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看起來非常專業和複雜的護膚模式,疊加多種護膚品,推崇 N 步護膚法。
這是這些年來更主流的護膚習慣
,學者指出這受到了韓國等東亞國家多步驟護膚程序的影響。典型的產品套裝包括了:
潔面乳、爽膚水、眼霜、精華液、日霜
(含防晒功能)
和晚霜。
另一邊則是「精簡護膚」,一切從簡,像是懶人才會做的。
這是後來才出現的一股潮流,目前似乎還沒有成為主流。
典型的產品套裝僅含
潔面乳和防晒霜。
什麼是過度護膚和精簡護膚?
過度護膚 vs 精簡護膚,圖源:自己做的
這些人適合過度護膚!
有研究顯示, 複雜的護膚流程,會帶來比精簡護膚更大的獲益。 比如說同時用了眼霜、精華液、日霜和晚霜等產品的人群當中,他們在改善皮膚表面和深層保濕、皮膚粗糙度、毛孔面積、黑色素沉積和魚尾紋深度方面優於只用潔面產品和日霜的人群。
1
情況 1:有皮膚問題的人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情況 2:願意承擔風險的人
3
情況 3:實際效果大於風險的人
1.過度清潔、去角質會削弱角質層,導致經皮水分流失增加,引發敏感、泛紅。典型的例子是長期使用皂基潔面+酒精類爽膚水。
2.某些成分疊加可能降低效果或刺激皮膚,例如 A 醇疊加高濃度酸類,會增加刺激性,導致脫皮、紅腫。
3.可能轉化為無效物質,例如鹼性的煙醯胺可能中和維生素 C 的酸性環境,降低後者的穩定性,導致維生素 C 更快失效
(尤其是原型維生素 C)
。
4.「智商稅」風險:疊加高價的護膚品不代表效果更好,同時,購買大量的護膚品以及頻繁更換產品也會帶來經濟負擔,對於一些人來說會是不必要的開支。
5.引起敏感性皮膚:《中國敏感性皮膚臨床診療指南
(2
024 版)
》將敏感性皮膚定義為皮膚受到外界微小刺激後出現的陣發性或周期性灼熱、潮紅、刺痛、瘙癢及緊繃感,同時,指南指出,頻繁換用化妝品、同時選用多種品牌的化妝品、過度清潔面部等情況都可以引發敏感性皮膚。
6.冒痘風險:一些含有厚重油脂的面霜如果使用過多,可能會更容易冒痘 (尤其是長期使用時) 。
精簡護膚也不都是優點!
1
1 少:皮膚負擔少
使用數量少但適合自己的護膚品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護理皮膚 ,讓皮膚更加輕鬆自在。比如保濕方面,只選擇一款,而不是面霜、乳液、保濕噴霧、凡士林什麼的疊加著用。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2 少:過敏風險少
精簡護膚減少了複雜成分的使用,降低了因成分過敏而導致皮膚問題的可能性, 對於敏感性皮膚人群來說更加友好 。要知道的是,我國女性敏感性皮膚髮生率高達了 36.1%,這類人群都更需要精簡護膚。
3
3 少:花錢少
精簡護膚大大縮減了護膚步驟和產品的種類,可以節省大量的金錢 ,這是不言而喻的。
4
4 少:費時少
與此同時, 精簡護膚也同樣減少了護膚的時間和精力 ,讓大家從過度護膚的泥淖裡面解放出來。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不過,事物總有兩面性,精簡護膚也有局限和不足: 一方面,精簡護膚無法有效滿足部分人群的多元護膚需求,例如抗老、美白和去斑,這也是精簡護膚最大的硬傷;另一方面,精簡護膚對皮膚病的幫助有限。比如頑固痤瘡、玫瑰痤瘡等問題,不少時候需要搭配精細的、複雜的皮膚護理來綜合治療疾病。
此外還有一個誤區,精簡護膚不等於一定就要用便宜的產品。舉例來說,有人會誤以為 1、2 塊錢的寶寶霜就能完全代替其他的保濕產品,殊不知廉價產品可能在成分、工藝或功效上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甚至可能因配方簡陋而無法解決特定皮膚問題。因此 , 精簡護膚的「精簡」是減少不必要的護膚步驟,並注重選擇成分科學、工藝可靠的產品,而非極致地降低產品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