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在唱《孤勇者》,為何又成不了孤勇者?


不管你幾歲,你一定聽過這首歌。

據說,它成功地將一首流行歌,變成了兒歌。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


聲嘶力竭的高音部分,讓人內心慌張,卻是成年人的真實寫照。


一個二十多歲的應屆畢業生,找了一天的工作,面色疲倦。


在夜晚的公園低唱《孤勇者》,卻未曾想變成了「對暗號」,路過的幾個孩子的接唱沒有技巧全是感情,默契度滿分。



在找工作並不順利的7月,小夥子第一次展露笑容。「童年真好,無憂無慮,隨意歌唱。」N年前他們挑燈夜戰,為的是卷面的高分;N年後的挑燈夜戰,為的是一張簡歷打動僱主。


同樣一張紙,時空交錯下,都是一紙千金。


對於1000多萬和他一樣的年輕人來說,這個七月會是忙碌的七月,簡歷會流向無數家公司,然後,等待手機鈴聲響起。


十年寒窗苦讀,象牙塔外的競爭其實遠比想像的激烈。它需要孤身一人的獨立自主,也需要勇往直前的無畏。所謂的孤勇者,大致也是如此。



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孤勇者。無關年紀,情緒到了,歌,也就紅了。


流行的熱門歌曲,都會有一個共性,就是抓住人們的情緒。遠一點的,最早被稱為神曲的《小蘋果》,愉悅感讓它走紅廣場舞的世界。近一點的,就是《漠河舞廳》的冷煙火,用歌詞的故事打動了人們對愛情關係的嚮往。


於是,打扮精緻的阿姨們會聽著《小蘋果》魔性地舞動,有過故事的男人會在《漠河舞廳》的歌聲中抽煙發獃。



孤勇者,則是因為競爭的加劇。不管你是否承認,沒有拼和搏,我們似乎在當下的現實世界立足,所謂躺平,只是少數中的少數,躺平的資本,不是誰說有就有的。


央視新聞對《孤勇者》的評價是:「《孤勇者》唱出了普通人為生活拚命的樣子,撫慰著每一個苦苦支撐的平凡人。無論是建築工人、環衛工人、緝毒警察、消防隊員還是電競選手,以及千千萬萬默默在暗處發光發熱的人,都從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勇氣。」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以喊叫的方式歌唱,即便破音,也不妨礙自我陶醉的氣勢。


壓力越大,越要嘶吼,越是嘶吼,越是最大的本色。



人們好奇一首流行歌曲,為何莫名走進了兒歌的世界?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說,「我最喜歡《孤勇者》里的『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這讓我想起了戰鬥中的奧特曼,我也想像奧特曼一樣可以打敗怪獸。」


成為英雄,打敗怪獸!誰的童年沒有這樣的美好願望!對於求職者和創業者,對於每一個平凡人,所謂的孤勇者,就是為了碎銀幾兩,為了三餐有湯。



20歲的年輕人,徘徊在十字路口尋找人生目標;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偏居一方,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鹽地被逼成為油膩男;五十歲的年紀,漸漸失去奮鬥的動力,面對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沒有了孤勇者的豪情。


日子平淡過,但生活卻從未放過我們。工作上的績效壓力,人際交往相處的壓力,衣食住行的開銷壓力,婚姻和親子關係維護的壓力,學業的進步和排名壓力……



最可怕的是,當你失去了勇敢,最終只收穫了孤獨。或者是得到了所有該得到的,最終只收穫了孤獨。


不管怎麼說,孤獨才是靈魂的宿命!願你我都是孤勇者。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鋒所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