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日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高峰,共加開列車758列,發送旅客1724.3萬人次,創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同比增加529.2萬人次,增長44.3%。
然而遺憾的是,卻有一些原本購買了正常火車票的旅客因為別人的原因,而無法正常乘車。
5月1日凌晨,多名網友通過網路發文稱,為了五一假期出行,提前很多天買到火車票,但是乘車時卻無法上車,雖然工作人員表示會全額退款,但卻打亂了出行計劃。

網友反映的購票無法上火車的問題涉及5022次列車途經站淄博火車站、K8372次列車途經站南京火車站。
鐵路部門回應稱,由於正值五一假期,出行乘客大量增加,很多短途乘客及無票乘客上車後補票,甚至直接「強行」坐到目的地,導致列車行駛到淄博站和南京站時,車輛百分之百超載。「但是工作人員無法挨個兒查驗火車票,對無票乘客進行拖拽、驅趕」,為了列車運行安全,採取了為後續乘客全額退票的辦法。
但是網友並不買帳。畢竟原先的出行計劃全部被打亂了。

5月1日晚,鐵路南京站在其官方微博上作出了假期出行提示:買短補長乘車不可行。

其實,列車超載不能動並非第一次。今年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G7192次復興號列車就出現過不少旅客「買短乘長」,導致列車超載,晚點一個小時。今年1月21日,從蘇州開往上海的G7209次列車,疑因列車多節車廂超員無法開行。
誠然,不少媒體報道,「買短乘長」女子被行拘且納入鐵路失信人員等類似新聞。但此類案件多屬惡意逃票,而對於願意補票的旅客,鐵路部門卻默認了只要主動補票,「買短乘長」就不是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明確對這種行為說不,比如香港明確表示如果乘客沒有買到西九龍站的高鐵票而坐到了西九龍站,就要被罰款。
對此,網上有兩種意見。有人認為鐵路部門應該從源頭上加強管理,上車後嚴格查票,遇到「買短乘長」干擾列車運行秩序的情況,強制下車。有人則認為,有部分乘客可能上車之後會臨時改變目的地,因此可能會要求補長途票。如果強制讓「買短乘長」的旅客下車,也失去了原本人性化操作的意義。

但問題是,對於那些正常買票卻無法正常出行的旅客,這樣公平嗎?
作者:張曉鳴
編輯:史博臻
責任編輯:唐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