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間,胖東來官方賬號發文,公開徵集胖東來關於「侵權處理辦法」:
目前網路平台和實體經營出現大量未經授權,使用和冒用胖東來企業名稱、商標商號銷售非胖東來商品的現象,會對消費者造成很大的混淆和誤導,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及品質隱患,嚴重損害到顧客的消費安全和消費權益!同時傷害社會誠信!
具體侵權表現及類型如下:
1.冒用胖東來 dl 名義售賣非胖東來商品(對商品誇大和虛假宣傳、獲取不正當利益,知識產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2.冒用胖東來 dl 名義售賣胖東來商品(黃牛、直播間,造成公眾誤導及混淆,知識產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3.不當言論曲解、詆毀公司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等;
4.侵犯人格權(肖像權、隱私權、聲音權益等);
5.偽造與胖東來客服的聊天記錄,虛假營銷;編造在胖東來購物的虛假視頻,營銷非胖東來商品;
6.利用胖東來的商譽作為背書,對某種商品誇大和虛假宣傳。
胖東來方面表示,在此向社會各界,特別是法律界、傳媒界的專業朋友們,徵集更快捷有效的關於侵權處理的解決方案及辦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保障顧客消費安全和品質安全!
12月14日凌晨,胖東來發布史上最嚴的代購行為管控措施。
據藍鯨新聞,公告發布後仍有代購在抖音直播逛胖東來,並在直播間掛小黃車,消費者下單後代購當場拿貨。目前胖東來代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小規模的個人代購。此類代購往往以本地寶媽、大學生群體為主。他們根據購買商品的總額分級向消費者收取代購費,例如300元以內收取15元,1000元以上收取30元。
另一類是大規模有組織的代購群體。在抖音上,一位粉絲數6w+的博主分享了自己在胖東來做代購的經歷。據商家透露:「單次代購胖東來貨品可高達30萬元,主要採購胖東來自營產品,包括啤酒、果汁、茶葉等。一次利潤在5萬元,一個月採購3次。」如此計算,該商家一個月在胖東來代購能賺15萬元。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來說,往返胖東來距離較遠,代購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從博主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單代購一次商品就需要用到三輛貨車。評論區內,不少消費者質疑稱:「為什麼自己去超市啥也搶不到,原來都是被代購搶走了。」
在電商平台、社交媒體上,以「胖東來代購」為關鍵詞,可搜索出現上百個相關的用戶,如「xx在胖東來、胖東來優選、胖東來搬運工」等。其中有的粉絲數多達十幾萬,還有的店鋪在電商平台做到了5皇冠。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藍鯨新聞、公開消息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