薩品牌積極招募加盟商不同,達美樂中國現有門店全部為自營。加上龐大的專職配送騎手隊伍,薪水是筆不小開支。


到去年年底,達美樂中國的正式員工有2991人,另有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兼職人員9271人。


2019-2021年,達美樂中國的員工薪酬開支分別為3.4億、4.7億和7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最高達43.66%。公司還為騎手提供免費電動車等裝備,這些都體現在成本上。


5000位外賣騎手,送達美樂披薩上市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將近一半營收都花在了員工身上。


一邊是六十年苦心經營的「30分鐘必達」形象,不能輕易放棄,另一邊是持續加碼的新開店計劃,達美樂中國迫切需要資金注入。


招股書披露,本次募資,將主要用於擴張門店網路和擴大中央廚房的容量等。


達美樂中國想要分到國內市場中最大的那塊披薩,能否敲開上市大門,至關重要。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 天天要聞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在商業的浩瀚海洋中,市場就像那變幻莫測的天氣,時而風和日麗,讓企業如順水行舟般蓬勃發展;時而狂風暴雨,將許多看似強大的企業捲入漩渦,使其陷入困境。市場沒有永恆的王者,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局。2025年全球公司市值的排名變動,正是市場變幻無常這一永恆法則的生動體現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 天天要聞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接下來A股將會進入中報行情,那些中報業績好的,將會非常稀缺,目前市場中可以看到的是機會非常多,最近我發現很多業績預告業績好的都是來自半導體的,剛剛有6家半導體產業鏈的股票業績大幅增長,接下來中報可以重點看看半導體板塊。第一家:芯朋微2025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 天天要聞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中經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上海報道(今年二季度,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落地長三角。受訪者/圖)今年二季度上海市成為外資青睞的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地。據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數據統計,長三角範圍內,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簽約,包括新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不包含物流倉儲類、產業園區投資項目,也不包含製造...
北京如何建設數字經濟友好城市 - 天天要聞

北京如何建設數字經濟友好城市

2025年7月2日上午,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開幕。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數據局、新華通訊社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是「建設數字友好城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致辭說,數字經濟已成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指出「數...
聚焦蘭洽會丨甘肅蘭州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131個  簽約總額1093.79億元 - 天天要聞

聚焦蘭洽會丨甘肅蘭州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131個 簽約總額1093.79億元

央廣網蘭州7月6日消息(記者李紅軍 見習記者寇剛)7月6日,記者從2025蘭州高質量發展暨第三十一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蘭洽會」)蘭州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籤約活動上獲悉,本屆蘭洽會,蘭州市共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131個、簽約總額1093.79億元,項目涵蓋先進位造、綠色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
布丁酒店即將退市背後:虧損千萬資不抵債,負債率升至104% - 天天要聞

布丁酒店即將退市背後:虧損千萬資不抵債,負債率升至104%

作為國內較早一批經濟型酒店代表,布丁酒店上市近十年之際,卻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近期更因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均為負值,被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強制摘牌退市。隨著國內酒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布丁酒店業績承壓,「折戟」資本市場,也透露出經濟型酒店品牌轉型之路坎坷。三年凈資產均為負值,將於7月...
「反內卷」行情能否成為A股新主線?十大券商策略來了 - 天天要聞

「反內卷」行情能否成為A股新主線?十大券商策略來了

財聯社7月6日訊(編輯 笠晨)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中信證券:目前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只缺一個點火催化中信證券策略團隊發布報告稱,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包括:投資者在港股、小微盤和產業賽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賺錢效應,新發產品開始溫和回暖;非金融板塊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