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2025年02月05日21:10:27 時尚 2904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文/紀德

編輯/陳鋒 

在流量至上的互聯網時代,靠誇張的言論、表演博出位,已經不是新鮮事。

從早期的「情感導師」,到富二代花式炫富,再到當下層出不窮的新人設,如反資本、「正義判官」等,一批又一批網紅湧現出來。

這些看似新奇的人設背後,大多都是為了引流、賣貨。

近期因「道歉事件」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的網紅劉雯,便是一個典型。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劉雯部分視頻 

不得不說,劉雯深諳如何抓住流量密碼。早期,劉雯混跡在情感博主賽道,靠製造性別對立的觀點吸引流量。如今,其搖身一變,披上「正義衛士」的外衣,將矛頭對準各大知名企業,儼然成為資本的「狙擊者」。

劉雯的這番操作不乏支持者,但不少網友也對其編造企業謠言、借力賣貨、帶貨產品質量差等現象進行質疑與批判。

其一邊深陷訴訟糾紛,喊著「無路可退」的悲壯口號,一邊利用正義話題瘋狂賣貨,帶貨金額更是在一個月內暴漲60倍。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在網紅賽道內卷程度不斷加深的當下,博主們為了「脫穎而出」,手段越發巧妙、激進。

玩轉流量的劉雯,究竟是如何在一次次爭議中起號、變現?這些年,她靠賣什麼產品賺得盆滿缽滿,這些都值得深入探究。

1、一邊「無路可退」,一邊吆喝賣貨,劉雯帶貨金額暴漲60倍?

互聯網時代,流量成為一切的尺度。「劉雯道歉事件」就是一次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2024年8月,劉雯曾將矛頭對準外賣平台的抽成、訂單分配等問題,通過編造事實、傳播謠言來「抹黑企業」,以達到博取流量的目的。

在一段精心策劃的視頻中,劉雯曾講述「女騎手為自己攢學雜費」的故事,試圖對大眾營造外賣騎手群體生存艱難的現狀。然而,這一內容被查實是編造的,並非真實發生的事。

同時被證實是編造的,還有劉雯關於外賣配送費分配的不實言論。劉雯曾信誓旦旦地宣稱「顧客支付41元配送費,騎手到手只有3塊5塊」,引發大眾對平台抽成過高的憤怒與質疑。但實際情況是,騎手收到了38.6元,這一數據直接「打臉」劉雯的造謠行徑。

很快,其主賬號被禁言一個月,劉雯也被起訴。

法院多次通過手機簡訊、身份證地址等多種途徑,向劉雯送達傳票,均未收到回應。因此,法院最終選擇「公告送達」方式,在人民法院公告網公示了開庭信息。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圖源北京互聯網法院官網

2024年12月16日,案件開庭。一個月後,即2025年1月判決結果出爐,劉雯的侵權行為成立,被判在發布侵權信息的各大平台連續5日刊登道歉聲明、賠償經濟損失5萬。

本以為這場訴訟會隨著劉雯的道歉與賠償而畫上句號,可誰也沒想到,她竟將此視為再次炒作、增加熱度的絕佳契機。

劉雯利用公眾對司法信息了解有局限性這一信息差,再次編造謠言、傳播虛假事實。

她將法院判決的「連續5日刊登道歉聲明、賠償經濟損失5萬」,在視頻中說成自己要「道歉30天,賠償50萬」。

此外,劉雯還劍走偏鋒,開始「陰陽」法院。

在一段道歉視頻中,劉雯質疑法院送達程序,暗示法院「知法犯法」,未通知她開庭就偷偷判案。但在後來的視頻中,她又提到,在收到法院公告信息後,僅僅當成詐騙信息沒有理會。

在另一段視頻中,劉雯甚至諷刺、質疑法官上班時間不在崗,「對不起,我錯了,我不該,總是選擇您不在辦公室的時候打電話」。

而這場本應嚴肅對待的事件,也被劉雯轉化為流量密碼和直播帶貨的噱頭。

在一次次爭議中,劉雯找到了博出位的「捷徑」。目前其在主流短視頻、社交平台的總粉絲量突破1100萬,在全平台開設超三十餘個矩陣號,關聯「劉雯」「劉坤雯」等多個相關賬戶。

而在直播間里,她一邊強調自己「被逼到牆角」,一邊笑著吆喝:「馬上就沒庫存了,還有50單就結束了」。利用觀眾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她成功吸引了大量流量,藉此機會推銷商品,聲稱這些商品能夠幫助她渡過難關。

在這些流量的加持下,她的帶貨成績直線上升。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劉雯」在某短視頻平台過去30日內的直播帶貨銷售額上升至25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之多。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劉雯短視頻帶貨數據對比:上圖為2024年1月,下圖為2025年1月 

