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成都掀起一股「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文化熱潮——武侯祠日均客流超10萬,成都博物館7天迎客超13萬人次,成都市美術館6天接待遊客超6萬人次。
在四川美術館,從北京而來的加拿大小伙卡爾文專程來觀看高原畫作,被其中的氂牛深深吸引;在成都博物館,法國人阿克塞爾在朋友的陪伴下,沉浸式了解成都文化,在成都市美術館,遊客黃女士帶著孩子來美術館過年。
旺盛人氣催生「文博經濟」,成都博物館咖啡店訂單翻倍,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文創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2.2%,文化引力正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成都博物館
-約滿-
加拿大小伙專程到四川美術館看畫
老師帶孩子去四川科技館上「物理課」
約滿、售罄——是今年春節成都文博系統的關鍵詞。
成都博物館,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每日遊客限流2萬人,期間每天都是約滿狀態。2月3日,記者了解到,從1月28日(除夕)至2月6日(初六),成都博物館遊客參觀人數超13萬人次。
▲成都博物館
成都市美術館,從1月28日(除夕)到2月2日(大年初五),共接待遊客超6.1萬人次。成都市美術館春節期間展出了風格各異的七大展覽,讓市民、遊客們在這裡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年」。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大廟會火熱進行中,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成為蓉城新春佳節最具人氣的文化盛事之一。 截至2月2日(大年初五),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日均接待觀眾量超10萬人次,文創產品銷售收入約181.5萬元,同比增長52.2%,人氣火爆程度超乎想像。
大年初二上午開館後不久,成都市美術館館外就排起了入館人群。黃女士一家專門從龍泉驛趕來看展:「主要想帶小朋友來美術館『充充電』,能在一個館內同時看到夏加爾和黃永玉非常難得,下午還有一個非遺剪紙的活動想參與,我們一家今天就在美術館過年了!」
1月26日是四川科技館春節前開放的最後一天。當天下午1點過,四川科技館就全部約滿。
▲四川科技館線上預約系統顯示,2月3日、4日均已約滿
譚女士和朱女士帶上孩子來到四川科技館。「去年就說帶孩子來,但因為人多一直沒成行。想著孩子讀初中了,來學習參觀一下,相當於體驗現場的物理課了。」譚女士透露,自己和朱女士都是教師,「等於是物理老師現場在四川科技館裡給孩子授課了。」
▲教師帶孩子來四川科技館上現場物理課
除了中國人,展覽也吸引到越來越多外國人觀看。
1月26日,法國人阿克塞爾(axel)和中國朋友專門來成都博物館看展,「我來成都是為了看大熊貓,來了成都後,很多中國朋友都向我推薦成都博物館,這裡確實非常棒!」阿克塞爾準備,下一次,帶上自己的外國朋友也來看看。
同一天,加拿大人卡爾文(calvin)也在四川美術館觀展。「我在北京學中文,這次是專門來成都。」1月21日,卡爾文來到成都,他去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武侯祠,還跑到樂山去看樂山大佛。
▲加拿大小伙專程來成都逛四川美術館
卡爾文被四川美術館內《直面高原——吳長江「西行」繪畫研究展》的畫作風格所吸引,「我喜歡馬,看到畫中高原里的馬就很喜歡,氂牛也很喜歡。」
-增長-
成都博物館咖啡店訂單翻一倍
成都入選全國愛文博人最活躍城市
在成都博物館,小朋友張瀚森和曹健坤專程跟隨大人來觀展,他們分別來自四川綿陽和重慶。
張瀚森借著寒假機會專門來成都逛博物館,此前他還去了金沙博物館。在成都博物館裡,他專門租借了一個ar眼鏡,「ar里有講解,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歷史。」張瀚森覺得,「博物館就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透過博物館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歷史文化。」
▲在成都博物館,張瀚森和曹健坤專程跟隨大人來觀展
「以前去外地,我們也會專門去博物館看看,方便孩子了解文化歷史。」曹健坤媽媽表示,此前還帶孩子去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
▲成都博物館
博物館的遊客增加,也帶動了館內的餐飲、周邊收入。「進入1月份後,我們咖啡店的訂單相較前一個月翻了一倍。」成都博物館餐飲區負責人黃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咖啡豆用的很快,進貨速度相較之前也提升了。」
沉浸式逛展也使得咖啡店內特色商品頗受歡迎,原創石犀圖案拉花的咖啡和竹熊喵喵飲品大受歡迎。黃女士分析,受歡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四川特色,「產品又與博物館文物相關聯。」
▲成都博物館咖啡店的網紅咖啡
從數據來看,博物館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數據顯示,1月23日,大眾點評聯合美團研究院、貓眼共同發布2024年展覽博物館數據報告,成都被列入愛文博人最活躍城市,同時,成都被列入展覽消費排行榜top5。
不只是今年,從2024年全年來看,大眾點評筆記頻道數據顯示: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四川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熱度大漲,筆記攻略數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7倍、34倍、21倍。
▲成都博物館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報道
編輯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