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日本王室舉辦讀書活動,特意邀請了大學教授前來講解。
這位教授提起古代的服裝;
說日本古代的男女服裝差異並不是特別大。
她表示,有一次孝謙女皇參加活動,就和上天皇一樣穿了白色禮服。
說來也是巧合!
愛子公主參加讀書活動的時候,恰好穿了白色禮服。
然而,王室發出的照片中,她的禮服顏色卻被修成了淡綠色…
有人調侃,說王室是害怕大家把愛子公主和孝謙女皇聯繫在一起么?
如若不然的話,他們為什麼要多此一舉?
事實上,愛子公主的父親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
德仁想說服王室修改繼承法。
奈何,他的提議並沒有得到長輩們的支持。
尤其是德仁的母親美智子,她就尤為贊同王位傳給王子。
畢竟,美智子偏心二兒子文仁親王,而文仁親王的膝下正好有個兒子。
只能感慨一句,在看待孩子們的問題上,很多父母親都做不到兩碗水端平。
不過,美智子的變化還是太大了。
德仁結婚之前,她曾經許諾會保護好雅子,可她並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
美智子是日本王室的第一位平民太子妃。
她之前的太子妃,要麼是公主、要麼是貴族後裔。
因此,美智子背負了很大的壓力。
她被婆婆百般挑剔,比外人更明白平民太子妃到底有多麼辛苦。
按理來說,這樣的美智子應該很理解兒媳婦的感受。
畢竟,雅子就是她的翻版。
雅子是大家閨秀,小時候跟著父母親在國外生活。
她受到父親的影響,立志成為外交官。
當然,雅子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她大學畢業之後,打敗了800多個競爭對手,進入外務省工作。
換句話說,雅子的夢想已經實現一大半了。
1986年10月,她作為翻譯,參加了王室為西班牙公主舉辦的音樂會。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活動,讓雅子遇到了德仁。
面對一個美貌和才華兼具的絕色佳人,德仁不可避免的心動了。
俗話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
德仁邀請雅子參加王室聚會、為雅子準備各種禮物。
雅子見多識廣,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追求者是太子,就立即答應對方。
相反,她根本不願意和太子牽扯在一起。
原因很簡單,嫁進王室,就意味著雅子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她含蓄地拒絕了德仁,隨後又去國外留學。
或許,按照雅子的打算,太子會在她留學期間改變心意。
可她沒有想到,德仁是那麼的固執。
雅子遲遲不肯回到家鄉,德仁就保持單身。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文仁親王都已經結婚有孩子了…
想也知道,就算德仁自己不著急,王室的長輩們都看不下去了。
於是,等到雅子學成歸來,王室立馬聯繫她的家人。
德仁更是態度積極,又開始邀請佳人出遊。
他第一次求婚,還是被雅子拒絕。
明仁和美智子知道之後,自然要想方設法成全兒子。
美智子許諾,她會盡自己的努力,保護好雅子。
她作為一個「過來人」,當然明白雅子的父母親有什麼擔憂。
美智子的態度,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就這樣,雅子還是點頭了。
可事實證明,美智子不僅沒有實現諾言,反倒變成了曾經的良子皇后。
雅子嫁進王室之後,被宮規束縛。
她穿高跟鞋,被宮內廳說成搶了太子的風頭。
她的演講時間比太子的演講時間長,又被內涵不尊重丈夫。
有一年美智子過生日,雅子因為身體不適沒能出席。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智子自然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反正,無論雅子做什麼,都能被挑出毛病來。
結婚七八年之後,她生下一個女兒。
愛子公主無緣於王位,美智子更有理由偏心二兒子一家人了。
比如,愛子公主讀小學的時候,曾被同學們欺負。
欺負她的那些同學,其實是她的嬸嬸的娘家親戚的孩子。
但是,美智子並沒有因此而約束二兒媳。
愛子公主有兩個堂姐,這兩位公主舉辦成人禮,都能得到一頂新王冠。
到了愛子公主的時候,王室就要求勤儉節約。
所以,她只能戴上姑姑的舊王冠。
愛子公主的堂姐結婚之後,跟著丈夫去國外生活。
美智子心疼孫女失去王室的供養,就每年額外補貼孫女和孫女婿。
也就是說,她偏心二兒子,還愛屋及烏地偏心二兒子的孩子。
可是,美智子卻沒有這麼對待過雅子和愛子公主。
一直到現在,愛子公主參加王室活動,還是戴著姑姑的王冠。
說起來,日本王室的三位君主,都堪稱痴情。
他們非心上人不娶,婚後也沒有過什麼桃色緋聞。
可與此同時,這三位皇后都被婆婆挑剔。
良子皇后被節子嫌棄,甚至於節子還想過為兒子納妾。
美智子的經歷就更不用說了。
她結婚的時候,都不能邀請父母親參加婚禮。
因為良子皇后暗示,美智子的父母親都是平民出身。
到了雅子這裡,她同樣沒有躲過去。
或許,有些事情就是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