可以看到,劉雯已經將「起號——漂白——變現」的路徑走通,並藉此瘋狂吸金。

2、從情感博主到「正義衛士」,劉雯在爭議中起號

劉雯不是突然爆火的。

早期,劉雯以情感博主的身份活躍於網路。情感問題通常涉及敏感話題,如親密關係、家庭矛盾、心理健康等,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通過激烈的觀點輸出,販賣情緒,以此吸引關注,成為當時情感博主批量複製的流量密碼。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為了博流量,劉雯頻繁發表極端的情感觀點。比如,其曾在視頻中過度強調戀愛中的某一方應該完全佔據主導地位,忽視戀愛關係中雙方平等的重要性。

在打造個人形象時,劉雯選擇塑造單身媽媽人設。但這些故事中存在大量過於完美或過於悲慘的經歷,不少網友認為這些故事存在編造的嫌疑。

2021年,情感博主群體迎來了「集體塌房」。平台對「演戲炒作」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發布處罰公告,宣布永久封禁313個違規情感博主,而劉雯在這份公示名單中位列榜首。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後劉雯便以原名賬號「復活」。而這也成為她網紅進階路上的一次意外轉折。

回歸後,劉雯沒有走老路子,而是迅速轉型為所謂的專業人士。

在短視頻平台的賬號簡介中,劉雯掛出了自己的多重身份——電視節目主持人,刑法碩士,公益助農大使,獨自撫養孩子八年的單親媽媽

這些身份乍看之下相當完美,但其實存在諸多爭議和疑點。

例如,其曾聲稱自己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專業,是刑法碩士,但在與企業的訴訟中,其對法律程序等的理解和應對卻像個「小白」。

而「公益助農大使」這一身份更多是她在短視頻平台自我宣稱,沒有官方渠道或權威機構進行明確認證和背書。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身份和標籤,為劉雯後續打造「正義」人設,提供了背書,推高了其炒作視頻的熱度和關注度。

翻閱其賬號熱度最高的視頻,可以發現她在頻繁地質疑企業。

中國電信、寶潔集團、星巴克等多家企業,都曾成為其喊話或質疑的對象。她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這些企業的行為進行指責,不管是產品質量問題,還是企業運營策略,都被她以「正義」之名進行批判。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劉雯部分作品

劉雯的這種行為,巧妙滿足了部分人在情緒宣洩、獵奇和圍觀方面的心理需求,以及一些網友追求正義、為社會公平發聲的訴求。

以公眾情緒為「養料」,劉雯迅速「膨脹」——這類視頻給其帶來了超十萬、百萬的點贊量,而其也進一步晉陞為全網粉絲數超千萬的網紅。

這些流量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過去一個月,劉雯在短視頻平台的直播帶貨銷售額在25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數據顯示,她在1月中旬的一場直播,帶貨金額就多達200萬元。如果按業內平均20%的傭金比例來估算,她一場直播收入就多達40萬。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劉雯1月15日的直播帶貨數據

如此高額的收益,讓一夜暴富成為現實,但她的成功,建立在虛假與爭議之上,或許並不能走長遠。

3、走「正義」人設,劉雯卻被質疑「割韭菜」?

在打造「正義」人設的同時,劉雯將目光投向養生與科普賽道,吸引潛在消費者。

但令人驚訝的是,劉雯在攻擊完知名企業後,給消費者推銷的,很多卻是質量低劣的廉價產品。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劉雯視頻評論區的部分討論 

2024年10月,劉雯自導自演了一場令人咋舌的「帶貨鬧劇」。她聲稱一家國際知名廠商生產的眼藥水存在安全隱患,但隨後卻大力向粉絲推廣一款毫無知名度、售價極其低廉的眼藥水。

劉雯聲稱,這款名為「帝式藍莓葉黃素滴眼液」的產品,不僅能有效緩解眼疲勞、乾澀等問題,還有獨特的護眼成分,可以預防多種眼部疾病。

但事實上,當時這款產品甚至並未通過相關資格認證。有媒體查閱企查查信息發現,這款眼藥水背後的廠家的成立時間極短,2023年2月才剛剛註冊,2024年12月才拿到「眼部護理液」類目的工業產品認證證書。

劉雯大力推廣這款市場認知度極低的產品,不少消費者在使用這款產品後反饋「一點用也沒有」,相關的評論充斥著劉雯賬號的評論區。

除了這款問題眼藥水,劉雯的店鋪中還充斥著其他「三無產品」,品類繁雜多樣,涵蓋了護膚品、醬油、遠紅外透骨貼等多個品類。這些產品有的來源不明,有的質量毫無保障,卻都被她包裝成優質好物,賣給信任她的粉絲。

而讓其陷入爭議的是,將「鐮刀」伸向了更為脆弱的中老年群體。

在她的店鋪櫥窗內,曾上架了一些為中老年「精心定製」的免費理財課程。這些課程由一家名為「菲爾萊科技」的公司提供。然而,該公司無教育培訓資質,卻開展理財等培訓課程業務;違規記錄眾多,有多次侵權、虛假宣傳行為。

劉雯道歉事件, 一場流量驅動下的鬧劇 - 天天要聞

從黑貓投訴平台整理的用戶反饋來看,菲爾萊科技誘騙中老年人的方式,主要為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心理操控。

在虛假宣傳方面,一位用戶提到,菲爾萊科技誇大收益,承諾極低本金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回報,如宣稱投入500元本金每月能賺回500元利息,用高收益誘惑金融知識相對匱乏的中老年人。

