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2024年12月13日21:54:04 娛樂 1669

常世,容納了所有的時態,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環環相扣,正好交織出療傷的起點與終點。

早在旅程開始前,迷路的心,就已擁有它的歸處,只不過隨著時間而斑駁、泛黃,失去了原本該有的光彩,因而需要透過言靈的力量,再度刷上名為希望的篤定。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新海誠的《鈴芽之旅》,合併《你的名字》《天氣之子》又被人稱為災難三部曲。

主題上《鈴芽之旅》仍舊不脫「顛覆」這個主軸,執行上也更加徹底,若說《你的名字》追求的是逆轉生死,《天氣之子》則在訴求撕破傲慢的集體偽善,交錯來講,無論是何者,目的皆為奔向自己的所愛之人,亦即縮短自己跟理想〈愛情〉之間的距離。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然而,來到《鈴芽之旅》,縱使同樣都涉及了某種跨越,甚至以具體的公路之旅呈現距離的廣袤,但奔向的對象,卻從他人逐步挪位成自己,並在性別選擇上,開展出不同以往的關係路徑,跳脫所謂英雄救美的古典結構。

於是,電影不再是由男主拯救受苦的女主,相反地,作品讓鈴芽肩負改變的力量、責任。另一方面,還以詛咒削弱宗像草太,促使理應較為強壯的男主,搖身變為帶有缺陷的三腳椅,藉此形成權力的擺動。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只不過,顛覆並非推翻,就《鈴芽之旅》來說,雖然電影蓄意讓父親缺席,同時又使男主陷入失能的窘境,但聚焦於椅子本身,就象徵意涵,也不會只有負向的受制於他人,更包含「支撐他人」這一層寓意。

所以,電影並沒有要全盤否定男性的存在,而是巧妙地對換性別分工,甚至揶揄了一番親吻喚醒公主的戲碼,進而使得觀眾明白特定故事情節,長久以來的性別樣板化,或是某些浪漫之舉的荒謬性。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有趣的是,對比西方童話,日本神話都是母性(陰柔)視角為主,而非一味遵循西方強調的陽剛邏輯。

例如:邪不勝正、二元衝突。換句話說,人們口中的女性賦權,其實比較像是一種精神性復興,恰如宮崎駿高畑勛一般,新海誠也試圖在既有的敘事框架中,放入那些微小的叛逆、反省,甚或是面向信仰的致敬與追憶。

新海誠的意圖,卻正巧提供一條有別於西方視野的觀影切口,以便咀嚼出不同的文化風味,可是又符合當代的性別思潮。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接著,跳出性別視框,回到電影符號本身,變成椅子這件事,非但體現了受限於他人的被動型態,亦能視為物化、工具化的象徵,恰好遙相呼應大臣身為要石,遭到人類社會異化的孤寂,例如面無表情、喪失對外的連結,導致要石無法被人理解之外,也不被允許展現自身感受。

嚴格來講,電影之所以選擇凍結來表現,正在點明「祭品」、「人柱」這類習俗當中的疏離性,一如草太所言,看似高潔的獻身,本質上,正是一種殘酷且自私的剝奪與詛咒。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如同前文所提到,《鈴芽之旅》作為日本電影,或多或少都是依循著民族價值觀來建構,好比著名的萬物有靈,背後的核心概念,即非人們想像中的泛靈騷動而已,更重要的是,人類作為動物,或者說整個世界的一分子,如何跟外在大環境取得共存、和諧。

所以,大臣的任性、洗白,還有宗像草太被變化成椅子這件事,就不完全是營造張力,亦在提醒人們要保持敬重,而非理所當然地接受他者的犧牲與奉獻。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比較特別的是,大臣身為神明之外,也作為情感的容器,可以因為鈴芽一句隨口的喜歡充滿元氣,更會因應鈴芽一句討厭瞬間委靡。換言之,神明跟人經常保持著曖昧的連結,基於想像力而生的物種,同樣會隨著情感波動喪失活力。

至此,所謂敬重,並不等於卑微,神明跟人實為共生關係,重點仍是在如何平衡。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若以邏輯去拆解神明的矛盾、角色的莽撞,無疑緣木求魚,啟動行動的原因,無關合不合理、劃不划算,而是情感的流動,本就足以撼動內外世界,因此才要慎重跨出每一步,避免傲慢,並也避免封閉。

