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敢生的省份,也開始「搶人」了

2025年03月18日00:00:26 動漫 1242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劉艷美

最敢生的省份,也開始「搶人」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803875

適逢春招季,新一輪「搶人」熱潮,一觸即發。

比如剛剛過去的周末,成都落地「蓉聘行動」計劃年度首場大型線下招聘,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數字文創等成都優勢賽道、特色產業招聘火熱;

不久前,在杭州春季首場大規模線下人才招聘會上,830家企業推出2.1萬個崗位,其中人工智慧崗位數量佔據十分之一……

3月16日,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更祭出「最強春招會」——

從級別看,該場招聘會為人社部舉辦的「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活動」啟動儀式,省、部主要領導出席,規格前所未有;從規模看,超千家用人單位提供超5萬個崗位,吸引境內外近2000所高校、近12萬名求職者報名,崗位、人才雙「爆單」。

不少人發現,此輪以春招為「戰場」的人才競爭,暗合了今年初deepseek帶動的新一輪科技產業升級趨勢。而其中,廣東人才「焦慮」顯得格外迫切、又有跡可循。

早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廣東即提出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將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到廣東就業創業,此次招聘會正是重要活動之一;全國「兩會」期間,廣州省委書記黃坤明還對外發出「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的邀請。

這一次,廣東為何這麼拼?

追逐「頂尖人才」

從數據上看,「敢生」的廣東擁有充實的人口「底盤」。

根據近期公布的最新數據,去年,廣東出生人口113萬人,相比前一年增加10萬人,佔全國比重從11.4%增長至11.8%,不僅連續7年蟬聯中國生育第一大省,還是全國唯一出生人口破百萬的省份。

不僅如此,外地人還在源源不斷湧入廣東。根據2021年發布的七人普數據,廣東自六人普以來10年間,外省流入人口達2962.21萬人,居於全國首位。儘管近兩年廣東人口凈流入放緩、甚至出現外流,但到去年,廣東省外凈流入人口仍保持增長,並推動實時在粵人口達到1.5億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廣東坐擁全國最大的人才「蓄水池」,即便近年來國內有關「人口紅利」優勢減弱的討論不斷發酵,似乎尚能「穩坐釣魚台」;但當產業轉型升級從規劃層面不斷落地,人才競爭不斷走向「高精尖」,製造業大省廣東也很難坐得住了。

最敢生的省份,也開始「搶人」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杭州無疑是那個「攪局者」。今年初,當爆火的deepseek帶動「杭州ai六小龍」集體出圈,「廣東三傑」為何沒在廣東創業成為熱議話題。二者的指向是一致的:引進和培育頂尖人才,是包括ai在內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升級的關鍵。

對於為何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廣東省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也提到: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產業版圖,能否建成具有21世紀時代特徵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決定了廣東能否在未來發展和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展開新一輪引才,「既是夯實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的長遠之計,更是經濟大省挑大樑的擔當之舉,事關全局、事關未來,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工作」。

比對「六小龍」,浙大系畢業生支撐起「半壁江山」;瞄準高學歷「頂尖人才」,也成為廣東此次大規模攬才的突出特點。

數據顯示,在招聘會現場5萬多個崗位中,面向博士、博士後的崗位就有近1萬個;而廣東人社廳統計,「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首期募集的超60萬個優質崗位中,半導體、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崗位佔比超七成。

如果說ai是杭州眼下最熱的產業標籤,機器人則是廣東的「代名詞」。前不久「出圈」的「機器人七劍客」,同樣亮相此次招聘會。有機器人製造企業相關負責人提到,機器人產業是知識密集型行業,對人才需求尤為迫切,因此其大部分崗位主要面向博士生,並將提供百萬元年薪。

「機器換人」下半場

對於廣東而言,再次校準攬才策略,還源於一場同樣迫在眉睫的產業變革。

去年10月,廣州人社局公開「最缺工」30個職位排行,揭開廣東用工矛盾的一角:名單中,「其他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高居首位,電子材料工程技術人員、機械製造工程技術人員也名列其中。

