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2023年09月01日22:33:02 動漫 1522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請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審美趣味是人們考量一部影片藝術性的重要標準。讓-弗朗索瓦·波略特與弗蘭克·布里森的動畫電影《冰雪大作戰》(Snowtime)改編自三十年前家喻戶曉的電影《阻止戰爭的狗》(1984),電影老幼咸宜,寓教於樂,在引發觀眾心理和情感上共鳴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審美趣味。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一、動畫電影與審美趣味

考量動畫電影中的審美趣味,是具有實踐意義的研究。電影必須充分考慮到主客體互動的藝術,而審美趣味就關係著觀眾在接受電影時作為審美主體感受的方向、內容以及最終得到的審美愉悅程度,動畫電影也不例外。而且動畫電影由於創作上的高度自由性,其對審美趣味的把握也更加天馬行空。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最先對審美趣味進行較為全面研究的是休謨。休謨將審美趣味與人類的情感進行聯繫,指出審美趣味是人作為審美主體的能力,它是可以被分析與培養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標準。休謨認為:「只有卓越的智力加上敏銳的感受,由於訓練而得到改進。通過比較而進一步完善,最後還消除了一切偏見,才是趣味的真實標準。」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具備上述條件,加之不同觀眾在主觀上的心理結構,以及內部官能都是有所區別的,客觀上的時代、地理環境差異,宗教文化等的差異亦然,這些都會導致觀眾在審美趣味上的不同。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以《冰雪大作戰》為例,肆無忌憚打雪仗對於從未見過冰雪的幼童而言,是新鮮的,甚至是夢寐以求的,尤其是被誇張為「戰爭」的雪仗,而對於另一部分孩子而言,則有可能已經司空見慣。而優秀的動畫電影便會考慮到這一點,不僅能夠將具體題材處理得別緻新穎,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心理,同時還能使電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這一點同樣是動畫電影審美趣味的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動畫電影中塑造的兒童世界(或動物世界、異域世界等)其實是對現代成人世界的一種映襯,代表了主創對現實不完美的質疑態度。例如在《冰雪大作戰》中,成人的角色是缺席的,兒童們不僅是「戰爭」的主人公,似乎也成為小鎮的主人。主人公們都是善良、純真的,沒有受到成人世界的誘惑與異化,皚皚白雪覆蓋的小鎮寧靜清新,代表了一種成人對於童真童趣的寄託,也是曾經在幼時結下深厚友誼的成人一次靈魂的「還鄉」。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二、情節的遊戲化策略