依此延伸,鈴芽所提到的:「沒有草太的世界才可怕!」,其中的份量,同樣不該簡化為浪漫的一見鍾情,更是累積了十數年的災後感悟。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對於鈴芽,與其再次體驗失落、無力,倒不如放手一搏,才有機會好好說再見,甚至說出那一句擱置多年,卻從未有機會實現的歡迎回來。

是故,即便災難三部曲相較新海誠的過往作品還要商業取向,但那一份情感先於邏輯的初衷,始終未變,持續孕育感動。

正如電影所總結,關門師的能力,來自於土地以及寄宿其中的情感足跡。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不過,記得過去,講的不僅是記取教訓,還有美好曾經存在的事實,或許光是記得,依舊無法抹煞傷痛,可是那些回憶,也因此活在未來的每一刻日常,每一句道別、歡迎,甚至是擁抱留下的餘溫,皆如潛在的養分,拉拔人們長大。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為此,每當成功關上一扇門,一隻只臃腫的蚯蚓,才會在膨脹之後,綻放出磅礴的雨水,藉此重新灌溉死寂的大地。

雨水,既是思念,亦為情感的消長,或者說揮之不去的鬼魂,卻又宛如守護天使一般,時而折騰人心,時而洗滌身心。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梳理至此,可以發現,電影真正的主題,其實是記得。或許弔詭,但是唯有記得疼痛,才有辦法再次召喚那些和煦的午後。

畢竟,在突如其來的空蕩當中,常人所說的面對、放下與放過,大多不夠精確,不夠骨感,難以完全實踐。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於是乎,精確來講,面對創傷以及失落,所謂修復,其實指的是那一段漫長的收拾歷程,尤其原有的日常已然遭到破碎,就算一片片拼湊回去,細如蜘蛛網一般的傷痕,依然會爬滿靈魂。除非經過收拾,因應失序而失重的心神,終究無法安然降落,遑論後續的再度紮根。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所以,雖然電影是以典型的英雄之旅〈使命召喚〉來開場,但是隨著劇情推展,早已大大脫離約定俗成的軌道,原本的公路之旅,不僅從外轉向往內探尋,更從出走變為歸返,冥冥之中,好似其他公路電影 —— 出發,往往是為了回到原點。

單論敘事結構《鈴芽之旅》不如《你的名字》那般縝密,不過格局跟層次卻有大幅的邁進,非但是奇幻愛情故事,更是貼近現實世界的療傷電影。

以貓換男,不可饒恕《鈴芽之旅》:生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 - 天天要聞

肉眼可見的視覺效果之成長,豐富的前後景位、蓄意的手持搖晃感、栩栩如生的動態氛圍,再加上原有的細緻靜態作畫,觀影震撼感,可謂一波又一波。

電影妥善利用動畫獨有的特性,屢屢以低幀數的手法,利落提升節奏感,使得觀影過程非常痛快!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喜之郎被曝果凍中吃出頭髮!此前也被曝出…… - 天天要聞

喜之郎被曝果凍中吃出頭髮!此前也被曝出……

喜之郎被曝果凍中吃出頭髮!此前也被曝出……「果凍,我就要喜之郎!」不少人都吃過喜之郎果凍。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在喜之郎果凍中發現了頭髮。李女士購買的果凍中發現有一根頭髮女子稱網購喜之郎果凍吃出頭髮近日,消費者李女士稱,2024年12月23日,她在喜之郎線上官方旗艦店購買了200g*8碗的喜之郎果凍。但在食用過程中...
吐魯番白糧液攜手IPTV共赴2025央視春晚 - 天天要聞

吐魯番白糧液攜手IPTV共赴2025央視春晚

蛇年鐘聲漸近,一場盛大的文化盛宴 ——2025央視春晚即將啟幕。吐魯番白糧液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憑藉卓越實力攜手IPTV共赴2025央視春晚,將為全球觀眾帶來一場難忘的視聽盛宴。央視春晚,作為全球華人翹首以盼的年度文藝盛典,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38歲泰國小公主在大皇宮慶生,六個助手幫她抱狗,單身或源於頭銜 - 天天要聞

38歲泰國小公主在大皇宮慶生,六個助手幫她抱狗,單身或源於頭銜

當地時間1月8日,泰國公主思蕊梵娜瓦瑞(Princess Sirivannavari)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38歲生日的「官方照片」,慶祝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一天的到來。據報道稱,思蕊梵娜瓦瑞以前往多個佛寺祈福的方式,度過了生日,同時也拍下了上百張既時尚又帶有傳統特色的照片。思蕊梵娜瓦瑞是現年72歲的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