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一位赤腳醫生的逆襲

潮新聞客戶端 陳文侃

武義縣白洋街道雙仙廳村無敵診療館內。

兩鬢斑白的吳銀寶醫師神情專註,左手辯證——從患者頸椎第一節到第七節逐節摸索探究病灶,右手拇指與食指持針刀穩穩紮進病灶施治,以促使各個關節氣血通暢。

做完這一切,吳銀寶摘下手術手套,長舒了一口氣,對年近七旬的患者王小槐說:「現在感覺怎樣?」

王小槐是武義縣桃溪鎮上江村人,因頸椎患疾外加耳鳴,三個星期前慕名找到吳醫師求診,今天已是第三次接受施針。他起身站立,上下左右轉了轉脖子,然後喜笑顏開,激動地說:「吳醫師,三次治療後,我的頸椎能轉動自如,一點都不疼了,連耳鳴也消失了。哈哈,我多年的病痛終於治好了,您這針刀真的好神奇啊!」

「請記牢,24小時內不能洗澡,3天內忌腥忌辣。一周後,你再來複查一下,如果正常,就完全康復了。」吳銀寶邊送王小槐走出診療館,邊交代著。

類似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在吳銀寶的無敵診療館裡出現。見過吳銀寶的人,無不被他那善良溫暖的舉止與精湛的針刀技藝所感動。面對病人提出的疑問,不太善於言辭的他總是盡心儘力,結合自身所積累的醫學知識,耐心細緻地解答,既嚴謹又不失溫度,彰顯著醫者仁心。

吳銀寶在做術前準備。

吳銀寶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武義縣坦洪鄉洪村,父親是村裡的郎中,精通中草藥,經常為村民排憂解難,被村民稱為「小神仙」。童年的耳濡目染,使吳銀寶逐漸喜歡上了中醫、草藥。課餘時間,他便跟著父親讀醫書、背《湯頭歌訣》、挖草藥,並在父親的熏陶下,漸漸萌生了做一名醫生的想法。後來,父親罹患癌症,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要成為一名醫生的決心。

1974年,高中畢業,雖然在那特殊年代無緣再繼續學業,但吳銀寶回村後如願以償當上了一名赤腳醫生。他覺得自己很幸運,開始了漫漫的醫藥學習和自學提升之路。期間,他對針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翻出父親珍藏的《針灸甲乙經》《針灸大全》《針灸問對》等醫典細讀深研,並抓住每次機會參加各級赤腳醫生培訓班的學習,如饑似渴地向老師求學問疑。平時,每天除了為村民診治病患,就是廢寢忘食地讀醫典、學針灸。功夫不負有心人,吳銀寶的持之以恆,為他奠定了堅實的醫學基礎與功底。村民患病,經他用藥施針,基本不用出村求醫即可康復,吳銀寶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

吳銀寶在施針刀。

積小流以成江海。改革開放以後,吳銀寶考取了武義縣衛生局頒發的中草藥流動行醫證。他不再滿足於在村裡看病,背上藥箱、踏上了去松陽、遂昌等地的漫漫行醫路,不斷地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論證理論,醫術提升很快。上世紀80年代末,吳銀寶攜夫人遠赴廣州開設診所,經營規模一度升級為門診部。後因考慮到需要給留守家鄉的小孩一個穩定的生活、完整的愛,為體弱多病的母親盡一份孝心,吳銀寶最終決定回到家鄉的小山村,繼續著自己熱愛的事業。 

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吳銀寶和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加了一次全國性的學習活動。在這次培訓班中,吳銀寶首次接觸到了針刀。或許他並未想到,這次無心插柳的學習,會讓他與針刀結下不解之緣。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脫出、股骨頭壞死……多少大病疑難雜症,許多西醫外科的專家都束手無策。小小的針刀真的有那麼神奇嗎,該不會遇上傳銷團隊了吧?」抱著這樣的疑問,以及試一試的心態,吳銀寶開始對針刀療法進行深入的學習了解,在親眼目睹國內外一些針刀名家的骨病治癒案例後,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此後的幾年,他往返於江西、雲南、廣東、河南等地,拜訪了盧勝春、陸柏久、龍層花、尤世凱等針刀、正骨專家,虛心向他們學習取經,並積極探索實踐,針刀技藝日益精湛。8年多來,已先後醫治各類患者9000餘人,診療效果良好,收穫了廣泛的好評。

吳銀寶醫師

從「赤腳醫生」到「針刀妙手」,吳銀寶的「逆襲」並非偶然,除了內心深處對醫學的精益求精,也和他多年所恪守的「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理念緊密相連。

如今,吳銀寶雖年已古稀,但仍身披白大褂,精神飽滿地耐心地接診每一位到訪的患者。他將醫學治療的理性與人文關懷的感性充分結合,根據患者的患病特徵,辨證施治,用一套細緻入微的「刀法」,「斬除」病魔,贏得越來越多患者的信賴與支持。診療館內牆壁上掛滿的一面面錦旗,背後都藏著一個個暖心的故事,承載的是大家對他醫術的肯定與讚譽。

面對成績,吳銀寶並沒有沾沾自喜,反而顯得越發謙遜低調。談及未來時,吳銀寶說,每每回顧過去的一年,都感覺自己醫術在增進,雖然我已經70多歲了,但醫學無止境,在針刀療法上,自己還需一步一個腳印繼續提升,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的困擾。「一方面,我要繼續向名家、同門師兄弟學習、交流,取人之長,為我所用,並在實踐中繼續研究針刀醫療,積累經驗,寫出一些臨床診療案例,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培養一個優秀的針刀傳承人,讓針刀治療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我也會繼續做好醫生的本職工作,踐行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讓更多的人了解針刀、接受針刀,為武義的醫療事業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