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縮量後,今天市場放量大漲,萬得全a指數大漲3.59%,兩市成交額環比放大3843億元,基本確立了新一輪行情開啟的信號。
結構上看,前期超跌板塊漲幅更大,符合底部反彈的特徵。超跌反彈行情之後,市場主線會逐步顯現。
行情在猶豫中成長。當前,市場就為何上漲以及上漲能否持續尚未達成共識,很多投資者依舊半信半疑,甚至趁反彈賣出。這個時候,依舊是買點。
對於今天上漲的原因,盤中再次傳出「平準基金」的小作文,真假難辨,畢竟不是第一次了。
結合盤後消息來看,12月貨幣數據還不錯,m1同比增長-1.4%,降幅環比收窄2.3個百分點,m1-m2剪刀差為-8.7%,環比收窄2.1個百分點。此外,今日央行將2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調降5個基點,也向市場釋放了寬鬆信號;盤後央行發布會上,也繼續釋放積極信號……
不過,在我看來,今天大漲更核心的原因,還是跌多了、跌不動了。至於事後找原因,總能找到原因,市場中從來不乏利好和利空,實在找不到,還能虛空造物,用小作文糊弄一番。
但這些原因,多數情況下缺乏解釋力。比如,如果說今天的大漲是貨幣政策釋放利好,那上周財政部表態財政政策將「非常積極」,不是更大的利好嗎?
市場是一個複雜生態,看待市場反而應簡單一些。簡單來看,當市場來到極端位置後,趨勢反轉並不必然需要理由。
市場是個交易場所,波動是市場的天性,有漲跌波動才有交易撮合,反之,沒有波動性的市場,不能稱之為市場。
短期來看,市場波動總是在做鐘擺運動,從一個極端來到另一個極端——跌不動後,就會漲;漲不動後,就會跌。
鐘擺運動,由短期趨勢和趨勢逆轉構成。無論是趨勢本身還是趨勢逆轉,有時候有明確的催化因素,有時候沒有。對於後者,投資者往往會硬加一些理由。沒辦法,我們總想解釋一切。
其實,承認市場短期漲跌的不可解釋性,也沒什麼,絲毫不影響交易獲利。投資者需要做的,只是低買高賣,低點買入,高點賣出。
至於何為低、何為高,不同的交易體系有不同的判定邏輯,只要邏輯自洽就好。
在價值投資的框架內,所謂低是指價格低於價值,要有安全邊際,更直觀的判斷是估值分位要低;按照趨勢投資的框架,可根據市場情緒進行判斷,在市場情緒低迷時買入,在市場情緒高漲時賣出,即索羅斯總結的,在別人不敢買的時候買,在別人不敢不買的時候賣。
結合當前點位來看,無論是估值還是情緒,市場依舊處於買點,仍應勇敢一些。
就今日行情看,截至收盤,萬得全a漲幅3.59%;中證a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和中證2000漲幅分別為2.35%、2.63%、3.54%、4.53%和5.37%。小微盤彈性更高。
行業層面,計算機(6.14%)、傳媒(5.72%)、機械設備、汽車、商貿零售、電子等漲幅靠前,均超過4.5個百分點;銀行(1.41%)、煤炭(1.64%)、石油石化、有色金屬、公用事業等漲幅靠後,均不足2個百分點。
今日兩市成交金額1350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38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