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紀錄片里,
朱媛媛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假如生命只剩下3天,你會拿來做什麼?」
她先是樂此不疲地羅列出自己的「生命清單」,其中不乏有:
「洗澡與美容」、「與朋友聚會」、「陪伴父母、愛人和孩子」等等...
可當被要求只能做唯一一件事時,朱媛媛良思許久,給出了一個始料未及的答案,
只見她像被意外戳中了心事那般哽咽著喉,任憑淚泉涌流,
隨後才緩緩地舉起了卡板,上面赫然寫著:「去寺廟」。
她說:「其實它是我的一種精神象徵,因為精神一旦強大,一切東西可以皆成身外之物,無所畏懼。」
那時誰也沒料到,在鏡頭前雲淡風輕的朱媛媛,正在與癌症作著無聲的抗爭。
正如她所言:「與其恐懼擔憂,不如活在當下」,
哪怕死神將她推到了懸崖邊上,她也能望著煙嵐雲岫,唱支歌來對話天地。
01
5月21日,演員辛柏青發布訃告,沉痛告知了大眾,妻子朱媛媛已離世的消息,
聽聞消息的網友們錯愕不已,直到那時人們才知道,朱媛媛已經默默抗癌5年。
同日,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在深圳接受採訪時,講述了更多細節,
在她的印象里,朱媛媛是一個極其幽默、思維伶俐、聰慧過人的演員,
她就像一個小太陽一樣,只要她在的場子,場面就從來都沒有冷場過。
田院長還回憶,自己在香港與朱媛媛夫婦通最後一通電話時,
那時朱媛媛的身體就已經無比虛弱,在電話那頭便一直咳嗽不停,令人心疼不已。
為此,田院長還特意交代辛柏青要照顧好身體,才能幫助朱媛媛挺過這個難關,
當時辛柏青透露,妻子可以吃點流食,看上去似乎還有好轉的可能,
但令眾人都意想不到,這次病魔居然如此兇險,沒有留給朱媛媛一絲對抗的餘地。
時間回到2020年年初,朱媛媛在劇場排練話劇時暈倒,被送往醫院後確診患癌,
這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將這個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推到了絕望的邊緣。
身為丈夫的辛柏青首先紅了眼眶,他杵在病房裡望著天花板,久久不願相信事實,
反倒是朱媛媛緊握著他的手,語氣鎮靜地說:
「正好我也可以休休假了。陪陪你,陪陪女兒,我相信一切沒那麼難。」
抗癌這條路,朱媛媛一走就是5年。
5年間,花開又花謝,季節輪換來往,編織出1826個世事變幻的日子,
朱媛媛卻在更迭間依然前行,按部就班地進行手術、化療和靶向治療。
在37次住院治療期間,朱媛媛經歷的傷痛、彷徨和迷茫並不在少數,
可是她卻總將崩潰留給自己,把堅強播撒到人間。
在朱媛媛僅有的幾張病房照中,每一張她都笑靨如花,露出可愛的小虎牙和嘴角痣,
要不是一身病號服和住院手環暴露了她的脆弱,任誰都無法將她與病人聯繫到一起。
在住院治療期間,她總會拾起畫筆,勾勒出窗外生來璀璨的夏日之花,
那不凋不敗、明媚如火的夏花,像極了她一路走來、一路盛開的意志:
哪怕病魔一次又一次無情地輕薄,她也始終昂首,始終不知疲倦。
方寸大的病床,不僅是她的「充電站」、是她的私人畫室、還是她的排練廳,
在床頭,常常擺著她捻得發黃的台詞本,上面點綴著被淚珠化開的筆墨。
從《送你一朵小紅花》、《我的姐姐》再到遺作《造城者》,
朱媛媛透過各色鮮活的角色,填補了許多未完成的遺憾,重新活了一次人生。
但沒人知道,鏡頭前她每一個真實細膩的表情,背後都靠無數支止痛藥強撐著表演信仰,
哪怕每次拍完戲都會累到需要吸氧,但只要鏡頭一朝向她,她的眼裡卻總散發出溫柔而堅定的光。
以至於,和她同期拍戲的黃曉明、趙麗穎等人,都沒能發現她的異樣,
她總是一個「奢侈」的人,把微笑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後面住著悲傷。
