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瀟湘晨報消息,近日,美國芝加哥aldi超市發布公告稱,超市冷藏櫃中有隻狼,警方趕到現場後用工具將狼抓住,有人錄下抓捕視頻發在網上,引髮網友熱烈討論。
據了解,當時,超市求助警方,表明店內疑似有隻狗或浣熊躲在食物冷藏櫃,擔心危險,希望前往協助抓捕。


視頻顯示,芝加哥一名警察拿著工具戳進食物冷藏櫃晃動,數秒後手伸入冷藏櫃抓住動物尾巴,接著抓緊尾巴用力往後一拉,竟出現一隻灰色的狼。狼被拉出後一度還想回到冷藏櫃內。
芝加哥動物管理部門聞訊派遣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表示這是一隻郊狼。郊狼的交配季節在一月到三月之間,這導致郊狼與人類相遇的機會增多。

據悉,這隻郊狼已經被轉移至當地野生動物康復中心安置,確認其身體健康狀況後再放歸野外。

溫馨提示
與野生動物「狹路相逢」
請注意以下行為誤區
掌握合適的避險方法
↓↓↓
向上滑動閱覽
行為誤區
誤區一:驚慌失措,拔腿就跑?
真相:遇到野生動物,尤其是猛獸時,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尖叫著轉身就跑。但這樣做只會讓動物感到威脅,或者讓動物誤以為是獵物,從而激起動物的追捕慾望,增加其攻擊的可能性。記住,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靜,然後慢慢後退,避免直接對視。
誤區二:裝死可以避開危險?
真相:有人說被猛獸攻擊時可以採用裝死的辦法逃生,因為很多野生動物是不吃死掉的獵物的。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野生動物攻擊人的行為本身可能不是為了捕獵,也就不存在是否吃死物的問題了。部分野生動物是雜食性動物,即便倒地裝死,它們在飢餓難耐時也會拚命攻擊人類。
誤區三:用食物或玩具引誘就可以躲過一劫?
真相:千萬別以為用一根胡蘿蔔就能讓野獸變溫順。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動物誤以為是潛在的威脅或獵物,引誘的動作極可能誘發其攻擊性。
誤區四:機會難得,趕快拍照留念?
真相:no!在野生動物面前,生命安全比任何自拍都重要。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不可放鬆警惕,時刻牢記安全第一,切勿錯過最佳避險時機。
誤區五:模仿動物行為能跟它做「朋友」?
真相:別以為模仿它們的叫聲或動作就能「打入內部」,這反而可能引起誤解或激怒它們。保持人類應有的姿態,尊重它們的領地。
避險「秘籍」
一、保持距離,尊重領地
野生動物有自己的生活規律和領地意識,保持安全距離,不擅自進入它們的領地,是避免衝突的首要原則。如果野生動物闖入人類生活區域,首要原則也是及時撤退,保持安全距離,切勿嘗試接近或挑釁。若是距離很近,務必保持冷靜,尋求正確的避險方法。
二、緩慢移動,避免直視
遇到野生動物時,首先提醒自己不要慌亂,沉住氣,盡量緩慢、平穩地後退,避免突然的動作或直視它們的眼睛,這可以減少被視作威脅的可能。
三、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更強大
用雙手撐起衣服,或者將外套撐成大披風,通過人聲或器物的聲音製造出「巨人的響聲」,同時大幅度地擺動身體,讓自己看起來「強得可怕」,以震懾野生動物。然後慢慢後退,尋求掩護和脫逃機會。
四、使用物品防禦,但不主動攻擊
可以利用背包、外套、長棍等作為臨時防護,但切勿主動攻擊野生動物,以免激怒或吸引它們。一旦發生正面衝突,正面朝向它們,保持直立,用石頭、棍子等攻擊它們的眼睛、鼻子等脆弱部位,同時保護好自己的臉部和喉嚨。
五、露營夜宿一定要保留光源
在野外露營夜宿要妥善處理食物垃圾,減少吸引野生動物的概率。很多野生動物夜視力好,可以察覺人的存在,但它們普遍怕光,所以夜宿期間,應當要打開手電筒或生篝火,加以防護。
六、求助專業人士
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危險之中,立即撥打當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電話或報警,尋求專業幫助。如不小心被抓傷、咬傷,要及時就醫和接種狂犬疫苗。
來源:瀟湘晨報 杭州日報
編輯:秋秋
主編:高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