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4》看得人都魔怔了!到底誰能哄好麥琳?

2024年11月27日20:43:06 娛樂 1519

繼爹味濃烈的「楊學」火爆後,婚姻觀察類綜藝《再見愛人4》近日又因「熏雞事變」引爆「麥學」,直接帶動熏雞銷量增長100倍;而李行亮為了哄麥琳則帶來了抽象場面——強行公主抱後摔倒了!麥琳和李行亮這對夫妻相處模式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的話題和思考。

本季《再見愛人》邀請的三對夫妻分別是黃聖依楊子,麥琳、李行亮,葛夕、劉爽。黃聖依、楊子的情感危機起初是最熱話題,但隨著麥琳在節目中表現出的敏感和言行不一引發矛盾,麥琳及「麥學」成了焦點,其他嘉賓漸漸淡化為「背景板」。

《再見愛人4》看得人都魔怔了!到底誰能哄好麥琳? - 天天要聞

麥琳、李行亮

本期少數派對上,鬍子、波波、小漁、海帶、二球、洋洋,聊了聊麥琳和李行亮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兩人各自的性格和情感需求等。

麥琳情緒崩潰,購買熏雞發泄

波波:沒想到,我們又回來錄《再見愛人4》了,大家都已經看得魔怔了。「熏雞事變」後,李行亮和麥麥(麥琳)冷戰,他一直想哄麥麥,試圖公主抱,但沒成功。

海帶:麥麥不開心的第一個點在於畫像。麥麥看到自己的畫像時,覺得畫師把她畫丑了。她非常不開心,但李行亮完全沒有察覺到,反而不斷為畫師開脫,形成「你有同理心關懷別人,居然沒有關懷我」的感覺。後面李行亮找麥麥講道理,但麥麥覺得李行亮應該來道歉、哄自己,這就產生了一個巨大落差,把矛盾越積越深。

到了第二天爬長城的時候,麥麥撕破臉,不願意跟李行亮出現在同一排。李行亮無論用什麼方法都哄不好她。後面輪到葛夕、留幾手(劉爽)擔任導遊,就發生了麥麥的「熏雞事變」,她整個人像魔怔了一樣:我不開心,我要花錢,我不管你們怎麼樣。後來有一隻熏雞已經快吃完了,可能就剩下雞架,麥麥還要打包,拿回去煮湯。

波波:李行亮當晚吃掉了打包回來的熏雞,這一幕也讓很多網友同情,因為很多人挖出他們一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麥麥曾經說李行亮腸胃不好。

鬍子:聽你們的描述,我已經覺得很慘了,沒有人能夠控制住她嗎?中間沒有一些有效的溝通嗎?

小漁:我覺得可能在綜藝的鏡頭面前,大家還是非常客氣、謙讓以及忍耐的。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正常人都不會給他施展的空間。

波波:楊子已經表現出了正常人的不耐煩,有好多網友發現他們一起旅遊的時候,麥麥一個人走在前面,大家怎麼喊都不理,楊子在後面說不要管她。

小漁:有一個非常典型的表現。如果麥麥問你,我配拿到一杯咖啡嗎?你會怎麼回應?

海帶:「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這個梗在網上已經流傳很久,我先知道這個梗才去看了正片。實際上在正片里,我沒覺得這句話的問題有那麼嚴重。因為看完前幾期,我對麥麥的預期是,她是自我極度膨脹,但同時也把自我定位放得非常低的一個人。「我配擁有一杯XX嗎?」是她的習慣性表達。

麥琳要情感撫慰,李行亮手足無措

鬍子:剛才小漁說她有反制麥麥的方法,男生們有嗎?

二球:反制的前提是有一種關係存在的,如果我和麥琳是朋友或是路人關係,我當然有很多反制方法。但如果我和她是夫妻關係,說不定真有可能像李行亮那樣默默承受。

洋洋:這對夫妻關係捆綁得很深,很難用強硬或尖銳的手段反制。

鬍子:李行亮的問題也很大,他縱容了麥琳,沒有樹立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

波波:從這次他們兩人的衝突來看,每次衝突就是李行亮拚命哄,如果對方實在不下台階,他就會轉為自我攻擊,比如破壞吉他、扔衣服、懷疑自己有病。

海帶:我覺得李行亮哄人的方法的確匪夷所思,他就是表演型人格,他突然搶了一個麥克風,對麥琳一頓表白,然後送了一副所謂的畫給她。如果我是麥琳,我也會覺得非常難受,這是一種道德綁架。

《再見愛人4》看得人都魔怔了!到底誰能哄好麥琳? - 天天要聞

麥琳、李行亮

鬍子:我觀察到他之前做了很多小的動作,發現無效才上大招。

小漁:沒有情感導師告訴他該怎麼辦,他可能就想著學習影視劇里的霸總,然後被嘲笑了。

鬍子:那麼應該怎麼哄好麥琳?