02
在剛剛查出癌症後不久,朱媛媛便接下了抗癌題材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
在片中,她飾演一位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患癌兒子的偉大母親陶慧。
為了湊錢給兒子治病,她在集市買菜時要掐頭去尾,只為多餘出一點零錢,
為了省下2塊錢的停車費,她要扯著嗓子和保安大哥軟磨硬泡大半天。
可想而知,「錢」對於陶慧來說,太重要了,因為它能延長自己兒子的命。
直到有一天,陶慧開車帶著兒子,此時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叩窗向她們乞討,
兒子病情複發的悲痛、家中資金捉襟見肘的無奈在那一瞬間通通爆發了出來,
只見朱媛媛眼中含淚,對著那位母親聲嘶力竭地質問:
「你孩子生病了嗎?他生病了嗎?」
「你說你有手有腳的,不能好好找份工作養活你的孩子啊!」
她悲的是自己哪怕再努力工作,也難以阻擋死神帶走兒子的步伐,
而她怒的又是婦人的軟弱無能,即便她孩子身體健康,即便她身體健全,也沒能努力過上一個像樣的生活。
但最終,身為一位母親的同理心,還是讓陶慧從錢包里拿出一百塊錢塞給婦人,
正是朱媛媛細膩而到位的演繹,才讓陶慧這位平凡母親的形象,在此刻如此偉岸。
也許那時的朱媛媛正是聯想到了自己的狀況,在她查出患癌時,
她與辛柏青的女兒「本本」也僅僅12歲大,正是需要母親陪伴和呵護的年紀。
帶著對女兒的挂念和擔憂,才讓她能義無反顧地走上難捱的抗癌路,
為了女兒「本本」,朱媛媛也要咬牙憋著最後的一口氣,與死神作最後的搏鬥。
在電影中還有一幕,「陶慧」提前用手機記錄下了假設兒子離去後自己的一天,
她有條不紊地吃早餐、看恐怖電影、跳廣場舞、吃烤串,生活似乎並無二致,
但直到臨睡前躺在床上,她才留給了兒子這樣一段獨白:
「人活著都會經歷失去,我們都害怕失去,但面對這種害怕最有力的反擊就是,認真活好每一分鐘、每一秒鐘。」
這是角色陶慧的生活法則,也是朱媛媛本人的人生信條。
2021年,朱媛媛憑藉電影《我的姐姐》中的精彩表現,一舉斬獲第34屆金雞獎的最佳女配,
當時她身穿一襲白裙,優雅地走上領獎台,迎接這份屬於她的榮光。
舞台上的朱媛媛難抑激動,對著台下的觀眾說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這個獎讓我堅定了以後我要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的家人、愛人和好朋友。」
還沒等朱媛媛把話講完,她坐在台下的老友就已經忍不住潸然淚下,指抹熱淚。
那時大家都以為這是朋友間的惺惺相惜,但如今回頭一想,
朱媛媛的發言不僅有鼓勵自己、珍惜當下的含義,就連老友的落淚,也可能是為她帶病堅持拍戲而心疼不已。
同年,在中國電影頻道的官媒上,有網友解讀朱媛媛和劉敏濤寒暄的一段視頻,
畫面中劉敏濤詢問朱媛媛為何好久都不拍戲,而朱媛媛則回應她自己做了一個肌瘤手術。
若不是網友們的火眼金睛,任誰都難以料想,朱媛媛的患病其實早有徵兆,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以樂觀的心態笑對疾病,一直在用行動奉行「活在當下」,
她就像誤墮凡塵的天使,來到塵世走一回,只為不虛此行。
03
5月17日早上,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明窗,照在朱媛媛瘦削清瘦的臉上,
她在丈夫辛柏青的陪伴下,緊握著女兒「本本」的手,緩緩閉上眼睛,告別人間。
辛柏青與朱媛媛從校服走到婚紗,遺憾的是,他們卻沒能從青絲走到滿頭白髮。
1993年,朱媛媛從青島藝術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青島某所小學當老師,
