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人們為了慶祝跨年假期,凌晨4點就聚集在超市門口排起長隊,只為搶購煙花。這些在海外備受追捧的煙花,大多來自「中國花炮之鄉」——湖南瀏陽。
瀏陽已經舉辦了近兩年的周末焰火秀,去年12月頻頻登上熱搜。國內外觀眾驚訝地發現,煙花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禮花炮,藉助無人機等前沿技術,煙花能夠勾勒出「七彩祥雲」「天空之門」「藍色流星雨」等立體動態效果,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
2024年湖南瀏陽「周末焰火秀」。圖/李鵬亮
作為煙花生產廠商,瀏陽歡樂煙花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樂煙花」)海外負責人胡宜闖明顯感知到社會對煙花認知的轉變。「90後」的胡宜闖是「煙花二代」,上一輩創辦的這家煙花廠已經發展了30多年。
但很長一段時間,煙花產業在國內被貼上「落後」「不安全」等標籤,胡宜闖曾經對從事這個傳統行業並不感興趣。他在長沙、北京工作,到英國讀書,2019年,才回到瀏陽加入公司。當時他以為自己進入了「夕陽行業」,但隨著多地「禁燃令」的鬆綁、城市煙花的興起,煙花產業重新煥發了新生。
以下是胡宜闖的自述:
煙花變「年輕」了
2019年下半年,我從英國留學回來,對未來有些迷茫。家人希望我回家從事煙花生意,我一開始不太同意。在家人的一再堅持下,我決定試試看。由於自己有英語基礎,選擇從煙花外貿入手,可能也是覺得做煙花外貿更「洋氣」。
過去我一直認為煙花是個挺老的產業。小時候,我家門口就有煙花廠,都是土房子,老人們在簡陋的車間里製作煙花爆竹。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模式,是我對這一行業的初印象。後來這個行業也在慢慢進行產業升級。2015年,我在長沙從事媒體工作,曾回到瀏陽,報道過煙花產業的工業化升級,當時有個別公司在研發紙筒煙花的工業化生產。我在2019年入行時,一直擔憂自己是否進入了一個「夕陽產業」。
但這幾年,我突然發現煙花開始變「年輕」了。最早從2022年底起,在抖音、微博、小紅書這些以年輕人為主的平台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煙花登上熱搜。煙花的討論熱度足夠高,而且和以前相比,都是正面的話題。到後來,甚至許多明星、網紅也會來我們瀏陽放煙花,煙花開始變得更加潮流和時尚。
煙花產品也開始走向年輕化。此前,煙花的主要品類是傳統的盆花,也叫組合煙花。這種煙花在燃放時會將多發禮花送上高空,更多地被視為節日里的功能性物品,銷售高峰從農曆小年開始,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如今煙花的需求變得更加個人化、場景化。城市煙花開始流行,它們更安全、環保,燃放門檻也更低。比如「加特林」煙花,它的火藥量較低,可玩性很高。年輕人不僅追求節日氛圍,還希望用煙花拍照,發到社交平台,煙花成了他們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煙花廠商在產品設計上也做了很多年輕化的嘗試。我們這兩年開發了一系列ip形象,在包裝上使用更年輕的色彩,研發一些新款式。其中,旋轉和手持的煙花很受市場歡迎。與前幾年常見的紅綠珠效果的「加特林」不同,今年春節前夕,「金鈦柳加特林」成了爆款,它燃放時的花火就像是金色瀑布。它的創新點在於工廠將以前盆花中使用的金色效果運用到了「加特林」產品中,燃放效果更閃、更高級,也更受歡迎。
但更多網紅的玩法,並不是產業端刻意設計的,而是從消費端傳導而來。煙花對我們來說太稀鬆平常,但消費者卻有許多奇特的想法。最近,網上流行一種新玩法:用仙女棒穿過砂糖橘,點燃後會變成一個小橘燈。還有人將幾根仙女棒擺成五角星的形狀,點燃後形成一個閃爍的心形。
這些玩法不僅提升了煙花的可玩性,還賦予了它情感表達的功能。大家只需花很少的錢,就能獲得情緒上的釋放,而且玩法簡單易學,很容易被複制。我們在小紅書發布的一條相關視頻,觀看量突破了100萬。
2024年湖南瀏陽「周末焰火秀」。圖/李鵬亮
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煙花在短視頻平台上自帶流量,即使不發布特別新奇的內容,也能吸引大量關注。比如最近爆紅的「彩菊」,點燃後會像盛開的野菊花,如陀螺般在地上到處旋轉。其實這是一款幾十年前的老產品。煙花產品的年輕化趨勢以及消費場景的轉變,直接帶動了銷量的增長。這種趨勢在過去幾年已經顯現,但在2024年尤為突出。