根據蘇珊·朗格的觀點,電影藝術本身就被視為是精緻的幻覺藝術的一種,觀眾投入在對一部電影的欣賞時,就相當於進入一次遊戲活動之中。而動畫電影更是能夠給觀眾製造出一種有別於現實生活體驗的幻覺,使得情節的假定性更為明顯,從而滿足觀眾的某種心理、願望或慾望。在《冰雪大作戰》中,電影藝術的遊戲性體現在,電影製造了一個讓觀眾饒有興味的框架,即在一次寒假中,小鎮上的孩子們分為兩派,開始了一場關於一個冰雪堡壘的「戰爭」。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而在這個框架內,主創則儘可能地添補了讓觀眾覺得逗樂、有趣的內容。一個原本只是在成人觀眾眼中「小打小鬧」式的、無傷大雅的遊戲,被以一種鄭重其事、濃墨重彩的方式表現出來,並讓無論是成人觀眾抑或兒童觀眾,熟悉冰雪的北方觀眾抑或對冰雪感到陌生的南方觀眾,都對這場雪仗戰爭充滿了興趣。一言以蔽之,電影以打雪仗這一遊戲為情節主幹,來實現了情節的遊戲化。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在《冰雪大作戰》中,因為嚴寒,學校給學生們放了兩個星期的假。而除了在家享用熱巧克力以外,與冰雪嬉戲幾乎就成為閑來無事的小學生們唯一的消遣。觀眾可以看到四次雪仗。第一次雪仗出現在電影一開始,而後三次雪仗則是電影情節的主體。在第一場雪仗中,這個加拿大小鎮被冰雪封蓋,人們的臉上都因為低溫而被凍得通紅的氣候特徵以及打雪仗這種得到兒童普遍喜愛的遊戲就被介紹了出來。同時,一些伏筆也已經隱藏在了這次草草收場的雪仗中。傑克等十一歲的主人公在面對一年級的小學生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而這大批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小學生卻在最後的「決戰」中成為傑克的戰友。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在盧克因為自己神乎其技的軍號被傑克等人擁戴為「將軍」以後,為了使這個將軍名副其實,一場「戰爭」被組織了起來,幾乎所有的朋友都選擇了盧克一方,而剛剛搬來小鎮的姐妹倆蘇菲和露露,以及一直被視為「怪咖」的四眼和狗「樂樂」的主人麻稈兒則成為盧克他們的「敵人」,而年齡較大,更為穩重能幹的蘇菲則成為這一方的領袖。雖然人數相差較多,但是蘇菲這一邊有著工程、科技方面的小天才四眼,因此戰爭被安排為,四眼設計並和大家一起建造一個冰雪堡壘,而盧克一方的任務則是攻下這個堡壘。以堡壘為目標,盧克方展開了三次攻擊,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所造成的後果也一次比一次嚴重,電影的敘事也在這三次攻擊中逐漸被推入高潮。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正如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所指出的,趣味的生成要素包括審美主體內發的情感,以及外部的環境,二者進行交媾,審美趣味才能由此誕生。對於觀眾來說,在兒童年代與同伴進行具有競爭性的遊戲,並且極為看重遊戲的結果,能夠為了勝利而感到自豪、興奮,為失敗而沮喪、痛苦,這是符合絕大多數觀眾的情感體驗的。而在電影中雙方的參與者中,每一個人物都有其可愛的一面,都能獲得觀眾在勝負預期時的主觀傾向。因此,觀眾在這三次攻守遊戲中獲得了強烈的審美快感。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首先,電影精心設計了三次遊戲,給觀眾全面地展現了小孩子在打雪仗中的各種鬥智斗勇,讓觀眾感覺到遊戲本身的妙趣橫生。第一次攻擊,盧克一方準備了「雲梯」和大量雪球,結果卻因為四眼建築的堡壘極為堅固,並且安裝了不少先進設置而敗下陣來。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第二次攻擊,盧克一方則有備而來,大獲全勝,而蘇菲則因為厭倦了雪仗而不願意參與其中,結果守方群龍無首,只好把堡壘拱手相讓,蘇菲方原本飄揚的旗幟———一條牛仔褲被降了下來,換成了盧克方的旗幟———一條散發著臭氣的秋褲。蘇菲也因此而遭受了妹妹露露的指責。於是,當晚蘇菲潛入堡壘,以「零傷亡」的代價兵不血刃地又把堡壘奪了回來。如果說這兩次攻防分別代表了斗「力」和斗「智」,第三次則是盧克一方在發現力和智都有所不逮的情況下,改變策略,用了「人海戰術」,招募了全鎮的一年級小學生,並在有四眼機械圖紙,製造了「工程車」的情況下,將堡壘砸毀。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其次,在三次攻守之中,電影加入了大量極富意味的細節。如四眼為堡壘安裝了監視器,運送雪球的軌道,能夠迅速製造雪球的機器,以及逃生的密道。每一樣都有厚厚的圖紙。蘇菲一方還擁有看似專業的作戰暗語等,一次打雪仗被他們弄得煞有介事,令人忍俊不禁。相比之下,武器單純只有雪球,作戰方式單一,並且總是用揚聲器喊著號子通知「敵人」,並且不夠團結(雙胞胎總是一被雪球砸到就裝死)的盧克一方則自然不是對手。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又如,為了報復盧克一方製造會傷人的冰球,蘇菲一方便給雪球打入顏料,結果兩邊連人帶狗的衣服全部都被染花。此外,電影還設計了一些幽默的橋段。如傑克第一次站在逃生密道的門前,被坐著礦車衝出來的蘇菲撞了一次,誤以為再也不會有人衝出來,結果很快就又被自己的戰友雙胞胎撞了一次等。原本有可能顯得單調的孩童遊戲在電影主創的處理下一波三折,充分顯示了主創們的審美智慧。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三、主旨表達的美學要求