最敢生的省份,也開始「搶人」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這意味著勞動力市場結構出現了技能與學歷結構的不匹配,「基礎技能性崗位缺人,高學歷人才在部分領域競爭激烈,最終形成供求錯位,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企業『招工難』並存」。

「用工荒」一直都是廣東製造的難題,它推動大量外地人流向廣東,進入製造業、充當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上個月,廣東迎來春節後人口遷入高峰,流動人口數量達1600萬人;而廣東省人社廳相關人員提到的數據是,節前外省農民工返鄉人數高達1940萬,約佔外省農民工總量的80%。

對於廣東來說,ai遠不止是帶來新就業的新興產業,它還可能顛覆整個製造業的用工結構,乃至人口結構。

2020年,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莫榮研究團隊曾研究發現,由於我國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人工智慧率先替代缺工崗位,因此短期內對我國就業影響總體有限;然而,由於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

另一組來自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7年十年間,接受調查的企業中,機器人替代了所在企業9.4%的初中及以下員工,同時大學及以上的員工數量卻增長了3.6%。

目前的一種共識是,「機器換人」並不會簡單地減少就業,而是將「置換」出更多高技能就業需求。由於工業機器人屬於新興領域,專業化及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目前勞動力市場上具有工業機器人設計編程、安裝調試、維修維護等相關經驗和技能的專業技術工人,依舊匱乏。某種程度上,高技能人才的缺口,成為機器人消費市場的瓶頸。

而從產業角度來說,廣東機器人產業無疑蘊藏著巨大機遇。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4萬台,同比增長31.2%,佔全國40%以上,廣東機器人產業不僅規模、企業數量均居中國首位,還在各環節培育引進了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對於廣東來說,大力引進高端人才,不僅關乎人口結構轉型,還將影響到新興產業發展。這也是作為站在產業一線的經濟大省,必須及早解決的用工難點和痛點。

聚焦「投資於人」

當然,「搶人」關鍵還在於「人」。近年來城市數輪「搶人」的結果說明,大力「搶人」只是過程,最終的關鍵在於如何「留人」。

當分析杭州「六小龍」的成功經驗時,寧波市委組織部盧文華曾撰文指出,杭州能夠有效推動人才變數轉化為科創增量,「首在優化創業環境」。民間的「雙創」活力並非簡單地靠外力硬撬,關鍵是「不禁其性,不塞其源」,因勢利導予以制度供給。

廣東也在探索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為高層次人才「鬆綁」。

最敢生的省份,也開始「搶人」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7760970

比如,所謂「不看帽子看個頭」,對於高層次人才,「首次參加職稱評審可以不受本人資歷和任職年限限制」。此外,受聘至事業單位時,現有崗位難以滿足需求的,還能按規定申請設置特設崗位,「不受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

更難得的是,不少機構還謀求營造一種對於創新寬鬆、容錯的環境。比如,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推出「天才新星項目」,將用80萬至100萬元的年薪招募青年科技人才,給其三年的自由發展空間,孵化落地優質的科研項目。

而無論是廣東,還是杭州和成都,此輪「搶人」,均將人進一步置於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以最大程度釋放人才的創造力,發揮對於產業升級的帶動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莫榮提到,投資於人,重點是要提高人才技能,從而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而反過來,通過增加新的崗位、創造新的就業增長點,也將帶動整體就業質量提升。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研究員樊傑在接受城市進化論專訪時指出,過去,人們常說「人隨產業走」,未來則可能是「產業隨人才走」。現代產業發展由科技創新驅動,而科技創新的核心在於人才。因此,人才培育以及打造具有人才吸引力的城市,已成為各城市乃至各國的共識。

長遠來看,「投資於人」將是布局未來競爭的戰略遠見。


每日經濟新聞

動漫分類資訊推薦

多處降雨量超60毫米,一處下立交積水13厘米,響應行動十多年來最早啟動 - 天天要聞

多處降雨量超60毫米,一處下立交積水13厘米,響應行動十多年來最早啟動

「土颱風」威力真不小。來自上海防汛的實時監測信息顯示,昨天下午至今天7時50分,上海多處雨量超過了60毫米,一處下立交積水達到了13厘米。為應對這次「土颱風」,上海市防汛指揮部於昨天17時30分啟動了全市防汛防颱IV級響應行動。新民晚報記者統計發現,這是自2014年以來,上海最早啟動的一次全市防汛防颱響應行動——此...
一件小事 | 一塊手錶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 天天要聞

