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衛生巾行業的集中式崩塌,正令女性深陷「難以購得放心衛生巾」的恐慌之中。當央視鏡頭聚焦衛生巾產業鏈暗角,廢棄原料堆積如山的畫面正擊穿公眾信任的最後防線。這場以女性健康為代價的資本狂歡,暴露的是無良廠商的逐利本性。在月經貧困尚未消除的當下,劣質衛生巾的泛濫正演變為對女性健康的隱秘剝奪。當基本生理需求淪為商業修羅場的犧牲品,我們亟需重構從政策規制到市場監督的全鏈條防護體系,讓守護女性健康不再停留於空洞的口號。
來源|極速財訊
01 觸目驚心的行業黑幕:從生產廢料到貼身用品
除了被整包丟棄的垃圾,現場還有大量衛生巾和紙尿褲散落一地,環境髒亂至極。在2025年央視315晚會上,鏡頭記錄下了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梁山希希紙製品」)庫房中令人震驚的一幕:幾百平方米的空間里,一大半被這些生產廢料佔據,現場估計至少有上百噸的貨物。
央視315晚會揭露了梁山希希紙製品銷售劣質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的醜聞,涉及數量巨大。該公司以260-1400元/噸的價格收購本應銷毀的殘次品,經過簡單分揀,就以「二等品」的名義倒賣,再次流入衛生用品生產環節,售價飆升至7000-8000元/噸,而這些原料竟來源於全棉時代、蘇菲等知名品牌。
本應廢棄的「工業廢料」,在簡單處理後,竟然變成了母嬰店貨架上的「特惠商品」。這些用回收材料重新包裝的「次品」在電商平台的銷量竟高達5.7萬。
涉事企業梁山希希紙製品註冊資本僅為1萬元,卻能長期與上市公司「掛鉤」,揭示了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利益勾結。極速財訊多次嘗試聯繫其工商登記電話,均未能接通。
數據顯示,在全國3.8萬家衛生巾企業中,有14.69%存在經營異常。當我們為直播間的「買一送十」促銷瘋狂買單時,或許未曾想到,有多少母親正在用這些「再生垃圾」護理女兒嬌嫩的肌膚。
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衛生巾生產和消費國,這種直接接觸私密部位、與生殖健康緊密相關的產品,卻頻繁爆出質量和安全問題。從2013年福建、安徽等六省份聯合搗毀43個假衛生巾作坊,涉案1.5 億元,到2016年南昌查獲大量護舒寶、七度空間、蘇菲等品牌衛生巾1000多萬片,再到2024年的「衛生巾長度造假」事件,這些問題不斷暴露出行業的監管漏洞。
2025年315凰家測評實測abc、護舒寶等15款熱門衛生巾,發現產品整體存在諸多問題。衛生巾長度縮水情況突出,衛舒妃牌衛生巾縮水嚴重,不符合國標。abc 雖多次承諾整改,卻未見成效,網紅品牌恩芝同樣存在縮水現象。送至起草國標制定的專業實驗室檢測吸收量,發現名創優品、護舒寶液體衛生巾吸收速度偏慢。綜合而言,低價位產品里沒能找出值得推薦的品牌。
02被碾碎的何止是衛生巾?
