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江曾經在西北地區生活工作了長達十年之久,在那裡,他不僅結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還為他的人生做好了鋪墊,一首柬埔寨歌曲,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1963年的春天,李雙江成為了奇台縣的一名戰士。當時那個騎兵團是屬於作戰部隊,並不是屬於文工團體。
李雙江是在1959年考入的中央音樂學院,而且還是聲樂系的。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實打實的高材生,當時他所報的那個聲樂系是需要5年畢業的。李雙江在1963年就已經被分配到那個地方工作了,所以他大學其實沒讀完,也就是沒有畢業。
當時,他作為音樂系的高材生,直接加入了作戰部隊,這種情況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
後來有人採訪他的校友:當時聲樂系招生的人數非常少,畢業了之後,要麼直接分配到正規的聲樂崗位,要麼就在學校裡面當老師,一般都是這兩種選擇。
李雙江的個人資料里說,他是被分到了新疆的那個文工團工作,但實際情況是他來到了作戰部隊,當時等於就是基層下放了。如果按當年的情況,確實需要先在基層鍛煉,然後才去文工團工作,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過李雙江在基層待的時間比一般人要長得多,而且他是靠那一首柬埔寨歌曲才獲得了機會回到正軌,開啟了人生轉折。
雖然來到了艱苦環境,但是李雙江並沒有心灰氣餒,反而更加努力,他本身音樂底子就非常好,很快就成為了鶴立雞群的一名優秀的歌手,也激發了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種軍人情懷。
小時候他就對戰士們非常仰慕,希望也能成為一名戰士,現在他終於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戰士生活場景。
剛進入軍營的時候,李雙江經過短暫的適應,憑藉卓越的音樂才能又是高材生,他的名號很快就在軍區裡面傳開了。
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人,而且西北地區本來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地方,在這裡他有很大的發揮餘地,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大舞台。
在這10年裡面,李雙江一直在前線做一些歌唱、文藝匯演等類型的工作。他唱歌很賣力,每次都是用高音,最後還把嗓子給唱壞了。
不得不說李雙江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在這10年里,他不僅為以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還收穫了他的第一段愛情,也就是他的第一段婚姻。
李雙江與丁英上面第一位是丁英
他的第一任妻子丁英,當時是文工團的一個舞蹈演員,比李雙江要大兩歲,兩人結婚兩年之後就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李浩,小名叫小浩浩。
後來因為兩人長期分居,又發生了一些矛盾,所以兩人就離婚了,大概是在1981年結束的。在感情上,雖然有這麼一段經歷,但是李雙江是一個事業型的人,他對感情的事兒其實並不是十分在意。
真正能改變他命運的是西哈努克親王的那一次在西北的訪問,也就是在1970年的冬天,西哈努克和他的夫人一起來到了西北地區進行訪問。
李雙江在那場演唱會上唱了3首歌,其中有一首是柬埔寨的,當時是西哈努克親自寫的,勾起了西哈努克濃濃的回憶之情,他很欣賞李雙江,覺得李雙江唱得非常好,畢竟這首歌是西哈努克自己在西北流亡的時候所創作的一首飽含真情實感的歌曲,而李雙江運用他那迷人的嗓音把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達了出來。
所以西哈努克對李雙江的表現是十分讚賞的,這一次演出也為李雙江博得了一次很重要的機會,2年之後,他就被重新調回了北京工作。
2007年他又開了一場專場研討會,還收到了西哈努克親王的一份禮物,這也是他人生的一種輝煌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