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馮鞏回鄉祭祖,馮鞏神情肅穆全程低調,這才是衣錦還鄉的最好方式

清明節前夕,有網友曬出視頻,一位身穿黑色商務休閑服、頭戴cap帽的花甲老人站在河北河間詩經村的墓地前,神情肅穆,緩緩訴說著什麼。

雖然鏡頭未能正面捕捉到他的面容,但從身形、神態以及旁人的講述中,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位祭奠者正是馮鞏。

提起馮鞏,幾乎無人不曉。他是全國觀眾最熟悉的小品演員之一,從80年代起,幾乎每年春晚都能看到他那張充滿親和力的笑臉和那句「我想死你們了」。

儘管馮鞏已經多年沒有登上春晚的舞台,但每年春晚,都會有無數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喊話:「馮鞏老師,我們想死你了!」

但比起舞台上那個妙語連珠的相聲演員,現實生活中的馮鞏,卻是一個格外低調、重情重義的人。

他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是一位深得人心的文藝大家,更是一位始終未忘根本、心繫祖先的傳統中國人。

4月3日,一眾來自河北的網友分享了一段馮鞏回鄉祭祖的畫面,現場人頭攢動,不少村民過來觀看。根據視頻內容及多方印證,這次悼念地點是位於河北河間的詩經村。

值得一提的是,馮鞏此次並未主動公開相關畫面,與2021年那次相對公開的掃墓不同,這一次他十分低調。

視頻里,他站在墓碑前凝望良久,神情肅然,彷彿與冢中先人默默對話。而他身後那位穿深青色衣服、捲髮的女士或是他的姐姐。而那位站得更遠、滿頭白髮的長者則是其哥哥馮信。

除此之外,從畫面可見馮鞏一行的座駕為較為平價,作為中國文藝界的「副部級」人物,馮鞏本可動用更為高調的交通方式,但他沒有,但不得不說這也是「衣錦還鄉」的最好方式。

據悉,每年清明節,馮鞏一家人都會來此處祭拜,沒有落下過一次。有網友表示,這麼多鄉里鄉親特地過來看他,他理應先下車給父老鄉親打招呼,這樣才算是接地氣的相聲演員。而一次次坐著車揚塵而過,有些禮節缺失。

但也有網友覺得這是回鄉祭祖,又不是參加活動,沒必要打招呼,這也符合馮鞏低調的風格。

說起低調來,馮鞏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意外地曝光了自己的居住環境,一座看似普通的別墅,裝修樸素得甚至有些「過時」,院子里不是精緻的花園,而是一片菜地。

這一幕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一個在演藝圈打拚多年的老藝術家,按理說應該過著奢華的生活,可馮鞏的家卻與普通人的生活幾乎沒有區別。

他的傢具是紅棕色的木質老式風格,房間里堆滿了各種生活用品,衣架上還掛著灰色的老式西裝外套,彷彿回到了幾十年前的老屋子。

更讓人意外的是,馮鞏的家庭背景其實相當顯赫。他是「官四代」,祖上是名門之後,高知世家。這樣的出身,卻沒有讓他在生活中流露出一絲炫耀,反而選擇了極其樸素的生活方式。

網友們在震驚之餘,也忍不住感慨:「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如今馮鞏已經67歲,法令紋更深,眼袋也更重,整個人比起幾年前明顯「垮」了一些。但他的精神狀態卻一如既往地好,眼神明亮,步履穩健,神情柔和。沒有春晚的連軸工作後,馮鞏的生活節奏明顯放緩,也更加貼近家庭與自我。

雖已年過花甲,馮鞏卻並未與時代脫節。他早早入駐了短視頻平台,不像許多老一輩藝術家那樣與互聯網保持距離。他在平台上分享徒弟教學日常、生活小趣事,有時也會以其一貫風趣的方式講段子。

這些視頻畫風樸素、內容接地氣,但很有溫度,也沒有明星包袱。無論在家中,還是出行演出,他都以平實的面貌示人,深受網友歡迎。

而對於相聲界近些年的「紛紛擾擾」,馮鞏始終保持距離。他不參與爭論,不搶奪「相聲正統」的話語權。他曾坦言,真正的相聲榮譽,不是獎盃,而是觀眾的笑聲;不是頭銜,而是舞台上的一言一行。這份「看淡」的態度,並非逃避,而是閱歷過後的一種清明。

馮鞏這次清明回鄉掃墓,並未借勢炒作,也未對外宣揚。從網路上的隻言片語中,我們拼湊出一個低調又真實的他,一個即便身居高位,依舊記得故土親情的人。

或許,這樣的「沉默」才更有分量;這樣的「低調」才更顯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