可去教育局報到的那一天,馬虎的她卻睡過了頭,誤打誤撞地開啟了另一個人生劇本,
憑著對表演的熱愛,她一路過關斬將,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與辛柏青成為同學。
回憶起兩人的初相識,是在一個微風不燥、陽光正好的清晨,
臉蛋紅撲撲的朱媛媛穿著一條緊身褲在校間跑步,那明艷動人的模樣一下便撞進辛柏青的心頭。
那時的辛柏青是當之無愧的「班級男神」,儒雅的他在班級里很受異性的歡迎,
關鍵人家運動細胞還特發達,在校運會上輕鬆一躍,就破了學校里的跳高記錄。
比完賽後他拿到了一袋洗衣粉作為獎品,靦腆地晃進了朱媛媛所在的女寢里,
開口問:「這裡有袋洗衣粉,你們哪個誰要?」
還沒等其他女生開口哄搶,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洗衣粉塞給了朱媛媛,
而這袋來之不易的洗衣粉,也成了日後兩人的定情信物。
辛柏青在讀高中的時候,暗戀過班裡的一個女孩子,
本來和人家約好打算告白,沒成想姑娘卻放了他的鴿子,這事也給他留下了陰影。
因此在暗戀上朱媛媛後,辛柏青也一直憋著心事,沒敢表白,
直到有一天,辛柏青在男生宿舍里喝醉了酒,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地說著話,
見狀,男生宿舍的其他人跑到女寢要人,將朱媛媛給「押」了過來,
男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朱媛媛,你聽聽辛柏青都說了什麼話!」
還沒回過神來的朱媛媛蹲下去側耳傾聽,終於聽清了辛柏青的那句:
「我喜歡朱媛媛!我就是喜歡朱媛媛!」
很多年後,當朱媛媛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她調皮得意地開玩笑,說:
「幸好高中他喜歡的那個女孩沒來,這樣他的初戀才屬於了我!」
相戀13年後,朱媛媛與辛柏青計划走入婚姻殿堂,
領證前,她給辛柏青立下2點要求:
一是無論發生多大的事,不許動手打她,因為在她眼中,打女人的男人最無能。
二則是不允許辛柏青有婚外戀。
只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後來的朱媛媛對第二條要求也有所鬆動,
她在節目上坦言,如果有一天辛柏青遇見一個各方面比她優秀的人,她會選擇主動退出這段婚姻。
「畢竟誰吃慣了外面的燕窩魚翅,還能瞧得上家裡的窩窩頭?」
這番幽默詼諧的發言,一度逗得主持人合不攏嘴,
不難看出,朱媛媛向來是一個知世俗而不世俗的人,
她永遠以一顆童心去丈量世界,即便早已通曉了人性的複雜,卻從不去過分苛責它。
面對婚姻生活,她也有自己的一份「保鮮」秘訣,
她早早就與辛柏青約定好,兩人每隔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就要坐下來聊一聊,
聊彼此對雙方的看法、聊兩人對生活的安排、聊她們對小家的期許。
她認為,夫妻吵架一定要「吵透」,
這不是指兩人之間大打出手,而是要進行深度的溝通和交流,
因為真正好的夫妻關係,不在於整日相敬如賓,而在於心無隔閡、同心協力。
也正是在朱媛媛睿智的經營下,她與辛柏青的婚姻才能恰到好處。
在朱媛媛逝世後,中國國家話劇院發的訃告也授予了她極高的評價,
稱讚她是一位用生命點亮舞台的「表演藝術家」,謳歌她「戲骨丹心」的藝術精神。
在朱媛媛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她用德藝雙馨的品格,詮釋了何為生命的價值:
生命雖短似朝菌蟪蛄,卻也華麗不屈。
與其蠅營狗苟地虛晃一生,如流星划過長夜,草草收場,
倒不如越過萬千角色、品過百種人生,用內心的豐盈與富足,去放大生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