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黑又紅的Manus,還要闖三道關

2025年03月08日10:40:25 動漫 2134

文 | 定焦one,作者 | 王璐,編輯 | 魏佳

「ai一天,人間一年」。

3月6日凌晨,manus亮相,瞬間點燃了整個科技圈。它被稱為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人工智慧代理)產品,由國內一家創業團隊——monica.im打造。但這場技術狂歡,迅速陷入爭議旋渦。發布僅兩天,manus的口碑經歷了數次劇烈反轉。

manus官方將自己定義為一款連接思維與行動的通用人工智慧代理,特點是擅長處理各種任務,不僅能思考(聽懂複雜指令進行推理),還能交付成果(順滑對接完成該任務的各個環節,將最終結果給到用戶)。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讓manus篩選簡歷,用戶只需將存有多份簡歷的壓縮包直接發給manus,剩下的任務就全部交由它完成。manus會自動解壓縮文件,瀏覽找出重要信息,給出候選人評估結果,還可以將候選人姓名和重要信息做成表格,方便用戶查閱。

在此過程中,用戶不僅可以關閉電腦,還能隨時添加其他任務。

有了manus,普通hr的日常工作似乎變得「多餘」。這也讓許多人驚呼,取代打工人的「ai牛馬」真的來了。

不過,manus屬於「黑紅」體質。

發布之初,它被冠以「炸裂」、「拳打chatgpt」、「比肩deepseek」、「震撼矽谷」等名頭,風光無限。不久後質疑聲接踵而至,有人認為它過度營銷,技術沒有太大突破實為「套殼」,噱頭遠大於實際能力。

緊接著,其內測邀請碼被炒到10萬元天價的消息傳出;它在x平台上的官方賬號被凍結,顯示原因為「違反平台規則」。隨後,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公開回應稱,賬號被凍結可能與第三方提及加密貨幣詐騙有關,該領域與manus的運營完全無關。

這一系列事件,更加深了外界對manus的疑慮。這款備受矚目的產品,究竟是真正的技術革新,還是營銷噱頭?未來又能火多久?

爭議中的manus,真有實力還是套殼工具?

manus爆火兩天,外界對它的評價極為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覺得manus讓ai agent又上了一個台階,馬上就要搶走打工人的飯碗,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它只是個套殼工具。

來看它「封神」的點。

相比市面上已經出現ai agent(比如豆包、文小言都內置了很多智能體),manus的優點之一在於,處理複雜任務時具備自主性、連續性。

比如用戶只需給出一段比較詳細的提示詞,manus便能自主解讀、拆解並給出結果,還能進行自我檢查,省去了一步步的對話引導步驟。

由於manus是基於雲端非同步運行,用戶下達完指令後關閉頁面都不會影響manus處理指令,任務完成後還會自動通知用戶結果。

manus的另一大亮點,是號稱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通用」二字,指它能夠處理各種各樣的任務,不限任何領域,比如支持篩選簡歷、房產調研、股票分析等多場景。

又黑又紅的Manus,還要闖三道關 - 天天要聞

然而,對於這兩大亮點,也存在著不少質疑的聲音。

首先,由於manus處於內測階段,採用邀請碼制度,大多數用戶尚未真正使用過該產品,目前對其「驚艷」的評價大多源自官方發布的演示視頻。鑒於過往許多ai產品都存在「樣片水平大於實際實力」的情況,部分從業者認為manus的真實能力有待進一步考量。

其次,對於manus的「通用性」,部分從業者認為,存在套殼嫌疑。

有從業者評價,manus沒有自研底層大模型的能力,其模型能力主要來源於國外anthropic的claude。而且,很多場景和功能早已在其他agent中實現。比如,devin作為全球首個ai程序員,也是一個能獨立完成寫代碼任務(學習新技術、調試代碼到部署應用程序)的ai agent,在去年年底便面向公眾開放。

從這個角度來看,manus更像是給現有的各類ai應用加了個殼子,把deepresearch(openai推出)、computer use(anthropic推出)等應用匯總了起來。

ai軟體工程師覃相告訴「定焦one」,manus是基於現有大語言模型的調用,並未涉及底層技術突破。比如在進行股票分析時,manus通過調用雅虎金融api獲取數據,再藉助編程語言生成可視化圖表,依賴的都是現有的技術和工具。

參加了manus閉門分享會的ai博主自動華也對「定焦one」表示,製作團隊分享了manus作為ai員工主要做的三件事:配電腦(賦予ai訪問瀏覽器和工具的能力)、配許可權(接入私有api和權威數據源)、給培訓(用戶可以通過反饋實時調整ai行為)。

可見,manus本質上是將各種工具進行拼接,其能完成跨應用這類複雜任務,依賴的是claude模型,以及接入的各類智能體工具。

至於「套殼」「拼接」是否算作創新,業界觀點不一。支持者認為,這種整合方式能夠快速實現多種功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反對者則認為,這種模式只是基於現有技術進行簡單組合。

但從業者基本都認同,從技術維度上看,manus還遠稱不上是下一個deepseek。

如何正確看待manus?