如前所述,遊戲化的情節滿足的是觀眾的娛樂需求;另一方面,一場孩子們之間的雪仗並不是電影想表達的全部,電影從《阻止戰爭的狗》中繼承下來的強調友誼、反對戰爭的主旨是嚴肅而深刻的。從美學要求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主旨,可以發現其有博馬舍「嚴肅戲劇」的意味。所謂嚴肅戲劇,即:「它是一種好的形式,它的興趣是活潑的,它對道德感含有一個直接而深遠的推動力量。」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在《冰雪大作戰》中,扣人心弦的打雪仗背後,是孩子們之間的善意和情誼。小鎮上男孩多而女孩少,盧克對剛剛搬來的蘇菲一見鍾情。盧克原本在孩子們中是一個不起眼的人,但在他吹軍號的才能被傑克在全班廣而告之之後,性情溫和的盧克就成為一個「孩子王」。孩子們原本並沒有打算在雪仗中拼個你死我活,他們一開始只是為了表達對盧克這個新頭領的擁護,由於人數的懸殊,雪仗原本就無疾而終了,原本並不好鬥的蘇菲正是為了不掃大家的興才站到了人少的一邊,以促成遊戲,而盧克也是因為喜歡蘇菲才願意去做這個「將軍」。

從電影中蘇菲不打雪仗而留在家裡鏟雪,照顧妹妹的情節來看,蘇菲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電影也以盧克和蘇菲在晚上的一個吻,暗示了他們之間的和解。除了蘇菲和盧克以外,電影中也多次表現出了孩子們不欲傷人的想法。如大塊頭做冰球的行為,馬上遭到了戰友們的一致反對,尼基假裝被陷阱夾住受傷喊救命時,所有的孩子都前去解救等。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電影擁有反戰這一更為深刻的內涵。盧克自幼失去父親,性格內向,如果不是突然表演了一次吹軍號,他是不會成為「將軍」的。但是這把軍號對盧克來說有著慘痛的回憶。他的父親就是一名犧牲了的軍人,在父親的葬禮上,他聽到了舒緩的軍號聲,父親留下來的軍號寄託著他對父親的懷念。父親的死也在盧克心中埋下了厭惡戰爭的種子。在這次冰雪大作戰中,雖然孩子們沒有傷亡,但是麻稈兒最喜歡的,視為家人的狗樂樂卻在最後因為投石車砸垮了堡壘而被活活壓死,成為孩子們釋放熱情的犧牲品。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麻稈兒為此而生盧克的氣,儘管盧克並不是那個積極推動雪仗的人。在這裡,樂樂代表了戰爭中被犧牲的無辜平民,作為一隻狗,它在雪仗中的參與度是最小的,而盧克則代表了被主戰方集體推卸責任的對象。在樂樂的葬禮上,盧克為樂樂吹起了憂傷的軍號,以表達自己對這次過火的遊戲的反思和對全體朋友的安慰,麻稈兒也對盧克表示了諒解。最後堡壘的攻破並沒有給勝利者帶來愉悅,而只帶來了成長的陣痛。但是在營造悲情氛圍之餘,孩子們又冰釋前嫌,團結起來將只剩下一半的堡壘拆除,兩周的寒假也到此圓滿結束。他們齊心協力地拆除堡壘,意味著他們意識到了相比起一次雪仗的勝利,團結友愛才是最重要的。這又可以視作一個喜劇的結局。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在《冰雪大作戰》中,悲劇和喜劇兩種戲劇形式給觀眾造成的快感被糅合在了一起,觀眾既不至於過分地為之憂傷,也不至於只是肆意消費快感。悲和喜不是一種簡單的依次安排或疊加的關係,而是相互依存,彼此轉化,最終形成一種新的,矛盾得到調和的結合體。觀眾的精神生活並不是因為雪仗本身的過程、結果,而是在對人物活動背後的意義的思考中得到豐富的。而這種「悲喜相生」的美學要求其實並非《冰雪大作戰》的獨特追求,它也體現在近年來的大量動畫電影中。

