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WE今天官宣湯唯的消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畢竟他們剛合作了《時尚芭莎》的金九封面,身著全套LOEWE 2022秋冬新裝的湯唯,不過是對著鏡頭展示了她最生活、最自在的一面。

而這套大片,也和五月由Juergen Teller掌鏡的2022秋冬大片氣質相似。
湯唯是其中一位參與拍攝的,隔著玻璃展示手中包袋的樣子彷彿抓拍,眼神自己就會說話。

以理念契合為原點一路出發,總有些碩果該要結成。現在,我們等到了。
細細數來,2019年回國待了一整年之後,湯唯又淡出了大家視線。直到今年五月。
和朴贊郁的新作《分手的決心》入圍戛納主競賽,尼斯小城裡處處能見到她的巨幅海報。

新聞記者用近乎肉麻的語氣書寫白衣現身的湯唯有多麼優雅斐然,觀眾們則感慨著中國女演員終於再次擁有衝擊國際影后的契機。

沒想到前不久韓國又宣布,要送《分手的決心》去角逐奧斯卡。

影片接下來還要在英國以及北美上映,頒獎季收穫可期。
韓國藝術影院Art Nine也趁勢推出湯唯特別展,精選了《晚秋》《北京遇上西雅圖2》《地球最後的夜晚》以及這部《分手的決心》, 要專題放映一個月。

在國際影壇再度活躍的同時,登封大刊也變得理所當然。
先是久違的VOGUE China,再是惡女風格的韓國Marie Claire,然後是文章開頭說的芭莎金九……湯唯很忙,仍然很紅。

而這個女人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國際大導如此垂青、被品牌堅定選擇,又成了部分觀眾試圖解開的題目。

《分手的決心》也許可以提供一些解題思路:
已婚警察海俊以為自己在調查和監視中逐漸失控,愛上了有弒夫嫌疑的異國女子。

但實際上,宋瑞萊只是為了脫罪才主動引誘眼前的男人,直到她發現海俊願意為自己背叛家庭和警察榮譽。

意識到愛的存在之後,宋瑞萊消失、結婚再出現,抱著必死決心來完成最後的分手儀式。

這也是意見保留者們覺得失望的關鍵。大家覺得弒夫惡女就應該像她之前設局下套一樣,任由故事反轉再反轉。
但導演選擇這樣的處理是因為他從來就不打算講復仇搞懸念,而只是探究愛情。

於是他用自己擅長的視聽語言構築出一個曖昧空間,讓女主每次出現都延展出角色張力。

而湯唯之於《分手的決心》,不止是被凝視和具象男性慾望那麼簡單,她還擁有「題眼」和「靈感繆斯」的雙重身份。

宋瑞萊的中國出身、中文台詞都是「度身定製」,甚至劇本就是想著湯唯才寫出來的。

《分手的決心》是朴贊郁對湯唯想像的合集:危險卻美麗,看似溫柔卻蘊藏著強大生命力,讓人捉摸不定。

導演也坦言自己這位女演員難讀懂卻讓人慾罷不能地好奇,「就像一座深淵、一口深井」。

但湯唯本身,其實沒有那麼神秘。

在之前的芭莎訪問里,書寫出了一個簡單又敞亮的湯唯:
戴著兒童草帽笑說自己來不及做早飯所以喝了女兒的酸奶,還要看看鏡頭這邊採訪團隊長什麼樣子。
疫情爆發時候,她帶著全家住到首爾周邊的鄉下,起先只打算待一個月,沒想到住了四個月。

再到後來,湯唯說自己不適應城市生活的節奏了,徹底搬到一個只有七八十戶人家的山坳。Ins分享也變成了菜園集錦。

這和大眾想像里,那個咬牙考了三次表演系未果、乾脆去讀了中戲導演系的果決幹練不符。
也跟外界羨慕她在採訪里說自己才拍了一部劇就很快有下一部的「囂張」,相去甚遠。

外界習慣從女明星的進取中提取出那段向上攀爬的痕迹,再以此來佐證自己結果倒推過程所得到的論斷。

但再往前回溯,湯唯的藝術天份是骨子裡自帶的:
出生在杭州的藝術家庭,家人希望從小學畫的她也能順勢考美院,走筆墨丹青的路子。
只是湯唯喜歡更外放的表達,比如做模特拍照,比如站上戲劇舞台表演。
所以才有她連考三年中戲和後來為了學戲去大學生戲劇節做義工的故事。

湯唯拍《分手的決心》時還穿著當初的中戲羽絨服
都說湯唯氣質古典、溫柔恬靜,是典型的「氛圍感」+「鬆弛感」美人。
那或許和江南水鄉出身有關,但更多的來自她的清醒與堅韌。

