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價格衝上新高,帶火了黃金消費。一些不法商家趁機利用虛假黃金買賣放貸,收「砍頭息」。《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在線購物app就存在此類問題。
購金變現損失好幾百元
「給了1700多元的額度購買黃金,實際回收時變現不到1300元,我還得按之前1700多元還款,15天損失了400多元錢。」2月25日,談起在縱星優品app購買黃金的經歷,張先生直呼「利息不合理」。
買黃金怎麼會和利息牽扯上關係?記者在應用商店找到了張先生所說的縱星優品app。據介紹,縱星優品是江蘇省鹽城市縱星優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優質線上商城交易平台。用戶註冊協議顯示,該平台由響水縣縱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
2月28日,記者登錄平台後,首先看到的就是金燦燦的投資金條。除了黃金,該app上還銷售手機數碼產品和箱包配飾、家居百貨等,看起來和一般的購物平台沒有什麼區別。記者瀏覽黃金商品的頁面卻發現價格明顯偏高,比如au9999足金金條2克、3克和5克的售價分別是1700元、2550元和4250元,每克單價均為850元。而同一天,商業銀行的投資金條每克售價還不到700元。
在線購物平台的金條價格明顯偏高。 資料圖片
除了黃金售價明顯偏高,該平台與其他購物平台還有一點不同,如果要下單購買黃金,頁面沒有「購買」或者「加入購物車」選項,而是讓消費者選擇「下單方式」。智能客服顯示的「常見問題」也與眾不同,包括「如何查看我的額度」「回收價格」「還款時間」「如何還款」等。
下單為什麼要選擇不同方式?這樣的設置是什麼意思?記者在智能客服顯示的「常見問題」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如果要在該app上下單購買黃金,消費者先要完成實名認證,獲得一定的額度,就可以在app上選擇相應額度內的黃金下單,消費者不用付款,而是將黃金通過app上的機構回收變現,消費者能當場獲得一筆現金,並且實時到賬。而後,消費者再在約定的時間內按最初的額度還款。
黃金只是提現的虛擬商品。 資料圖片
「本平台不負責回收,而是由專業的第三方回收機構在線回收,回收單價一般是當日的黃金大盤價格。」人工客服對記者說。
記者計算了一下,如果當日在app上下單購買2克黃金,價格是1700元,然後根據平台引導到回收機構回收提現,當日黃金大盤價格為每克680元,消費者能得到1360元的現金。15天後,消費者要支付給平台1700元,以及使用額度期間產生的十幾元利息。這一買一賣,消費者就損失了三四百元。
多家平台售賣虛擬黃金
除了縱星優品,記者在黑貓、消費保等在線投訴平台看到,惠眾樂商城、好享購、分樂購、匯夠花app、易橙優品app、時光優品app等,也在線售賣黃金、黃金券等虛擬商品。
消費者劉先生稱,2024年10月7日,他在惠眾樂商城(公司主體是湖北匯茂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單購買了2克黃金提貨券,售價1946元。在線核銷實際到手1185元,給他打款的為一個私人銀行賬號。之後,平台讓他分3期歸還貨款,10天1期,每期利息50多元。「我實際到手只有1185元,30天後要還款1946元。」劉先生說。
另一位消費者稱,其於2025年1月通過合肥億翔園網路運營有限公司旗下匯購商城下單4克黃金共3320元,客服私聊讓他去一個網站回收進行變現,實際到手只有2400元,商城還要收取20多元提現費,15天後要求還款3320元。
惠眾樂app顯示,惠眾樂是先用後付購物商城,獲得先享金後即可0元下單,讓消費者體驗先開箱、先享受的服務,最高1個月付款。匯購商城稱是1家以3c數碼、輕奢、禮包為主的全品類線上福利商城。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的黃金等商品,基本上以在線回收的形式提現。也就是說,消費者根本沒有拿到實物商品。
涉嫌「砍頭息」套路貸
「黃金是硬通貨,當天購買的黃金,當天回收,怎麼可能出現每克幾百元的價差?」在張先生看來,縱星優品雖然賬單明細顯示只收取幾十元的利息,但這幾百元的價差,相當於提前收取的利息。劉先生認為,這明顯是套路貸「砍頭息」,嚴重超出國家法規的24%年利率規定。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德怡律師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整個購買過程中,消費者並沒有得到實物商品,這和之前一些套路貸平台銷售虛擬卡券放貸的套路一樣,平台收取的高額差價涉嫌「砍頭息」。
法律人士胡女士認為,購物平台這樣的操作模式,看起來是先享後付,但實際上消費者並沒有享受到商品或服務。平台提供的只是虛擬商品,提現放貸才是平台的目的。但如果是放貸,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定,企業需要具備相關資質。
記者查詢企查查發現,縱星網路科技公司的經營範圍是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主要包括技術和信息諮詢服務,各類產品銷售,並無放貸資質。湖北匯茂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億翔園網路公司的經營範圍與之類似,也無放貸資質。
就上述公司是否以虛擬商品進行違規放貸等問題,記者多次撥打響水縣縱星網路公司的聯繫電話,但均顯示忙音。記者向湖北匯茂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億翔園網路公司發去採訪郵件,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在法律專家看來,由於黃金的購買價格明白標示,回收價格也可以很容易查到,購買者應該對兩者之間的價差心知肚明,在此情況下仍然購買,顯然也是沖著借貸提現去的。不過,對於這種虛擬商品交易,購買者可以主張交易無效。對於平台的違規放貸行為,購買者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