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這回是真的太難了,他的壞消息一個又一個的傳來。
難道故事到這裡,該結束了嗎?
隨著親信一個又一個的倒戈,尹錫悅還有繼續戰鬥下去的籌碼嗎?
這段時間,李在明很低調,很少發聲。
但是我們分析尹錫悅的事情,就不能離開他,因為背後始終是「李」和「尹」兩個人的較量,只不過李在明在幕後運作,而尹錫悅在「明處」而已。
特別是近期發布的逮捕令,李在明雖然很少露面,但是他一直在布局一盤大棋,掌握著整個進度。
而且現在看來,他的運作是成功了的。
其一,尹錫悅的護衛隊長朴鍾俊已經向崔相穆請辭,並且得到了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1月3日逮捕令執行之時,他還是護衛尹錫悅的「急先鋒」,親自部署並且帶頭執行,連那些悄悄拍攝總統府的媒體都不放過。
事後,公調處和韓國的「警」方傳喚他,也沒有去,可以說當時的態度比較強硬。
可是才過了一個星期,也就是1月10日,他就主動接受調查。
前後對比起來,反差是有一點大。
那麼,這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究竟是尹錫悅同意他去的,還是他背著尹錫悅,自己悄悄去的?
後者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大。
一方面,當初傳喚的,可不止朴鍾俊一個人,還有「二號人物」金成勛。
而現在金成勛仍然堅守崗位,朴鍾俊卻中途跑路了,這說明二人並沒有提前商量好,而是朴鍾俊「想通了」。
在這一過程中,就少不了李在明的運作,不然的話,朴鍾俊不會在一個星期之內態度轉變這麼大。
另一方面,尹錫悅目前正是「用人之際」,護衛隊長不僅是他的親信,同時也是他的依靠。
正是因為當時有朴鍾俊的部署,他才能至今安然無恙。
所以,他怎麼可能同意讓這麼一個人離開呢?
當然不會!
也就是說,朴鍾俊這是為了「自保」,才不得已而辭職的。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邊的崔相穆,他作為代總統的時間相對較長。
不過,我們應該要問一問:為什麼韓德洙只當了幾天,而崔相穆卻可以持續到現在呢?
這當然跟他的性格有關。
因為他比較懂得退讓,也可以理解為軟弱,或者說這也是一種智慧,就看大家怎麼看待吧。
就拿這一次朴鍾俊請辭的事情來說吧,既然是「請辭」,那麼如果崔相穆不同意的話,他還得留下來。
不過為了討好李在明,崔相穆還是選擇了妥協。
再來看看兩個「特檢法」的事情。
一開始他也儘力去呵護尹錫悅,多次否決了這兩個方案。
不過,現在他又開始鬆口了,並且還稱,「要趕緊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來,以穩定目前的局面」。
可見,這同樣也是李在明運作的結果,是他給足了崔相穆壓力。
當然,這個壓力不僅是彈劾他那麼簡單,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一個「穩」字。
對於現在的李在明來說,那叫一個「優勢在我」,所以他沒有退讓的可能。
而且,由於他自己的身上也背著多個正在調查的案件,所以他也沒有退讓的空間,一旦在與尹錫悅的紛爭中敗下陣來,那麼可想而知,他的結局可能比現在的尹錫悅還要慘。
所以,現在的李在明,只要能夠順利上位,什麼手段都可以使出來。
那麼,這就很可能帶來一個「穩定」的問題。
如果崔相穆把握不好尺度,不僅他自己會被彈劾下台,還可能導致整個韓國陷入混亂,乃至於發生不可想像的後果。
所以,韓國的代總統,也是很難當的,尤其是在目前這種「朝小野大」的情況下,可以說是里外不是人,只能選擇妥協。
而李在明正是利用了崔相穆的這一弱點。
李在明確實比較高明,他是利用了朴鍾俊愛惜「前途」的弱點,又利用了崔相穆以「穩」為重的心思,將尹錫悅的羽翼一個一個的剪掉。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尹錫悅已經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籌碼了呢?
還有,但也只有一個了。
那就是他現任總統的身份。
無論是他的幾百名護衛也好,住在總統府的資格也罷,都是基於他的身份。
所以,對於他來說,只要「憲院」一天不通過彈劾案,他的這一籌碼就仍然在。
而一旦失去了這一身份,其他的籌碼也就隨之都消失了。
所以說,尹錫悅現在很難。
「憲院」的調查對他很重要,可是他能做的,又只有等待,這是多大的無奈?
因此,尹錫悅已經通過親信尹甲根表示,「願意接受憲院所有的調查結果」。
這麼來看,他的鬥志正在逐漸消失,目前不過是抱著「能過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度日。
至於他的結局,從發布戒令失敗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知曉了。
尹錫悅的戒令故事,持續了一個多月,到今天,精彩的部分已經差不多結束了。
當然了,後續還有2個環節,那就是逮捕尹錫悅和「憲院」正式通過彈劾,大家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