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青蛇》在香港上映。
彼時,青蛇終於不再是姐姐白蛇的附屬品,成為了故事的主角。
張曼玉的青蛇媚惑眾生,不受世俗既定規則的束縛,肆意遊走人間。
她情竇未開,不知世間情為何物,也不解姐姐對於許仙的執著,只願彼此相伴洒脫此生。
28年後的今天,一部同樣以青蛇為主角的國產動畫橫空出世。
《白蛇2:青蛇劫起》
《白蛇2:青蛇劫起》做出了更加大膽的創新。
它把一個屬於古代的傳說,放入了修羅城這個糅雜了現代都市、古代城鎮、末世廢土、蒸汽朋克等元素的魔幻世界。
這裡不僅有人和妖,還有羅剎、牛頭馬面等魔物。
各方勢力齊聚一堂,為了生存彼此爭鬥。
幫派鬥爭之外,修羅城是個活物。
不但建築物會隨機倒塌又升起,倖存者還要擔心風火水土劫的不時侵襲,以及伴隨劫而來的幽靈怪物。被它們咬上一口,就會變成同形的傀儡。
除了世界觀的創新,人物形象也有了極大的改變。
小青不再衣袂飄飄,而被英姿颯爽的戰鬥服所取代,一身薄肌。
她騎著摩托車在修羅城內飛馳,扛著熱武器在危險中穿梭,快意恩仇。
白蛇被法海收服,鎮在雷峰塔下。小青也被貶入此地,失去一身法力。
她需要在這修羅城中活下去,直至逃脫之日的到來,再去外界尋找姐姐。
逃出修羅城的辦法只有兩條。
一是放下心中的執念,隨信物共同沉入無池。
修羅城聚集著不甘心落入輪迴的人妖魔,凝聚的是求而不得的怨氣。而無池,無我無他,能讓人忘卻一切,自然也就沒有了煩惱。
如果還想要保留此世的記憶,則只能選擇第二條方法。
他們需要先通過黑風洞的考驗,再藉由生長出的如果橋,從蛇尾跳至蛇頭,方可擺脫修羅城的束縛。
為了和修羅城區別開來,《白蛇2》別出心裁地採用了水墨畫來表現幻境黑風洞。
黑風洞的洞主,則致敬了《千與千尋》里的鍋爐爺爺,塑造了一個性轉版蜘蛛妖。
除去上述的畫面與設定的創新,角色的內核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詮釋。
當然,姐妹情深還是一如既往。
她們合力掀起滔天巨浪,水漫金山寺;在修羅城的小青也不時想起當初共同修鍊時的嬉笑打鬧;還有她們為拯救彼此,一遍遍找尋亦或拼力改命,在背後做出的諸多努力。
但作為一部青蛇獨挑大樑的故事,小青的角色塑造卻稍顯薄弱無力,使這個畫面滿分的電影在劇情方面泄了氣。
與《青蛇》相似的是,《白蛇2》的小青也不理解,為何明明許仙弱小又逃避,而姐姐卻一心牽掛。情,究竟為何物?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影片為新版小青安排了兩個男性角色——神秘蒙面男和羅剎幫派主司馬官人。
前者善良但力弱,缺乏自保能力還想幫助別人,容易成為旅途中的累贅。
後者力強且統領著龐大的幫派,是活下去的不二之選。
小青本選擇投奔司馬官人,但在大難臨頭救蒙面男時,卻被他切斷了後路,差點命喪幽靈之口。自此她女權思想初醒,感悟無論力量強弱,都不該依靠男人。
這個幡然醒悟的情節,在設定之初,茄叔推斷出品方是瞄準了當下熱門的女性題材,想追一波熱度,順便討好女性觀眾。
但偏偏,此橋段成為了全片最受詬病的地方。
《青蛇》中的小青之所以成為經典熒幕形象,在於這個角色夠純粹,夠洒脫。
舊版的小青強大又獨立,真正在乎的人只有姐姐。
男人對她來說不過是解悶時的樂子,是千百年無聊生活中的小插曲。她不需要經過男人拋棄才能覺悟,而是能把男人玩弄於股掌,讓人又愛又恨。
反觀新版小青,外表酷颯大女主,嘴裡強調女權宣言,內里卻還是在等待男性拯救的迷途羔羊。實在靠不住男人了,才想著依靠自己,格局小了不止一點。
乍一看主旨是姐妹情深,實則並沒有逃脫出男性凝視。不但沒成功迎合女性口味,也得罪了男性觀眾。
有時候覺得,小青的人物表現力還不如寶青坊主。寶青坊主好歹掌握自己著的命運,危機來臨時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應對。
她外表妖媚,但從不諂媚,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
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也會有人選擇依附於男性而活,沒有人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她們。
她們會為情所困,為情犧牲。比如小青的姐姐白蛇,比如投身無池的桃花妖。
但為什麼觀眾對於新版小青口誅筆伐呢?
因為她表裡不一,兩邊的好處都要佔,角色是前後矛盾的。
如果想要表達女性獨立,展現女性力量,那劇本還需要再打磨打磨。
畢竟,做人總不能又當又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