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馬海德基金會公布了2025年度「馬海德獎」獲獎人員名單,全國共有11名麻風防治工作者獲獎,他們分別來自全國11個省(市)。
其中,湖北省唯一獲獎者高俊,系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麻風病防治科(以下簡稱麻防科)負責人、湖北省麻風病防治臨床技術指導中心業務指導。她也是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自設立至今第五位獲此殊榮的醫務工作者。
從業22年來,高俊在麻防科潛心鑽研麻風病防治業務,積极參与麻風病患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工作,不僅為其提供專業醫療服務,還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和鼓勵。
在高俊看來,臨床醫生不僅需要治病,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病人心靈上的慰藉。
為了用行動告訴病人「麻風病不容易傳染,不要自我歧視」,在與麻風治癒者的接觸中,即使觸摸皮膚、關節,甚至取材,高俊也從來不戴手套。她因此被麻風病患者稱為「不戴手套的醫生」,這也拉近了她與患者的距離。
高俊為患者檢查。圖/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
近年來,高俊帶領團隊開展全市麻風病疫情監測、制定規劃、組織培訓、督導考核、健康促進及行為干預等工作;組織全省醫療巡診、康復手術術前篩查、現場教學培訓等,積極為國家和全省的麻防工作提出意見。
全國麻風病健康促進示範基地、武漢國際麻風康複合作基地兩塊「國字型大小」招牌先後落戶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麻防工作成為武漢市衛健系統年度創新工作。
「武漢國際麻風康複合作項目」運行期間,高俊與項目組成員一起,為來自陝西、西藏、雲南等12地的麻風畸殘患者免費實施矯形手術300餘例。此外,她也多次受邀在全國交流或授課,讓武漢麻風防治經驗傳播更加廣泛。
「我喜歡自己的工作,不僅因為它可以解除病人的病痛,更因為麻風病人群體需要理解他們的人。否則,疾病之痛可治,心靈之觴難祛。20多年來,我堅持用真誠、熱愛面對患者與職業。一路走來,我可以感受到滿滿的信任,來自病人、戰友的信任,來自領導、組織的信任,這信任給予我堅持的力量!」高俊說。
公開資料顯示,馬海德獎是在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支持下,由馬海德基金會設立,旨在紀念為現代中國麻風性病防治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國際主義戰士、新中國衛生事業的先驅、新中國最美奮鬥者、大醫馬海德博士。作為表彰和獎勵全國優秀麻風防治、研究及管理工作者的行業獎項,馬海德獎是全國麻風防治領域的最高榮譽獎項,也是我國醫學最高榮譽之一。
自1990年該獎設立至今,全國已有468名麻風防治工作者和社會人士獲此殊榮。記者注意到,首屆(1990年)獲獎者中,來自湖北的徐少梅獲此殊榮,第二屆(1991年)獲獎者為鄒行蔭。
馬海德獎前兩屆獲獎名單。圖/馬海德基金會
九派新聞記者 胡冰月
通訊員 張萍萍
編輯 萬璇 武菲菲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