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全研上岸!青島這個617宿舍,「研」值爆表!

那些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

會突然在某一天,

讓人看到堅持的意義。

這個「某一天」↑↑↑

對考研學子而言,

或許就是收到夢中情校offer的那一天吧~

兩周前,當青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20級應用化學專業學生楊怡寧在青島火車站等候回家的列車時,手機上收到的一條微信留言讓一向比較「大心臟」的她心率飆速。

「和我考同一所學校的同學早早查到了考研擬錄取名單,有我!」作為青大泓園11號樓217宿舍最後一位收到擬錄取通知的成員,楊怡寧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立刻把好消息分享給了舍友們。

這也意味著217宿舍的6位姑娘,在2024考研大戰中取得了全員上岸「雙一流」的亮眼戰績。

從左至右分別為劉麗梅、楊怡寧、趙金濡、房妍妍、張黎、鄒美萱

是舍友也是「家人」

大一一同錨定「一戰成碩」

4月26日,當記者走進217宿舍時,學霸們正聊得熱火朝天。很難想像,四年前初相識,她們竟然還有過一小段「持續冷場」的尷尬期。

記者了解到,宿舍中的楊怡寧家離學校最近,就在西海岸新區,趙金濡、房妍妍都來自德州,張黎是菏澤人,鄒美萱來自濰坊,劉麗梅的家鄉則遠在貴州。

6名女生性格各不相同,但理科生的理性冷靜彷彿都被寫進了基因里,開學第一個月她們並沒有很熱絡地打成一片。特別是趙金濡,被姐妹們公認為最慢熱,甚至還曾給大家留下「高冷」的印象。

「當時怎麼才能靠近她?不知道。應該和她說什麼?不知道。」鄒美萱回憶大一和趙金濡的相處模式,忍不住「吐槽」,惹來舍友們又一陣爆笑。

或許時間有魔法,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女孩們看到了彼此的善良和溫暖,逐漸開始敞開心扉,感情在一同上課、逛吃、開卧談會中慢慢升溫。

「有一次,我高燒幾天不退,是鄒美萱陪著我去醫院,其他舍友也是噓寒問暖。」回憶生病的經歷,劉麗梅說,那一刻自己覺得舍友就像家人一樣。

主動幫忙帶飯,順手給舍友水杯全部加滿水,幫忙占自習座位……四年來,一件件看似尋常的「小事」,透出的是彼此無微不至的關心,讓217成員們歸屬感滿滿。

在217宿舍,隨處可以看到擺放有序的書籍、資料,學習氛圍濃厚。學霸們告訴記者,從大一開始,每位舍友都錨定了考研的目標。即使是沒有課的周末,宿舍里只要有一個人收拾好書包外出學習,不出10分鐘宿舍就空了。

「我們不是被彼此卷著走,更像是共進步的『戰友』。」舍長趙金濡認為,勤奮好學的舍友成為她不斷前行的動力。

學霸宿舍,有「研值」也有顏值

締結考研聯盟

做彼此的「樹洞」「加油站」

在2020級應用化學專業,217這個人均「卷王」的宿舍在學習上能拼是出了名的,同級同專業學生一共118人,去年總共9個保研名額,她們宿舍就佔了3個——

劉麗梅保研華東理工大學,鄒美萱保研天津大學,張黎保研北京化工大學。

不過,張黎和劉麗梅告訴記者,她們最開始是奔著考研方向準備的,得知有機會獲得保研名額的時候已經是去年9月底了,離報名截止日期沒有幾天了。

保研資料的準備工作非常繁瑣,兩人最開始無從下手。好在鄒美萱一直在準備保研,她擠出時間幫姐妹們找學校、盯時間、匯總資料,幾天內完成了「極限保研」。

成為準研究生後,這三位女生並未過上「閑適」的日子,每天依然忙碌——她們和另外三位舍友結成考研聯盟,在房妍妍、楊怡寧、趙金濡備考期間,她們包攬了宿舍大小事務。

房妍妍、楊怡寧、趙金濡則開始每天搭夥起床吃早飯,然後各自奔赴學習的戰場。在持續保持每天十幾小時的高強度學習後,每個清晨起床都變成異常艱難的一件事,217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打氣聲。

「我們就是彼此的『樹洞』和『加油站』。」趙金濡說,姐妹們感覺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互相傾訴一下壞情緒,收穫的總是暖心的加油話語。學到崩潰、不斷內耗時,大家就一起出去擼個串或者看海,「有人陪著,什麼脾氣都能消磨掉。」

4月初,經歷了艱難的複試之後,217捷報頻傳。房妍妍被中國海洋大學擬錄取,趙金濡則收到了天津大學的offer。但兩人只是簡單跟舍友分享了好消息,並未大肆慶祝,因為楊怡寧的成績還未公布。「大家都說等我凱旋的消息,再一同慶祝。」楊怡寧感動地說,是五姐妹安撫了她焦灼的心情。

親密無間六人行

競賽拿獎發論文

全能宿舍像獎項「收割機」

提到217,2020級化學化工學院的輔導員肖敦璽的評價是「很省心」,從學習到生活,女孩們把自己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

在同學們眼中,這個全能宿舍猶如獎項「收割機」,每個人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爭做「最亮的星」,形成了一種「雁陣效應」。

她們「硬啃」化學式,打牢專業課基礎;勇於實踐,在創新創業競賽上披荊斬棘;查閱資料,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興趣廣泛,熱衷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在217,記者也見識了學霸式「凡爾賽」。提到獲得的榮譽,她們低調地說獲得了一點獎狀,實際情況是獎狀數量一整面牆都貼不下;談起收穫的獎學金,她們謙虛地說曾獲過幾次獎學金,實際情況是她們共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4次、省政府獎學金2次、市級獎學金1次,校級獎學金次數甚至一時難以統計清楚。

學霸們大學四年獲得的部分證書。

聊到自己獲得的成績,她們首先強調的不是自己的努力付出,而是舍友的助力。

「我記得我籌備一個競賽項目的時候特別忙,晚上回到宿舍還要趕工。」鄒美萱說,她至今還記得,有兩個晚上,當舍友休息之後,她還在忙著敲擊鍵盤,儘管她很小心,但那種滴滴答答的聲音在安靜的宿舍里仍然顯得格外嘈雜,可是沒有一位舍友提出「抗議」,大家就在擾人清夢的鍵盤聲中安然睡去。

「現在想想,大家真的對我非常包容。」鄒美萱感動地說。

「研究生階段接著努力,突破自我。」「高效完成課題,爭取在科研路上越走越遠。」「繼續努力學習,做到學以致用。」……談及讀研規劃,6姐妹心懷憧憬熱烈討論著,可提到即將到來的畢業季,氣氛忽然有點「降溫」,對彼此的不舍、對母校的懷念等情緒紛紛湧上心頭。

不過女孩們馬上又調整好情緒,展露出化院女生冷靜的一面,她們說,山水有相逢,期待彼此在更高處相聚。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張琰 實習生 范勝瑤

編輯丨沁園  校對丨吳宇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