該公司還抓住中老年人渴望跟上時代、為子女減輕負擔等心理,不斷誘導他們購買更高階、更昂貴的課程。同時,通過情感拉攏、噓寒問暖,讓他們不好意思拒絕購買課程的要求。

最終,該公司還會誘導老人進行線上貸款,以支付課程費用,讓老人在不知不覺中背負債務,增加經濟風險。

作為帶貨主播,劉雯宣傳此類課程,對消費者危害極大,但她選擇無視。這種行為,不僅讓其「正義」人設無法維持,更使無辜的大眾利益受損。一次又一次上當受騙的消費者,不得不懷疑她的「判詞」——看似為民請命,其實很可能誇大、捏造事實,博流量罷了。

在當下的網紅行業中,劉雯並非個例。但這類網紅總是難免走向翻車的結局,他們建立在虛假誇大基礎上的人設,積累的粉絲和財富,就像遲早會被戳破的泡沫,脆弱不堪。

隨著互聯網行業逐漸走向規範,這些博眼球、弄虛作假的網紅,終究難以逃脫受到流量反噬的命運。

而整個網紅行業,遲早會回歸到真實、誠信、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正軌上來。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感受漢馬魅力,這所高校師生不僅「參跑」還要「陪跑」 - 天天要聞

感受漢馬魅力,這所高校師生不僅「參跑」還要「陪跑」

極目新聞通訊員 韓夏 劉青 宋傑「氣氛太贊了,武漢馬拉松的氛圍真的太棒了!」3月23日,在2025武漢馬拉松半馬終點,剛剛完賽的湖北商貿學院大學生陳緒東興奮地說。陳緒東參加比賽陳緒東來自湖北襄陽,是湖北商貿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大三的學生。「與漢馬的緣分,源於兩年前我第一次在漢馬做志願者的經...
廣西三月三,超模陸仙人帶你赴一場國風大秀! - 天天要聞

廣西三月三,超模陸仙人帶你赴一場國風大秀!

廣西三月三他來了你們好,我是陸仙人.2025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開幕式暨全國「四季村歌」活動啟動儀式即將拉開帷幕!亮點搶先看!當絕美風雨橋遇上超模陸仙人國風大秀即將驚喜開場。流淌著千年民族韻味的風雨橋瞬間化作頂級T台。陸仙人攜手國內頂尖民族時裝品牌「依文」重磅出擊傾力打造廣西專屬定製系列! 拍攝花...
厚衣服別收!寒潮來襲,局地降溫超20℃~ - 天天要聞

厚衣服別收!寒潮來襲,局地降溫超20℃~

目前,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仍處於氣溫回升階段,其中京津冀及江南、華南一帶最高氣溫一度達到28~30℃。但是新一股冷空氣已經蓄勢待發,本周將給全國多地帶來大風降溫、沙塵或雨雪天氣。預計3月25日至29日,寒潮天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地區。其中,25日至26日主要影響西北地區、華北西部;27日至29日將...
章小蕙才是「真名媛」,小香風+牛仔褲高級洋氣,又帶火了 - 天天要聞

章小蕙才是「真名媛」,小香風+牛仔褲高級洋氣,又帶火了

章小蕙雖然退出大眾視野了,但是她的穿搭一直備受關注,她總能將經典與潮流巧妙融合,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特別是小香風的穿搭,這次她以一身杏色格紋流蘇小香風外套搭配藍色牛仔褲的造型亮相,再次成為時尚焦點。這套造型既展現了優雅氣質,又不失隨性洒脫
美麗背後的代價:高跟鞋如何悄悄傷害你的腰?很多人都不知道 - 天天要聞

美麗背後的代價:高跟鞋如何悄悄傷害你的腰?很多人都不知道

高跟鞋是時尚界的寵兒,這份美麗的背後,不少美眉身體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一科(脊柱微創方向)王哲享主任介紹,高跟鞋不僅改變著女性的步態,更在悄然改變著人體的生物力學結構,給腰部帶來持續的壓力和傷害。一、高跟鞋如何改變人體生物力學?穿上高跟鞋後,人體重...
「局長騎手」,在路上才能接地氣 - 天天要聞

「局長騎手」,在路上才能接地氣

「您好,您的外賣到了。」正值飯點,「騎手」張亥秋爭分奪秒送貨,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蘇州某區副局長。同一時刻,該區一位副科長王銘科也化身「網約車師傅」滿城接單。據悉,從2月17日起,當地開展「沉浸式換位....
首款摺疊iPhone或名為iPhone Ultra,售價超2000美元 - 天天要聞

首款摺疊iPhone或名為iPhone Ultra,售價超2000美元

3月24日,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表示,首款摺疊iPhone或被命名為iPhone Ultra,預計明年發布。首款摺疊iPhone會採用類似Galaxy Z Fold系列的翻蓋式設計,意味著展開之後有一塊接近平板尺寸的大熒幕。此前據媒體報道,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布簡報,預估蘋果公司將於2026年底或2027年初發布其首款摺疊iPhone,售價超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