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亮
消費品違規違法翻新銷售、食品非法添加、互聯網平台個人信息盜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3·15」晚會曝光了多起侵害消費者利益的事件,令人大跌眼鏡。多地市場監管局、公安等部門已連夜開展行動,涉事企業陸續表態。
「翻新」的衛生用品
工業垃圾中挑選後翻新的衛生巾,竟然能在市場上倒賣到七八千元一噸,利潤奇高。
位於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在銷售劣質衛生巾、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據「3·15晚會」記者調查,該企業最主要的業務是廢品回收,即從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廠家購買不要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公司負責人表示能做成此生意是因打通了企業內部關係,有採購商前來採購知名品牌的「二等品」。
據調查,曝光涉及的嬰兒拉拉褲分屬母嬰用品品牌嫚熙和中億孕嬰。調查過程中,有採購商前來採購好之、米菲、babycare等品牌的嬰兒紙尿褲,以及「二等品」的自由點品牌女性安睡褲。此外,調查發現,車間地上還堆滿各種衛生巾紙尿褲的生產垃圾,其中不乏全棉時代、蘇菲等知名品牌產品。
目前,梁山縣相關領導幹部已到達涉事企業現場,開展執法行動。
「不滅菌」的一次性內褲
近年來,一次性內褲因方便衛生成為市場熱銷產品。但據「3·15晚會」記者調查,一些企業生產的一次性內褲,並不衛生,且面料材質虛假標註。
據調查,在夢陽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生產好的一次性內褲被隨意堆放,且使用強力速干去污劑噴洒內褲,氣味刺鼻。此外,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控制成本,部分產品不進行殺菌消毒,據調查,該企業生產過「初醫生」一次性內衣、「貝姿妍」一次性內褲和「浪莎」一次性內褲。
企查查app顯示,被曝光涉事河南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12月。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年報顯示無人蔘保。此外,其曾經上線多款一次性純棉內褲。
家庭維修「刺客」:小病大修、無病亂修
有師傅僅打開水龍頭就收費100多元,更換成本20元的點火器收費250多元。
啄木鳥家庭維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台。據「3·15晚會」記者調查,該企業內的維修師傅被培訓要想盡辦法提高收費。有師傅僅打開水龍頭就收費100多元,更換成本20元的點火器收費250多元。
調查發現,這些維修師傅主要面臨來自家電維修平台施加的壓力,平台要求提高收費。由於維修平台掌握著客源渠道,占絕對的主導地位,沒有平台,師傅們幾乎接不到維修單。因此,想賺錢只能靠換東西。
當晚,啄木鳥家庭維修官方微博道歉,稱已成立專項調查組,將對報道情況進行徹查。徹查完成後,第一時間宣布徹查結果。
磷酸鹽超標的蝦仁
你從電商平台買過蝦仁嗎?據「3·15晚會」記者調查,部分生產廠家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超量添加保水劑。保水劑即食品水分保持劑,常用複合磷酸鹽,能保持蝦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長保質期,業內稱這樣的方式為「保水」或「泡葯」,但部分企業卻用保水劑來「給蝦增重」。
調查還發現,儘管蝦仁在加工時添加了保水劑磷酸鹽,但其成品外包裝上,並不作標註,成分表僅標明蝦仁和水。據悉,長期過量攝入磷酸鹽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例如消化系統問題、導致人體的鈣磷比失衡、缺鈣、引發心血管疾病。
電子簽產生高利貸
用電子簽借錢,卻借出了一個高利貸?據「3·15晚會」記者調查,有消費者在借貸寶、人人信等網路平台借款時遭遇「砍頭息」和高利貸。
據調查,消費者通過電子簽簽署了欠條,但實際到賬金額遠少於欠條金額,且利息極高。電子簽平台上的交易並不都在平台上進行,放款人常通過假賬號規避法律風險,使受害人無法起訴。人人信平台產品經理暗示,可使用去世者的信息做賬號。電子簽平台的「實名認證」形同虛設,放款人和平台通過此方式掙錢,出了問題卻無人擔責。
針對網路金融平台亂象,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透露將聯合部署開展為期6個月的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集群打擊工作。
「大數據獲客軟體」
據「3·15晚會」記者調查,一些公司利用「大數據獲客軟體」,通過爬蟲技術,在互聯網上偷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如電話號碼、微信賬號等,甚至能監控和偷取同行直播帶貨數據。
企騰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宣稱,擁有20億條精準人群畫像,能偷取企業公眾號關注用戶或微信群成員手機號碼。另據調查時知情人透露,市場上最厲害的「獲客」公司,每日處理數據量達100億條,還能通過手機三網通信大數據獲客,偷取的個人數據信息真實無誤。這些公司將用戶信息打上數字標籤,成為待售商品。
ai外呼機器人成騷擾電話幫凶
據「3·15晚會」記者調查,外呼公司幫助商家向手機用戶撥打營銷電話,宣稱可通過ai智能機器人高效觸達用戶、精準拓客。這些機器人不知疲倦,日夜撥打,且聲音由真人錄音製作,難以分辨。
調查發現,智優擎公司等使用此類系統。測試系統後台顯示,一家口腔醫院的智能機器人的話術,設定觸發關鍵詞進行自動回復。然而,未經消費者同意撥打營銷電話屬違法行為。外呼公司從虛擬運營商購買「小號」,無需實名認證,利用獲客軟體偷取消費者電話號碼,快速形成電話銷售產業鏈條。
手機廣告的抽獎陷阱
「3·15晚會」記者發現,在諾諾網開發票時遭遇「大轉盤」抽獎,抽中200元話費券實則需充值4000元話費且最快15個月才能用完。話費券使用周期長,多數人領取一兩個月後就遺忘。商家正是抓住海量「沉默用戶」的空子,悄然斂財。
據悉,除了開發票,生活中還有很多掃碼場景都能植入他們的廣告,比如停車場掃碼付費、白酒推廣業務等。
經調查,兌捷科技負責廣告推廣,其控股方兌吧網路表示這是獲利最高的業務,投100萬當天回150萬。諾禾網路負責人承認這類業務帶誘導屬性,甚至有欺詐嫌疑,日流水高達20億元,一旦曝光,其套路將難以繼續。
五金市場公然售賣非標電線電纜
同一規格、兩種價格的線纜。今年「3·15晚會」再次劍指非標電線電纜。
據調查,在南寧的科德國際五金市場,一些商家銷售未達到國家檢測標準的電線電纜,市場價明顯偏低。調查發現,在這個市場里,銷售「非標打折電線」並不是什麼秘密,貴陽的金石五金機電城部分商家也存在類似情況。
調查追蹤發現,安順金明陽電線電纜公司及潤雄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等生產商能按客戶需求生產不達標電線,甚至提供造假一條龍服務。
應急管理部數據顯示,因線纜引發的火災佔國內重大火災案例50%以上,近十年因電纜著火蔓延成災的重大事故逾百起,非標電線電纜的存在嚴重威脅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