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郝瑩
大年初二,剛給外公外婆拜完年的申聰接通了封面新聞記者的電話。
這是申聰回家的第四個春節,但卻是他第一次在河南老家和大家庭見面的春節,「很多親戚雖然是第一次見,但是感覺特別溫暖。」申聰在電話中激動地說道。
申聰在老家和家人合影 圖源受訪者
曾尋子15年申聰父親申軍良說,這一次,他們終於迎來了一個真正的團圓年。
第四個春節:真正的團圓
2025年的春節對於申聰一家來說意義非凡。這是他們第二次回到河南過年,也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團圓年。前幾年,他們一直沒回到家鄉,去年也因為大雪,過了年便匆匆離開。而今年,他們終於回到了久違的家鄉,與親戚們團聚。
「家裡人特別關心我,總是問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那種關懷讓我特別溫暖。」申聰回憶。
今年,他還見到了許多未曾謀面的親戚,雖然剛開始有些拘束,但大家相處得非常融洽。申聰還特意提到,河南的春節氣氛讓他重新感受到了年味,尤其是看到煙花時,他感到興奮。「很久沒看到這麼絢麗的煙花了,四處都在放,感覺節日氛圍特別濃厚。」
申聰和家人在河南老家 圖源受訪者
申聰在廣東長大,兩地風土人情不同,剛回家時他還喜歡吃客家菜。母親曉莉為此學了許多新菜,家裡的餐桌上常有申聰喜歡的釀豆腐。
意識到家人都在遷就自己後,申聰和媽媽說,想嘗嘗北方菜,後來愛上了媽媽做的紅燒肉。「現在各種口味都能適應了。」父親申軍良笑著補充道。
申聰發現,北方的年夜飯通常是餃子,而南方則是大年初一才開始正式團圓。「儘管兩地的習俗不同,心中對家的思念卻是一樣的。」
回家後:從內向到開朗
四年多的時間裡,申聰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剛回家時,他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與人交流。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申聰逐漸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申軍良回憶剛回家時的申聰,提到他會因害羞而迴避與陌生人交流。
然而,如今的他已經能夠積極與人交往,甚至在學校擔任了班長,組織活動、與老師溝通等,也變得更具責任感。去爭取當班長是爸爸給申聰的建議,「這個經歷對我來說很重要,讓我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也讓我變得更加自信。」
申聰不僅性格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在逐漸增強。申軍良提到,申聰每天都會主動打電話,關心家裡的情況,特別是母親和弟弟們。申聰自己也笑著說:「現在我長大了,不想再讓爸媽那麼辛苦,希望能承擔更多責任。」
申軍良還分享了一個讓他十分感動的細節:申聰生日那天,他特意將第一塊蛋糕獻給了那些一直關心他們全家的親戚,第二塊則遞給了父親。「爸爸,我已經長大了,以後你不要那麼累了,我來撐起這個家。」聽到這句話,申軍良眼裡充滿了淚水。
申聰和家人,尤其是弟弟們的關係越來越好。申聰提到,他和弟弟們平時經常一起打牌、聊天,有時甚至會睡在一個房間。「我們每晚都喜歡擠在一個房間里,雖然每人有自己的床,但大家喜歡聚在一起,感覺很熱鬧。」他說,和弟弟們的互動讓他覺得家庭特別溫馨。
他與母親的關係也非常親密,常常和母親開玩笑,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申聰說:「媽媽是最關心我的,每次給我做飯,總是特別細心。我也喜歡和她聊聊天,分享學校里的事。」
對未來:想開一家寵物醫院
目前,申聰正在攻讀動物醫學專業,今年6月將開始實習。他對未來有著明確的目標,立志開一家自己的寵物醫院。「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小動物,雖然小時候被貓抓過,但我依然忍不住想接近它們。」他說,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申軍良對兒子的未來充滿信心。「申聰有目標,他希望開一家寵物醫院。我們全家都支持他,我相信他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說,申聰在學校不僅學業出色,還在班長期間表現優秀,幫助管理好班級事務,展現了很強的領導能力。
除了職業規劃,申聰也希望能為那些還在尋找親人的家庭提供幫助。申軍良提到,申聰曾多次詢問如何幫助那些尚未找到孩子的家庭。「我想知道怎麼幫助那些還沒有找到孩子的家庭,我能做些什麼。」申聰表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回饋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回家的四年里,申聰不僅從內向的孩子變得更加開朗、成熟,也在家庭中逐漸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今年的春節,對於申聰一家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團圓年。申聰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情的珍貴。
他說,未來,不僅希望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還希望為更多尋親家庭帶去希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