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2025年02月08日23:52:04 娛樂 1313

2月8號內地電影市場依然是火熱無比。

《哪吒2》依然一枝獨秀,截止2月8號22點,《哪吒2》單日票房再次衝破6億,排片佔比55.2%,票房佔比為81%,把同期新片壓得抬不起頭了。其累計票房也衝破72.2億!成為全球影史首部破10億美元的非好萊塢大片,也殺入了全球影史前五十。

毫無疑問,《哪吒2》是中國影史最掙錢的電影,有趣的是今年春節檔也誕生了中國影史虧損最慘的電影。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上映11天,單日票房僅千萬,《蛟龍行動》回天乏力。

在《哪吒2》的強勢下,春節檔同期新片真的是哀鴻遍野。

上映之前被視為春節檔奪冠大熱門的《蛟龍行動》單日票房已經跌到了1049萬,排片佔比為4.9%,票房佔比為1.4%,上座率之低讓人慘不忍睹,如果不是片方自己擁有院線,寧願不掙錢也要給排片,或許《蛟龍行動》早就跟《射鵰英雄傳》一樣,被電影院事實性下映了。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目前電影上映11天累計票房為3.38億,以這種趨勢電影最終票房破4億已經沒有任何希望。

電影如此慘敗,片方也做了極大的挽救,一會是製片人站出來賣慘,一會是主演大喊我們要公平,指望激起粉絲的護主心態,估計現在片方都羨慕《射鵰英雄傳》了,畢竟人家至少粉絲力捧,還拿下了超6.16億票房,而《蛟龍行動》雖然也請來了於適,王俊凱等流量明星出演,可完全不頂用。

按照片方拿38%票房分成計算,電影成本超10億,那麼虧損起碼超8億。

連續超越了《太平輪》《阿修羅》等大片成為影史最大的票房慘案。

但《蛟龍行動》的崩塌,意義恐怕不止於此。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吳京都轉型拍武俠了,我感慨:主旋律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先來說一個問題,為什麼《蛟龍行動》敢投入10億成本。

這是中國影史最昂貴的大片,甚至沒有之一,因為之前的《長津湖》號稱是13億成本,但人家拍了兩部,《流浪地球2》說是10億成本,但這是加上了宣發費用的。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蛟龍行動》可是號稱實打實的製作成本超10億。

電影膽子這麼大,原因很簡單,近年來主旋律戰爭大片就沒有票房失利過。

2017年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衝破56億票房,1.59億的觀影人次,直到現在的《哪吒2》都沒有打破這個紀錄, 可見含金量之高,真的可以說全民觀影了,之後主旋律戰爭片一飛衝天。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長津湖》系列兩部票房就高達98億!

《蛟龍行動》的前作《紅海行動》票房為36億,這種情況下在上映之前《蛟龍行動》的預測票房就沒有低於30億的,所有人都認為電影將輕鬆回本,只是掙多掙少罷了。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沒想到電影輸的這麼慘。

當然電影質量或許是最大的問題,不顧戰爭片的受眾,請來了流量明星主演,戲份還賊多,說是近未來時代背景的科幻片,可敵人的機器狗比我們還強,艦長關鍵時刻吹口琴硬煽情等等,都造成了這場史無前例的票房慘案!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但觀眾審美疲勞會不會也是一個因素呢?

2017年到2025年已經有8年了,電影行業有一個共識就是一個題材不可能一直火,強如漫威電影宇宙在11年布局的《復聯4》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主旋律戰爭大片自然也不可能一直賣座下去。

《蛟龍》巨虧8億,吳京轉型拍武俠,我感慨:這塊金字招牌不靈了 - 天天要聞

有意思的是拱起這把火的吳京接下來很明顯要轉型了。

鏢人》《刀槍劍棍長南太》系列都是武俠片,《流浪地球3》上下兩部也已經開機,在未來的很久一段時間內吳京恐怕都沒有時間和動力去拍《戰狼3》了,一度要籌備的《我和我的父輩》衍生電影《鐵騎》也沒有了動靜,不得不佩服吳京在商業上的敏銳性!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