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號內地電影市場依然是火熱無比。
《哪吒2》依然一枝獨秀,截止2月8號22點,《哪吒2》單日票房再次衝破6億,排片佔比55.2%,票房佔比為81%,把同期新片壓得抬不起頭了。其累計票房也衝破72.2億!成為全球影史首部破10億美元的非好萊塢大片,也殺入了全球影史前五十。
毫無疑問,《哪吒2》是中國影史最掙錢的電影,有趣的是今年春節檔也誕生了中國影史虧損最慘的電影。
上映11天,單日票房僅千萬,《蛟龍行動》回天乏力。
在《哪吒2》的強勢下,春節檔同期新片真的是哀鴻遍野。
上映之前被視為春節檔奪冠大熱門的《蛟龍行動》單日票房已經跌到了1049萬,排片佔比為4.9%,票房佔比為1.4%,上座率之低讓人慘不忍睹,如果不是片方自己擁有院線,寧願不掙錢也要給排片,或許《蛟龍行動》早就跟《射鵰英雄傳》一樣,被電影院事實性下映了。
目前電影上映11天累計票房為3.38億,以這種趨勢電影最終票房破4億已經沒有任何希望。
電影如此慘敗,片方也做了極大的挽救,一會是製片人站出來賣慘,一會是主演大喊我們要公平,指望激起粉絲的護主心態,估計現在片方都羨慕《射鵰英雄傳》了,畢竟人家至少粉絲力捧,還拿下了超6.16億票房,而《蛟龍行動》雖然也請來了於適,王俊凱等流量明星出演,可完全不頂用。
按照片方拿38%票房分成計算,電影成本超10億,那麼虧損起碼超8億。
連續超越了《太平輪》《阿修羅》等大片成為影史最大的票房慘案。
但《蛟龍行動》的崩塌,意義恐怕不止於此。
吳京都轉型拍武俠了,我感慨:主旋律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先來說一個問題,為什麼《蛟龍行動》敢投入10億成本。
這是中國影史最昂貴的大片,甚至沒有之一,因為之前的《長津湖》號稱是13億成本,但人家拍了兩部,《流浪地球2》說是10億成本,但這是加上了宣發費用的。
《蛟龍行動》可是號稱實打實的製作成本超10億。
電影膽子這麼大,原因很簡單,近年來主旋律戰爭大片就沒有票房失利過。
2017年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衝破56億票房,1.59億的觀影人次,直到現在的《哪吒2》都沒有打破這個紀錄, 可見含金量之高,真的可以說全民觀影了,之後主旋律戰爭片一飛衝天。
《長津湖》系列兩部票房就高達98億!
《蛟龍行動》的前作《紅海行動》票房為36億,這種情況下在上映之前《蛟龍行動》的預測票房就沒有低於30億的,所有人都認為電影將輕鬆回本,只是掙多掙少罷了。
沒想到電影輸的這麼慘。
當然電影質量或許是最大的問題,不顧戰爭片的受眾,請來了流量明星主演,戲份還賊多,說是近未來時代背景的科幻片,可敵人的機器狗比我們還強,艦長關鍵時刻吹口琴硬煽情等等,都造成了這場史無前例的票房慘案!
但觀眾審美疲勞會不會也是一個因素呢?
2017年到2025年已經有8年了,電影行業有一個共識就是一個題材不可能一直火,強如漫威電影宇宙在11年布局的《復聯4》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主旋律戰爭大片自然也不可能一直賣座下去。
有意思的是拱起這把火的吳京接下來很明顯要轉型了。
《鏢人》《刀槍劍棍長南太》系列都是武俠片,《流浪地球3》上下兩部也已經開機,在未來的很久一段時間內吳京恐怕都沒有時間和動力去拍《戰狼3》了,一度要籌備的《我和我的父輩》衍生電影《鐵騎》也沒有了動靜,不得不佩服吳京在商業上的敏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