比起技術,manus走紅的關鍵在於用戶體驗。

減少了操作步驟,執行過程中不用反覆和ai對話,還可以關閉界面,這都是過往ai agent產品所不具備的。

自動華認為,ai agent的意義在於幫助普通人提效,manus重新定義了ai應用的價值指標,由重視dau(用戶留存)變到ahpu(agentic hours per user,用戶使用ai完成任務所耗費的時間)。

「正是這樣的benchmark(可簡單理解為評估指標),決定了產品優化路線,讓manus和市面上其他ai agent產品有了區別。」自動華表示。

他解釋,傳統互聯網產品都是「注意力經濟」,希望佔據用戶更多的使用時間,最終通過廣告變現,所以將五花八門的垂類agent放到了產品中。

manus的定位是通用型ai agent,在執行同量任務情況時,試圖讓用戶花的時間越短越好,所以它做了一個大整合,希望用越快的操作方式、越少的操作步驟為用戶提效。

這與團隊的過往背景有關。manus背後的團隊在2023年開發了ai瀏覽器插件助手monica,他們發現瀏覽器作為單用戶場景存在人機控制權衝突,ai頻繁打斷用戶體驗的痛點,由此得出「ai應擁有獨立雲端瀏覽器」。

自動華覺得,正是由此他們提出了「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主張減少對ai的結構化限制,依賴模型自主進化能力,而非人工預設流程,才讓manus區別於傳統 ai agent。

這也是大部分用戶對manus感到興奮的點。覃相將manus比作「數字代理人」,能自動拆解複雜指令、替用戶完成多個任務,而且執行速度快,在任務執行和用戶體驗上超越了豆包和百度的ai agent。

覃相還進一步分析manus核心優勢背後的技術原理:多代理架構、強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manus具備多代理架構與任務分解能力,它採用了多智能體系統架構,能夠將複雜任務分解為多個子任務,並通過不同的智能體協同完成。這種架構使其能夠高效處理長尾任務。

其次,它具備自主學習與記憶功能,能夠記住用戶的偏好,並在後續任務中主動調整策略。這種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不斷優化任務執行邏輯,逐漸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服務。

不過,在速度提升時,準確率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要素。

manus官方指出其具有低錯誤率,在gaia(一個專為通用人工智慧助手設計的基準數據集,主要用來評估 ai的基本能力)中,面對基礎(整理文件、數據分析)、中等(調用api、寫代碼)、複雜(邏輯推理、多模態處理)三個級別的任務測試,其分數都超過了openai的deepresearch,但低於人類平均正確率92%,仍不如人腦聰明。

正如前文所說,由於產品還未大範圍鋪開,從業者對其實際效果持懷疑態度。很多博主在測評中發現,manus在處理中等複雜的任務時,出現了長耗時問題;在訪問需要登錄的網站或處理付費牆內容時,也會出現卡頓,還是需要用戶手動接管。

manus的下一步,成本、技術、市場競爭

manus的爭議不小,但被捧得很高。很多人擔心,manus正式上線後,如果實力與預期不符,很有可能消耗掉deepseek為國內ai積攢下來的正向價值。

自動華告訴「定焦one」,在manus的閉門分享會上,官方也提到了將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未來的產品戰略會朝著優化成本和提升運行速度努力,同時他們也在尋找一個與成本相平衡的商業化定價模式,所以距離公開上線還會有一段時間。

這些挑戰中,成本問題尤為突出。

「manus單任務運行成本約2美元,雖然僅為競品deepresearch的1/10,但相比於豆包的單次任務調用回答,卻昂貴了非常多倍。」自動華表示,在他看來,manus調用的算力和生成結果的質量與競品存在差異,但在目前國內大模型產品普遍免費的背景下,這種ai一次性完成高質量結果對應的付費模式,還有待探索。

目前,大多數普通用戶為ai產品付費的意願較低,儘管是功能強大的ai軟體工程師devin,高昂的月費(500美元)導致使用它的人很少。

這也是manus需要邀請碼才能使用的重要原因。從業者認為,官方之所以不全面放開使用許可權,一方面可能是「飢餓營銷」,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商業價值和成本的平衡。

又黑又紅的Manus,還要闖三道關 - 天天要聞

用戶多了很有可能導致算力跟不上。「manus的底層是依靠大模型能力,算力緊張可通過加顯卡解決,但很多公司支付不起背後高額的成本,特別是monica還是一家創業公司。」自動華表示,kimi在剛推出市場時也遭遇過類似問題,也沒有輕易選擇加顯卡。

其次,當前ai agent還做不到像人類一樣聰明,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有限,manus也同樣面臨著這一問題。

比如,最容易出現的情況是對用戶問題理解不清晰,同一個問題反覆問ai agent好幾遍,生成的答案還是無法達到與人類認知相匹配的標準。

因為ai agent在執行任務時的思考方式是,復現成熟的任務流程或通過訓練數據對問題進行簡單拆分,歸根究底,還是依賴於大模型的基礎能力。manus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出強技術突破。有使用者指出,manus對複雜問題的拆解能力仍處於較低水平。

