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發文稱,「復陽」的人群,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只有「復陽」後,再次出現癥狀,且有加重趨勢,幾天都沒有緩解的患者,需要就醫處理。
吳尊友表示,所謂「復陽」,是指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達到臨床治療康復標準後,在隨訪觀察期間,明確沒有接觸到任何具有傳染性的病人情況下,且排除了污染和樣本錯誤等可能,又檢測出核酸陽性的現象。患者只有在第一次感染時做了病毒基因測序的基礎上,對於第二次陽性再次進行病毒基因測序,如果兩次測序的結果完全一致,則判定為「復陽」的可能性大,也存在發生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但比較小。
吳尊友說,產生「復陽」現象的機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幾種可能的解釋:
一是感染者的整體免疫力低下,無法完全徹底把體內病毒清除乾淨;
二是感染者的局部粘膜免疫有缺陷,「復陽」可能僅是未清除的局部粘膜中的病毒排出;
三是感染者使用抗病毒小分子化學葯太早,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反應尚未啟動,雖然藥物抑制了病毒複製,但藥物無法殺滅病毒(或無法清除病毒),真正清除病毒的還是要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
當患者在藥物治療後出現核酸陰性,停止使用藥物後,未清除的病毒量雖然小,但又逐漸複製、出現反彈。
吳尊友不建議大家過度關注自己是否會出現「復陽」,在明確自己感染新冠後,核酸或抗原檢測轉為陰性,如果不再有任何癥狀,不建議頻繁地做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即使是「復陽」的人群,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特殊處理。只有「復陽」後,再次出現癥狀,且有加重趨勢,幾天都沒有出現緩解跡象的患者,需要就醫處理。因為過早使用化學藥物在停葯後出現「復陽」,且又再次出現臨床癥狀的人群,需要注意休息和佩戴口罩,防止病毒傳播的可能。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陳曉慧
審核:一審|林坤源 二審|楊偉藝 三審|陳志偉
更多新聞
【玉兔迎福•福如泉涌】
過完小年迎兔年。
「年味」漸濃時,
你家的年貨淘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