從低谷到黃金期
煙花產業曾經經歷了幾年的低谷期。
2019年年底我入行時,國內「禁燃令」幾乎達到了頂峰,這對煙花公司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每家煙花廠通常主攻幾個省份的市場,一旦某些省份發布禁令,當地經銷商此前採購的幾百萬的貨物,甚至面臨著退回煙花工廠的局面。之前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是我們公司的主要銷售市場,約佔我們內銷的40%。與2017年相比,到2019年我們的國內花炮銷售額大幅縮減。
過去十年間,受「禁燃令」和安全生產要求的影響,一些運營不佳的煙花廠選擇退出。為了應對這一局面,除了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更多適合城市燃放的煙花產品外,不少煙花廠商也開始重視外貿。我們公司從2010年就開始涉足外貿,從2018年起,我們逐步提升外貿比重,如今這一比例已經提高到40%左右。國外市場有一些明顯的優勢:市場規模大,需求多樣化,回款也更快。
當時行業面臨巨大壓力,但還沒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一些企業被淘汰了,我們這些留下來的,還能勉強撐過來。畢竟全球市場龐大,煙花需求依然存在。
新冠疫情期間,瀏陽煙花產業進入寒冬。經銷商不敢訂貨,工廠也不敢多生產。出口市場同樣艱難,歐洲市場幾乎癱瘓,部分國家甚至禁止燃放煙花,只有美國和東南亞市場還在堅挺。
轉機出現在2022年末,國內煙花市場突然迎來大爆發。那段時間,公司的一部公用電話每天有上百通來電,同事們應接不暇。來電的有批發商、零售商,甚至有不少普通消費者,都在詢問「有沒有煙花批發」或「有沒有煙花賣」。甚至連我的朋友也來打聽,想進貨開店。整個行業都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熱度,瀏陽似乎突然多了許多人,經銷商都來進貨。
當時,所有工廠都開足馬力生產,我們也在趕工,貨物甚至不用入庫,直接裝車發走。庫存很快被清空,其中最火爆的單品是「加特林」。由於供不應求,有些工廠甚至採取配貨策略——每賣100件加特林,就要搭配其他煙花一起銷售。
2024年湖南瀏陽「周末焰火秀」。圖/李鵬亮
這一波熱度持續到2023年元宵節。整個行業都感受到,我們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期,彷彿所有人都想擠進煙花行業。經銷商的態度轉變也很明顯,經銷商通常在上半年就會把貨囤進倉庫,在2022年之前,很多經銷商都在觀望市場,不願意提前進貨。從2023年開始,許多經銷商早早地就來詢問貨源。
2023年初,我們這些煙花廠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能不足和倉庫短缺。春節過後,大家開始瘋狂擴產,有的買煙花廠,有的擴建廠房,倉庫不夠就趕緊新建。整個行業都在拚命提升產能,最終在2023年末,瀏陽煙花產業的銷量創下了歷史新高。
2024年春節前後,大眾對煙花的熱情依然高漲,但是市場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2024年,我們煙花產業整體呈波動發展。年初我們的銷量達到頂峰,但春節過後,由於產能過剩,庫存積壓,整個行業開始變得內卷。2023年初在終端銷售市場「一根難求」的「加特林」,在2024年上半年,甚至有工廠拋出了9.9元一支的批發價,市場也開始變得冷靜。
不過到了2024年年末,臨近年關,又藉助瀏陽周末焰火秀在短視頻平台上的熱度,市場端對煙花的需求有了一定提升。
煙花的熱度是否會持續?作為煙花生產廠商,我覺得大家對行業回歸平穩是有預期的,並沒有特別焦慮。畢竟煙花的年輕化趨勢已經開始,不會瞬間再變成一個「老齡化」的產品,被年輕人拋棄。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機會。
我們更擔心的是消費市場「禁燃政策」對煙花產業的影響。我們也注意到,許多瀏陽煙花廠商都在通過短視頻平台,向更多人介紹城市煙花的玩法,努力讓煙花成為一種更貼近大眾生活的元素。
作者:楊智傑
編輯:閔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