衛生巾,一款伴隨女性從青春期走到圍絕經期的產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14歲來月經初潮,55歲絕經的時間線計算,一位女性通常要來41年月經。如果一次經期以5天來算,1天用6片衛生巾,那麼女性的一生大約要用掉1.5萬片衛生巾。
在國際品牌如寶潔(護舒寶、always)、花王(樂而雅)、金佰利(高潔絲)長期佔據中高端市場的同時,國內品牌如恆安集團(七度空間)、景興健護(abc)、重慶百亞(自由點)等也在通過差異化策略迅速成長。然而,為了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一些企業選擇了低價策略,以犧牲產品質量和安全為代價,使用劣質材料來搶佔市場。
央視的報道撕下了衛生巾行業的「遮羞布」,暴露出在這個本應高度負責的市場中,消費者所期待的安全、可靠的產品依然缺失。
在「二等品」的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在進行著危險的博弈。經銷商賭消費者不會深究低價背後的貓膩,平台賭抽查不會落到自己頭上,而最該被珍視的女性健康,卻成了這場賭局中最廉價的籌碼。女性貼身用品殘次料流向,背刺的是無數中國女性。
《七億女性身陷衛生巾「陷阱」,hpv陰雲籠罩中國女性》的報道揭示了這一嚴峻現象。女性因其生理結構,本身就更容易受到感染。在流水線上飛舞的不僅是衛生巾,更是女性健康的潛在威脅。一些企業口口聲聲「呵護女性」,實際上卻用劣質原料和骯髒的生產環境,將帶血的生產廢料重新包裝,對女性健康造成了二次傷害。
黑貓投訴平台上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關於衛生巾的投訴高達4123條,涉及產品不符、霉變、過敏等問題。更令人震驚的是,某些品牌衛生巾被檢測出含有蟲卵、蟲子、血跡、針頭、煙頭等異物,這些「毒衛生巾」在女性生理期最脆弱的時刻,悄無聲息地將病原體送入私密部位,極大地增加了婦科疾病的風險。
因此,有人呼籲企業家雷軍介入市場,希望他能打造出既經濟實惠又安全可靠的衛生巾,這一呼聲映射出行業現狀的尷尬。廣大女性苦衛生巾久矣。
03 從「月經羞恥」到「健康覺醒」
當廢品站堆積的「月經垃圾」以高暴利重回女性身體,315晚會不僅撕開了黑心棉芯的骯髒產業鏈,這場觸目驚心的行業地震,暴露了暴利驅動下的道德淪喪,也讓消費者直面另一種隱痛——以健康為代價的「月經陷阱」。它背後隱藏的是制度漏洞、執行不力、檢測技術落後和追溯體系的缺失。
晚會揭露的產業黑暗面,諷刺地顯示出,甚至連月經羞恥也被資本利用,成為其斂財的工具。面對公眾的迫切呼聲,2024年6月28日,衛生巾新國標的修訂工作拉開序幕。新國標預期將針對舊國標中的關鍵缺陷,如棉長標準的空白,進行補充,以增強產品的舒適度和吸收性能。
《中國婦女報》等媒體多次發聲,批評企業偷工減料、漠視女性健康,呼籲強化全鏈條監管。全國造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表示,新國標將優先保障消費者健康安全,聯合多家頭部企業完善ph值等核心指標。面對非正規渠道劣質產品泛濫導致的婦科疾病風險,公眾正通過輿論監督加速行業規範升級。
衛生巾戰爭的本質,是女性與資本異化力量的較量。當我們勇於揭開「月經羞恥」的面紗,當監管之劍真正刺破黑心產業鏈,我們需要在衛生巾領域發起一場「良幣驅逐劣幣」的運動:建立女性主導的行業標準,將重金屬、菌落數等關鍵指標納入強制檢測;打破月經禁忌,像討論感冒藥一樣公開討論衛生巾質量。
衛生巾,不僅關乎性別,也不僅是商業問題,它是一個深刻的社會議題。
衛生巾行業的崩潰,不僅是商業倫理的失敗,更是社會治理能力的考驗。當資本將女性健康視為提款機,只有通過立法、技術創新和社會動員的全鏈條重構,才能終結這場「以身體餵養暴利」的悲劇。我們期待未來每一片衛生巾都能成為尊嚴的象徵,而非健康的威脅。正如網友所呼籲:「我們需要的不是『塌房』後的道歉,而是從生產線上就開始的敬畏。」
或許有一天,我們的女兒們將不再為一片潔凈的衛生巾感到恐慌,就像她們將理解月經血從未是藍色,女性不必為生存而犧牲健康。
參考資料:
《七億女性身陷衛生巾「陷阱」 hpv陰雲籠罩中國女性!》
《4億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體「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