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2020年11月25日22:20:05 娛樂 1827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

人生總是充滿著未知,沒有人知道下一秒究竟會發生什麼,當年結伴同行的人,或許會悄悄地消失在某一個瞬間,徹底淪為記憶。生活最難得的是安穩,最可怕的是意外,很多厄運總讓人始料未及,晴天霹靂般給人當頭一棒,所以生而為人,我們都應該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

意外從來不會偏袒任何人,近些年來不斷有央視主持人突患癌症的噩耗傳出,一邊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癌症,一邊是光鮮亮麗的主持人,當二者碰撞在一起,不由得讓人唏噓不已。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其中有一位主持人格外讓人惋惜,他便是被譽為「行業標杆」的羅京,如今在他墓前草木環繞,一隻特殊的話筒似乎仍舊在訴說著不凡的一生。

一、播音界的「行業標杆」

羅京出生於北京一個藝術之家,從小耳濡目染,對京劇很感興趣。或許是因為從小接受藝術的熏陶,羅京長得眉清目秀,行動儒雅隨和,宛若謙謙君子。

上世紀七十年代,羅京像很多學生一樣準備高考,雖然後來成為了央視的著名主持人,但其實他一開始並沒打算干這行。

當時高考的制度和現在有所不同,那時候是先填志願再考試。羅京的一位同學想考北京廣播學院,那是當時播音主持界的頂尖學府,作為好友,羅京也一同去了學校招生辦。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沒想到羅京一開口,招生辦的老師就覺得這位同學嗓音很不錯,很有天賦,於是向他介紹了播音專業。

聽完老師的介紹後,羅京對播音主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於是他也打算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的播音系。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和他同去的同學後來不幸落榜,羅京如願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他的人生到達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學校學習的幾年時間裡,羅京的成績很不錯,因而一畢業便被分配到了央視工作,且擔任著《新聞聯播》的主持工作。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提起《新聞聯播》這檔節目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檔節目每天七點準時開播,幾乎全民收看,因此很多家庭都養成了邊看新聞邊吃完飯的習慣。

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羅京主持了3000多次節目,從未出過半點差錯,深受同行敬佩,因此他也得了個「行業標杆」的稱號。

同時,羅京在觀眾的心目中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音容相貌幾乎全國人都知曉,所以有人也開玩笑說羅京的臉是「國臉」。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二、不幸患癌,堅持傳遞奧運火炬

2008年是一個很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太多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大事,其中最讓人振奮的無疑是北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

奧運不僅是體育盛會,更是檢測一國之力的標準,因此當時幾乎全民關注,大量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其中就有羅京的身影。

為了傳遞奧運聖火,國家從各行各業中選出了百位火炬手,作為主持界的標杆,羅京很榮幸得成為了其中的一份子,並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順利完成了任務。

然而當時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被選為火炬手的前幾個月,羅京不幸被查出患上了癌症。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癌症是現代人健康的三大威脅之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一旦染上幾乎就等於被判了死刑。

因此得知患上了癌症後,羅京如遇晴天霹靂,其妻子劉繼紅幾近崩潰。儘管如此,劉繼紅還是第一時間給丈夫安排檢查和治療方案,只要尚有一絲希望她都不願放棄。

然而距離奧運開幕只有短短的幾個月,羅京如果此時住進醫院,傳遞聖火的任務肯定要完不成了。

想到百年奧運的重要性,羅京不顧妻子反對,決定暫緩入院治療,專心準備奧運聖火的傳遞。經過一次次排練,傳遞聖火當天羅京終於完美地完成了任務。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三、巨星隕落,一隻話筒訴平生

完成任務後羅京當即前往醫院再次檢查,然而這次的情況很不樂觀,癌細胞已經開始有擴散的跡象。這一次羅京聽從了妻子的安排,放下了央視的工作,全力配合醫生展開治療。

癌症的治療過程很痛苦,各種葯讓羅京常常嘔吐不止,他的頭髮也因為化療幾近掉光,曾經如此自信、如此光鮮的一個人似乎瞬間老了許多。

可惜的是奇蹟最終還是沒能出現,一年後羅京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這一年他剛好48歲。追悼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除了羅京的親朋好友、昔日並肩作戰的同事們,許多社會人士聽聞這個噩耗後也自發前來悼念,他們為羅京獻上鮮花,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告別陪伴了多年的熒幕老友。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羅京的墓前草木環繞,親朋好友專門用大理石為他精心雕琢了一尊半身像。石像上的羅京身體微微前傾,一雙眼睛平靜地注視著前方,似乎仍舊看著鏡頭,如往日般播報著新聞。

黑色的墓碑上除了刻著羅京的名字,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那就是浮雕的一隻灰色的話筒。

作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羅京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熒幕。這隻話筒雕塑,似乎仍舊在講述著他不凡的一生。

這隻話筒猶如他的多年老友,見證了他從一個青澀的年輕主持到「行業標杆」的蛻變歷史,如今這話筒隨羅京靜靜地躺在靜謐的墓地中。

「羅京」墓地實景:青松翠柏、鮮花常伴,墓前一處小細節讓人動容 - 天天要聞

結語

人常言世事無常,羅京尚未半百便被病魔奪去了生命,不禁讓人感到惋惜。不過他這一生雖然短暫,但經歷了很多人都不曾經歷的事情,到達了很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因此他的人生是精彩的,是很有價值的。羅京雖然遠去,但他的故事將像他的聲音一樣,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獨一無二的記憶。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