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空同行任務「因為我已觸碰過天空」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豐富了馭空這個絕對的母系形象
第二,借故事又一次闡述了親子關係這個永遠要聊,但內涵總是一致的話題
第三,又一次展現了文案組的知識儲備,並進行了一定的概念輸出與價值傳遞。
第一部分,豐富了馭空這個絕對的母系形象。
版本開篇時,馭空給人一種「冷麵大領導」的感覺。
這種秉公無私、冷血無情的「設定」需要一些內容調和。
這裡引入了「母性」。
相較於卡芙卡這種「媽」,娜塔莎這種「大齡欲姐」,「轉圈圈女士」的那種「高齡」,馭空算是「獨一無二、實實在在」的【媽】。
通常,二次元遊戲中氪金角色是很忌諱有下一代,所以,馭空的女兒其實是養女。
而這部分是與親子關係相呼應的。
第二部分,闡述親子關係的矛盾。
馭空並不希望養女從事「高危職業」是天下父母的「通病」。
試想,有多少父母不希望兒女能本本分分、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完一生呢?
但總有人會說「我要追求嚮往的生活」——這究竟是不是個真命題,咱不好說。
父母認為子女需要的,與子女認為自己想要的,就是矛盾的根源。
這其實牽扯到教育的傳遞——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期將自己的過往與經驗傾囊相授,相信孩子會從父母的過往中得到核心經驗並內化,並非父母的想法就完全不對,而是要根據時代微調。
養女嚮往天空,自然是繼承了親媽的血性。
但戰爭時代與和平時代不同,馭空見多了生死,承接了囑託,於是,才會有對養女的苛刻。
倘若養女也親眼目睹生命的凋零和面對絕對強者的無力,想來也不見得會嚮往馳騁。
但故事不能這麼編,親子關係一定伴隨著矛盾——揭示——自省——和解,馭空同行任務「因為我已觸碰過天空」也是這麼個套路。
我認為故事中規中矩,豐富了角色形象、交代了過往歷史、強調了親子關係,完美達成預定目標——別忘了,《星穹鐵道》可沒有強調「暗黑、殘忍」的義務,如果年紀不大的玩家能因為故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那才是真·功德!
第三部分,是同行任務「因為我已觸碰過天空」出自美國科幻作家邁克·雷斯尼克的故事《因為我已觸碰過天空》。
其中的那句「和籠中的鳥兒一樣,我已觸碰過天空」,也挺對應馭空與養女的處境,她們都是各自世界的「籠中鳥」,前者是那殘忍的過往,後者是那被限制的人生軌跡。
但籠中鳥一旦觸及天空,必然也想著回歸——因為鳥兒本就屬於天空。
討巧的是,這位邁克·雷斯尼克十分熱衷於給予後輩無私的支持與關懷,很多受到其幫助的後生甚至自稱雷斯尼克的「寫作兒女」。
於是,這位邁克·雷斯尼克與馭空的形象是對應的,因為兩者都有對非血緣後輩的照顧與關懷。
由於邁克·雷斯尼克及其作品在大陸並不特別出名,由此,我們也能一窺文案的閱讀量和愛好。
我相信,這是任務之外更出彩的地方——請記得,有信、有望、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