以及manus即將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不小。

覃相認為,豆包和百度的ai agent也有各自的市場定位和技術優勢,未來它們可能會通過技術升級或差異化競爭,縮小與manus的差距,而且這兩家公司的資金實力更強。

對於manus的火爆,很多人持觀望態度。不止一位投資人對「定焦one」表示,雖然他們很看好今年ai agent的發展,但由於之前有類似ai程序員devin的出現,manus並沒有太驚艷到他們,核心技術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性提升。

此刻,相比deepseek護城河較低的manus,已經有不少開源復刻版項目出現,留給manus的時間不多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動漫分類資訊推薦

多處降雨量超60毫米,一處下立交積水13厘米,響應行動十多年來最早啟動 - 天天要聞

多處降雨量超60毫米,一處下立交積水13厘米,響應行動十多年來最早啟動

「土颱風」威力真不小。來自上海防汛的實時監測信息顯示,昨天下午至今天7時50分,上海多處雨量超過了60毫米,一處下立交積水達到了13厘米。為應對這次「土颱風」,上海市防汛指揮部於昨天17時30分啟動了全市防汛防颱IV級響應行動。新民晚報記者統計發現,這是自2014年以來,上海最早啟動的一次全市防汛防颱響應行動——此...
一件小事 | 一塊手錶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 天天要聞

一件小事 | 一塊手錶的2200公里奇幻之旅~

「特別感謝銀川警察真沒想到這塊在沙漠中丟失的手錶還能從千里之外回到我的手中我希望再次到寧夏旅遊當面向鄒鑫君警官表示感謝。」韋女士激動地說道3月19日,家住廣西南寧的韋女士和朋友跨越2200多公里來到寧夏,從寧夏進入內蒙古,開啟期待已久的騰格里沙漠之旅,不料將陪伴了自己8年的手錶丟失在了沙海中。發現手錶丟失後...
「吃雞」5.9新轉盤「黑洞邊緣」買家秀:宇宙戰甲、7級信仰之槍! - 天天要聞

「吃雞」5.9新轉盤「黑洞邊緣」買家秀:宇宙戰甲、7級信仰之槍!

歡迎諸位小夥伴們來到天哥開講的《和平精英》「精英小課堂」~在老玩家的遊戲認知里,光子公布的精修海報屬於「賣家秀」,遊戲內的建模則是「買家秀」,兩者之間的差距相當明顯,玩家們的主要參考都是以後者為準。接下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下5.9新轉盤「黑洞邊緣」的買家秀,方便大家參考吧~3套宇宙戰甲,有一種「回到過去」的...
最牛深二代誕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 天天要聞

最牛深二代誕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這幾天,深圳人好激動,因為有一個土生土長的深二代爆火了! 2025年5月6日,謝菲爾德克魯斯堡劇院。 中國選手趙心童在世界斯諾克錦標賽決賽中,捧起了象徵著斯諾克最高榮譽的獎盃。 ....
專欄 | 從天崩開局到完成逆襲,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專欄 | 從天崩開局到完成逆襲,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從世界排名第40位到如今穩居第5,短短一年間,德雷珀在網球賽場的強勢崛起令人驚嘆,接連斬獲大師賽一冠一亞更是實力的明證。看了德雷珀來到羅馬大師賽後的一番訪談,感嘆他的成功真的是再一次證明了,網球是一項多麼mental的遊戲。說德雷珀大獲成功並不為過:去年此時他還排在世界第40位;今年以第18位的排名開啟賽季;4個...
飛天、九色鹿在數字世界煥發新生,大模型讓敦煌文化中的經典IP形象「活」了 - 天天要聞

飛天、九色鹿在數字世界煥發新生,大模型讓敦煌文化中的經典IP形象「活」了

敦煌的星辰在壁畫上流轉了二十個世紀,而今正折射出數字文明的光輝。新民晚報記者從模速空間「北斗七星」之一的商湯科技獲悉,其與敦煌當代美術館達成戰略合作,基於商湯科技最新日日新大模型體系,雙方將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文化旅遊領域的深入應用,創新內容運營模式,拓展新興領域的合作空間與經驗共享。在敦煌當代美...
南都電商觀察|柴懟懟回應賣染色玉鐲;易小星怒斥動漫直播間 - 天天要聞

南都電商觀察|柴懟懟回應賣染色玉鐲;易小星怒斥動漫直播間

主播&達人1、柴懟懟回應賣染色玉鐲近日,網紅「柴懟懟」與胖東來之間的爭議引發關注。有網友稱曾在柴懟懟店鋪購買過玉鐲,但經鑒定系染色。對此,柴懟懟回應稱,自己賣出過大批玉器,目前僅此一起投訴。他表示,顧客的鑒定機構存在資質問題,目前他們已經找了國外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染色鑒定,預計這幾天會出結果。平...
擬招2577人!今起報名 - 天天要聞

擬招2577人!今起報名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5年度補充錄用公務員報名即將開始,報考者可於5月8日8:00至5月10日18:00期間登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http://bm.scs.gov.cn/kl2025)進行網上報名,面試將於5月中下旬進行。本次補充錄用共有27個部門參加,計劃招錄2577人,其中1900餘個計劃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