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利/文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紙尿褲、衛生巾殘次料,被翻新「二次銷售」的問題。涉事企業為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梁山希希」)。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22年3月3日,註冊資本為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劉成乾,該公司經營範圍包含工藝美術品及禮儀用品製造(象牙及其製品除外)、紙製品製造、紙製品銷售、紙漿製造等。
根據央視報道,梁山希希最主要的業務是廢品回收,即從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廠家購入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該公司以260元到1400元一噸的價格收購了正規企業原本應該銷毀的不合格產品,再挑出形狀完整,且沒有明顯污漬和破損的「二等品」。簡單翻新後,這些衛生巾和紙尿褲能在市場上倒賣到七、八千元一噸。
按照國標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的規定,禁止使用廢棄的衛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在梁山希希廠房裡出現的「二等品」衛生巾、紙尿褲的品牌包括米菲、麥酷酷、嫚熙、中億孕嬰、好之、babycare、自由點等。按照行業規範,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線淘汰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必須進行切碎處理。
按照梁山希希負責人的說法,該公司是以私下買通正規企業內部員工的辦法,以極低的價格收集到了眾多正規企業原本應該切碎處理的「二等品」衛生巾、紙尿褲,且與「國內上市公司掛鉤」。該負責人還稱,他的客戶非常多,這些從垃圾里挑出來的衛生巾、紙尿褲供不應求。
就如何處理殘次品的問題,經濟觀察報記者致電上述衛生巾、紙尿褲企業,但截至發稿,電話均未接通。
除了「二等品」的翻新之外,梁山希希還有一項業務是將更多的生產垃圾經過處理,分離成木槳變成原材料供給衛生用品企業,這些生產垃圾中不乏全棉時代、蘇菲等知名品牌的產品。至於這些原材料的具體流向,梁山希希並未透露。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3.8萬餘家衛生巾相關企業。天眼查天眼風險顯示,從事衛生巾相關的業務企業中,8.19%的相關企業曾出現法律訴訟,14.69%的相關企業曾出現經營異常,3.45%的相關企業曾出現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