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邵先生
是一名跑步愛好者
他原來一直穿的是
尼龍板的緩震回彈跑鞋
為了提高配速
他換上了一款最近很流行的碳板跑鞋
穿上這種跑鞋之後
邵先生的成績有了不小的提升
可隨之而來的前腳掌和小腿疼痛
讓他有些不安
就醫後
邵先生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
醫生認為跟他最近更換的
碳板跑鞋有一定關係
為何專業跑鞋會引起足部不適?
碳板跑鞋是一種在中底部位嵌入碳纖維板的跑步鞋,碳板硬度高,能在跑步時為腳掌提供穩定支撐,分散壓力。
運動醫學科醫生解釋,碳板鞋又叫競速鞋,它的設計初衷是提高精英運動員的運動水平,所以一般外形像船形,兩頭比較高,中間比較厚,會讓足底筋膜始終處於一個拉長的狀態。如果穿著不當,就容易出現一些細小的裂縫,導致疼痛和炎症。
而像邵先生這樣
穿著碳板跑鞋
導致足部和腳踝受傷的患者
並不在少數
非專業人士慎穿碳板跑鞋
若運動者肌肉力量不夠,並在穿著此鞋的情況下進行急停、急轉,外側韌帶就會受到損傷。我們見到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發生外側韌帶斷裂。
因此,專家建議:

●專業人士穿著碳板跑鞋更適合在平坦、乾燥的路面跑步。一些濕滑、鬆軟或崎嶇的路面,其抓地力和穩定性相對不足,有滑倒或扭傷風險。
●非專業人士在日常生活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盡量不穿。

這些生活習慣誘發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和年齡、運動強度、
生活習慣、先天結構異常
等因素有關
退化因素:隨著年紀增大,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逐漸退化,足底筋膜的負荷就會增加,因此足底筋膜炎常好發於40歲之後。
足部過度承重:會提升發病風險,肥胖者、搬家工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足底筋膜炎。
運動過度:導致肌肉不堪負荷,甚至造成微小撕裂傷,也會造成足底筋膜炎。
穿不合腳的鞋子:可能增加足部負擔,久而久之產生足底筋膜炎癥狀。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於不平坦路面:會對足底筋膜造成損害。
先天結構異常:扁平足、空凹足、腳掌內旋、長短腳等先天腳部結構異常狀況,都會增加足底筋膜負擔。
足底筋膜炎的康復治療
出現足底筋膜炎時,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康復科治療師朱寶浩建議患者可以首選在家中進行自我康復訓練。
1、用腳掌踩著網球、泡沫軸,前後來回滾動,動作要慢,讓足底充分舒展。每組每次 3-5min,重複2-3組。
2、通過拉伸筋膜和肌肉。例如坐著用手抓住腳趾向上向後牽拉,直到感覺足底牽開感到舒服,維持該姿勢約15s-30s,然後放鬆。重複該動作5次為一組,每天進行3組訓練。
3、將一塊毛巾放在地面上(也可改抓彈珠),患腳平放於毛巾上,腳後跟著地,用腳趾不斷地抓住毛巾,然後放開。每組10-20次。
4、肌內效貼有穩定和緩解疼痛作用。
來源:福建衛生報綜合人民日報、國家應急廣播、央視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