一件小事 | 一塊手錶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特別感謝銀川警察真沒想到這塊在沙漠中丟失的手錶還能從千里之外回到我的手中我希望再次到寧夏旅遊當面向鄒鑫君警官表示感謝。」韋女士激動地說道3月19日,家住廣西南寧的韋女士和朋友跨越2200多公里來到寧夏,從寧夏進入內蒙古,開啟期待已久的騰格里沙漠之旅,不料將陪伴了自己8年的手錶丟失在了沙海中。發現手錶丟失後...
「吃雞」5.9新轉盤「黑洞邊緣」買家秀:宇宙戰甲、7級信仰之槍! - 天天要聞

「吃雞」5.9新轉盤「黑洞邊緣」買家秀:宇宙戰甲、7級信仰之槍!

歡迎諸位小夥伴們來到天哥開講的《和平精英》「精英小課堂」~在老玩家的遊戲認知里,光子公布的精修海報屬於「賣家秀」,遊戲內的建模則是「買家秀」,兩者之間的差距相當明顯,玩家們的主要參考都是以後者為準。接下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下5.9新轉盤「黑洞邊緣」的買家秀,方便大家參考吧~3套宇宙戰甲,有一種「回到過去」的...
最牛深二代誕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 天天要聞

最牛深二代誕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這幾天,深圳人好激動,因為有一個土生土長的深二代爆火了! 2025年5月6日,謝菲爾德克魯斯堡劇院。 中國選手趙心童在世界斯諾克錦標賽決賽中,捧起了象徵著斯諾克最高榮譽的獎盃。 ....
專欄 | 從天崩開局到完成逆襲,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專欄 | 從天崩開局到完成逆襲,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從世界排名第40位到如今穩居第5,短短一年間,德雷珀在網球賽場的強勢崛起令人驚嘆,接連斬獲大師賽一冠一亞更是實力的明證。看了德雷珀來到羅馬大師賽後的一番訪談,感嘆他的成功真的是再一次證明了,網球是一項多麼mental的遊戲。說德雷珀大獲成功並不為過:去年此時他還排在世界第40位;今年以第18位的排名開啟賽季;4個...
飛天、九色鹿在數字世界煥發新生,大模型讓敦煌文化中的經典IP形象「活」了 - 天天要聞

飛天、九色鹿在數字世界煥發新生,大模型讓敦煌文化中的經典IP形象「活」了

敦煌的星辰在壁畫上流轉了二十個世紀,而今正折射出數字文明的光輝。新民晚報記者從模速空間「北斗七星」之一的商湯科技獲悉,其與敦煌當代美術館達成戰略合作,基於商湯科技最新日日新大模型體系,雙方將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文化旅遊領域的深入應用,創新內容運營模式,拓展新興領域的合作空間與經驗共享。在敦煌當代美...
南都電商觀察|柴懟懟回應賣染色玉鐲;易小星怒斥動漫直播間 - 天天要聞

南都電商觀察|柴懟懟回應賣染色玉鐲;易小星怒斥動漫直播間

主播&達人1、柴懟懟回應賣染色玉鐲近日,網紅「柴懟懟」與胖東來之間的爭議引發關注。有網友稱曾在柴懟懟店鋪購買過玉鐲,但經鑒定系染色。對此,柴懟懟回應稱,自己賣出過大批玉器,目前僅此一起投訴。他表示,顧客的鑒定機構存在資質問題,目前他們已經找了國外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染色鑒定,預計這幾天會出結果。平...
擬招2577人!今起報名 - 天天要聞

擬招2577人!今起報名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5年度補充錄用公務員報名即將開始,報考者可於5月8日8:00至5月10日18:00期間登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http://bm.scs.gov.cn/kl2025)進行網上報名,面試將於5月中下旬進行。本次補充錄用共有27個部門參加,計劃招錄2577人,其中1900餘個計劃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