電影《冰雪大作戰》,影片中的審美趣味,非常耐人尋味 - 天天要聞

《冰雪大作戰》是一部亦莊亦諧的電影,其中講述的加拿大少年男女們打雪仗的故事,並非所有觀眾都有的體驗,但是電影依然能夠以淳樸、真摯的感情打動觀眾的心靈,這很大程度上就在於電影優秀的審美趣味。在一次成人看來並不重要,但是主人公們高度重視的雪仗的背後,是電影主創對於美好人性、理想生活的探索,以及對生命價值的充分尊重,這也是觀眾能在其中獲得宣洩與撫慰,感動與教化的重要原因。

動漫分類資訊推薦

《鎮魂街》「殺帝」貂靈芸進入群英殿始末 - 天天要聞

《鎮魂街》「殺帝」貂靈芸進入群英殿始末

項崑崙與貂靈芸首次見面是在現世。但是,等他趕到時,只有躺著地上的一具具冰冷嗯屍體和一個坐在角落的女人。他認為這是命運的安排,他們二人,將會在鎮魂街掀起腥風血雨。
粉絲們瘋狂,「真人蛇姬」登場《海賊王》,這個邂逅太勁爆了! - 天天要聞

粉絲們瘋狂,「真人蛇姬」登場《海賊王》,這個邂逅太勁爆了!

近日,女星林采緹在日本旅遊時與《海賊王》的主角魯夫合影,引發粉絲關注和讚美。林采緹久違和魯夫合體,讓許多《海賊王》的粉絲們激動不已。據了解,林采緹在日本旅遊期間與魯夫合影,她穿著簡單,但好身材仍然顯露。林采緹是《海賊王》的粉絲,並且曾經扮演過蛇姬這個角色。
阿爾戈號遠征事件始末9:照葫蘆畫瓢的危害性 - 天天要聞

阿爾戈號遠征事件始末9:照葫蘆畫瓢的危害性

十三、珀利阿斯之死伊阿宋取回金羊毛,完成了珀利阿斯交辦的任務。但珀利阿斯貪戀權勢,不願意履行諾言,將王位拱手相讓。他僅僅迫於形勢,釋放了老弱不堪、行將就木的埃宋。伊阿宋見到奄奄一息的父親,潸然淚下,哀嘆歲月的無情。
《陳情令》:對於魏無羨來說,師姐意味著什麼? - 天天要聞

《陳情令》:對於魏無羨來說,師姐意味著什麼?

《陳情令》里魏無羨被江楓眠帶回雲夢之後總算是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再也不用和惡狗搶食了,雲夢對他來說就是新生活的開始,而雲夢裡的人在那一刻開始也和他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奧特曼熱度火爆,DNF新聯動太喜感 - 天天要聞

奧特曼熱度火爆,DNF新聯動太喜感

奧特曼作為一部有著悠久歷史的日本特攝劇,一直以來都備受觀眾喜愛。其獨特的劇情、人物設定以及變身特效,使得奧特曼系列成為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最近,奧特曼的熱度再次火爆起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原因之一是其與DNF(地下城與勇士)的全新聯動活動。
侯府主母:古言先婚後愛,雙重生,破鏡重圓 - 天天要聞

侯府主母:古言先婚後愛,雙重生,破鏡重圓

侯府主母:古言先婚後愛雙重生破鏡重圓小說簡介:翁璟嫵十六歲時,父親救回了失憶的謝玦。謝玦樣貌俊美,氣度不凡,她第一便傾了心。父親疼她,不忍她嫁給不喜之人,便以恩要挾謝玦娶她。可畢竟是強求來的婚事,所以夫妻關係始終冷淡。而且成婚沒過多久永寧侯府來了人,說她的丈夫是失蹤許久的永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