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於生命都有著不同的定義,對於香港大學名譽院士袁蘇妹來說,人生的意義在於風奉獻。和其他著作等身的院士相比,袁蘇妹只學會寫5個字。但是她在82歲的時候被授予香港大學名譽院士,袁蘇妹為何能夠獲得此項殊榮呢?
1927年,袁蘇妹出生於廣東,父親以打魚為生,家中非常貧苦。後來因為戰爭,父親帶著全家人來到了香港。袁蘇妹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來到香港之後,為了生計,父親在一個菜市場裡面賣魚。在香港,父親一直很辛勞,無微不至的照顧著袁蘇妹。
後來父親認識了一位很年輕的廚師,這個小夥子看起來很不錯,與袁蘇妹的年紀也差不多大。最後袁蘇妹嫁給了這個廚師小伙,兩人的感情也很好。當時她的丈夫在家裡面排行老三,所以很多人稱袁蘇妹為「三嫂」,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袁蘇妹和丈夫一起進入香港大學,正式與港大結緣。
對於袁蘇妹來說,香港大學有著特殊的意義。自從進入港大以來,袁蘇妹就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丈夫在香港大學的食堂當廚師,一開始袁蘇妹在港大的當宿舍管理員,受到很多同學的喜愛。在港大人的眼中,袁蘇妹更像是母親,對學生關懷備至。當時有人親切的稱呼袁蘇妹為「三嫂」,但是在年紀上,袁蘇妹要年長一些。
在做宿舍管理員期間,有的學生發高燒好幾天不退燒,袁蘇妹就煮涼茶,學生喝了之後就不疼了。有的學生因為感情問題想不開,袁蘇妹就和他聊天。有些學生離家比較遠,袁蘇妹就經常關心他們。後來袁蘇妹成為港大食堂的助理廚師,每天學生們最親切的就是在食堂中遇到袁蘇妹。2009年,此時袁蘇妹在港大已經工作了四十多年,最終在眾人的見證之下,被評為名譽院士。
在袁蘇妹的一生中,她幾乎沒有讀過書,在別人眼中是個文盲,加上自己的名以及「三嫂」這兩個字,她只認識五個字。但是她一輩子都在為港大奉獻,把所有人生的大部分歲月留給了港大,在師生們心中,袁蘇妹就是這麼一個貼心的「三嫂」。
袁蘇妹雖然只認識五個字,但是她用一生為學生們上了這麼一堂課,那就是關愛他人。袁蘇妹名譽院士頭銜名副其實,她在用實際行動教育港大學子,影響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