要知道身邊人聊湯唯,從來都無關「淡然」,而是用「認真」做基調。
她習慣了全情投入去做一件事,把所有能量都投入進去,才能在關鍵時刻使出舉重若輕的巧勁。

而《分手的決心》對湯唯來說最大的難題是:韓語台詞。
但她會提前做好案頭工作,把劇本里所有導演可能需要的重點全都掌握了,開拍前再跟朴贊郁和朴海日討論、找到合作的方式方法。

等電影拍完了,她就回到韓國鄉下去種菜、練字、帶孩子。直到宣傳期到來,再整裝出發做回女明星。
腳踏實地地生活,秋寒春暖、晨光暮霞,她有意教育孩子也帶著自己逃離內捲風暴,順應著節氣活在當下。

時間公平地對待著每個人,卻又沒改變過湯唯軀體里的內核。
每次透過鏡頭注視,你都能看到很多年前那個狀態飽滿、百折不屈,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溫柔美人。

所以我們大概也能理解LOEWE為何選擇與湯唯攜手了。
因為懂得,所以契合。

創立於1846年的LOEWE,也從未隨著Z世代的街頭潮流而搖擺。

為品牌設定文化路線的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接受的是多種類藝術長年累月的熏陶。

戲劇根基、園藝愛好以及倫敦時尚學院男裝設計的學歷,讓他有了「把擁有相同美學理念、技巧高超的工藝大師聚集在一起去呈現自己看到的世界」的能力。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就好像那隻讓大眾驚覺「皮革手袋原來可以摺疊」的Puzzle。

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在組合之前就已經完成材料切割的手袋,LOEWE的皮具技藝在此刻剛好發揮作用。
45塊布甲、9塊織物和40塊歷經層層篩選的優質皮革,要經歷524道金屬組裝工序才能得到。

它是時裝界的拼圖「玩具」,好背、好看而且不退流行。

於是LOEWE在他的帶領下變幻出獨有的特質。
Jonathan Anderson的筆觸是現代時髦的,也是意蘊悠長的。
時髦人們偏愛它優雅實穿、不易過時,又會在心裡為它的天馬行空巧思默默鼓掌。

正如Jonathan Anderson所說,LOEWE的發展方向是有文化的品牌。
開創推動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Loewe Craft Prize,也參加了米蘭傢具展、出版限量文學著作,不同主題的展覽……

又或者把藝術裝置和品牌新裝發布相結合,比如LOEWE的2022秋冬大秀。

秀場設在一個由棕色地毯覆蓋的方形競技場式空間里,所有嘉賓都要寫先經過復刻英國藝術家Anthea Hamilton的《Aquarius》巨型裝置才能進入。

場內還復刻了Anthea Hamilton今年的新作《Giant Pumpkins》,既有童趣,又展示了LOEWE的皮革工藝。

秀款則大多展現了材質運用上的藝術巧思。
毛氈、乳膠、花呢、針織、3D列印纖維、絲綢、樹脂和皮革相互協作又彼此碰撞:

與誇張的、不對稱的、突然動態變靜止的廓形設計一起,完成LOEWE式的表達。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最有趣的莫過於「氣球」元素的運用:
在大家認知里,它是童心代表卻又美麗易碎。

而Jonathan Anderson卻讓它用在鞋底做支撐,或者放在踝帶位置坐裝飾……越反其道行之,越大膽浪漫。

熟悉它的人會知道,這就是LOEWE,是遊走在藝術和實用之間、來源於日常又可以時髦非常。

關於更多LOEWE的故事,你可以點進下面的小程序去探詢。
看完你就會發現,如果真的要給的湯唯和LOEWE的攜手找一個原因,不妨說是現代藝術理念在穿針引線——
讓他們可以一起把生活中的垂手可得,轉化成緊貼當下的文化創造。

湯唯成為LOEWE全球大使的這組官宣大片,也看得出彼此的默契:
沒有傳統公式照的一板一眼,而是枕著新款Puzzle 和Puffer goya手袋的率性而為。

好奇心滋長,哪怕拿著氣球高跟鞋好奇想要吹一口也沒什麼不可以。

「官宣」二字本身帶著一種喧嘩熱鬧的底色,但在湯唯和LOEWE這裡卻又顯得剋制冷靜。
因為在《分手的決心》宣傳之後,湯唯卻又回到了自己的小世界,最近幾條Ins都是陪女兒玩耍、給女兒慶生或是曬外公給寶貝畫的畫。

這樣也好,永遠不會有人問她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的問題了,因為答案就擺在眼前。

湯唯用認真和自洽碼出一個獨特天平,在她的世界裡,生活和藝術可以並肩而行。

作勢
Chr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