小漁:我特別討厭哄這個字,大家都是獨立的成年人,哄是哄小孩。

波波:李行亮心目中溝通是平等的溝通,就是彼此說出需求、感受,再來商量解決方法。但麥麥要的是你能察覺到我為什麼不開心,並立刻填補這份委屈。

二球:李行亮給的是解決問題的路徑,而不是對麥琳的情緒安撫。

母職妻職混雜,讓麥琳不自洽

小漁:還有一個惹人爭議的場景,兩個不尊重遊戲的男嘉賓都選了自己老婆,只有李行亮選擇了葛夕。這件事大家能理解嗎?

鬍子:我覺得可以理解。但凡選其他人的時候,可能就是對彼此之間不是很滿意。

洋洋:李行亮玩這個遊戲,如果側重考慮麥琳的感受,可能就會選麥琳;如果側重玩遊戲,可能就選擇了葛夕。

《再見愛人4》看得人都魔怔了!到底誰能哄好麥琳? - 天天要聞

葛夕、劉爽

海帶:李行亮在跟麥琳深夜談心時有解釋自己的選擇。他選擇葛夕,是認真對待遊戲,也是認真對待他與麥琳的感情。他當然可以像其他人一樣非常應付地選擇自己的伴侶,但是他沒有。因為他默認自己跟麥琳都知道這段關係是有問題的,對方一定不是完美伴侶。

而麥琳明知道有問題,但在那種場合讓自己面子掛不住,或者讓自己在情感上得不到滿足,她就一直困在這個怪圈裡。所以為什麼我經常覺得麥琳又可憐又可怕,她很多匪夷所思的行為都是基於此。她的處理方式非常不對——你自己想想有什麼不對,然後我來指出你發現得對不對——就是班主任跟學生的交流模式。

波波:我覺得大家批判麥琳的是她情緒失衡後的表現,但這其實是她內心的真實狀態。當她理智地說要反省自己時,反而不是她的真心話。她需要李行亮發現她的需求,無時無刻、熾熱地愛她。

小漁:這是麥琳缺少社會化的直觀反映。當時問題被暴露出來後,觀察室嘉賓和網友都叫她找個班上,深層含義是你沒有跟更多人相處過,不知道當下社會的基本運行模式是怎樣的。她是一個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當事情不按照她的預想發展時,她就會陷入一種抓狂的狀態。

波波:就像小漁說的,如果你平時在跟別人的相處中,不管對方是否願意,你就要坐別人的車,可能會經常遭到拒絕,那她就知道這些事是不可以的。而在生活中,麥琳只面對李行亮,所有任性也拋給他,而李行亮也不得不全盤接收,這樣麥琳就沒法成長。

小漁:麥琳說把李行亮放在第一位是虛偽的表達,她對於李行亮服從的要求,以及希望李行亮時刻關心她的心理狀態,這哪是把李行亮放在第一位,這是把自己放在宇宙中心。

鬍子:麥琳覺得你按照我這一套,你會更好,你會更幸福。

海帶:麥琳對李行亮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傳統的母職身份上,她希望我為你奉獻,我做的所有都是讓你變得更好。但同時她又有妻子的身份,希望另一半關照自己的情感需求。這兩個身份一直「打架」,而她沒有意識到,所以她永遠是矛盾的。

我個人覺得,麥琳和李行亮上這個節目是個錯誤,實際上按照第一期的表現來看,他們沒有把這些問題全部攤開,可能一輩子就這樣過了。現在把問題放出來,甚至是讓它加劇、惡化到兩個人都沒有辦法忽略的程度,可能除了離婚之外,沒有任何別的解法。

波波:我覺得習慣就好了。現在鋪天蓋地的聲音當中也不全是對麥琳的正確分析或善意規勸,也有很多謠言,就把所有的批評都當成惡意就好了。李行亮也加倍去呵護她,他們就可以因為外界的風風雨雨而變得更加緊密。

麥琳帶火節目,別人成了背景

小漁:大家都在懷疑麥琳有沒有被惡意剪輯,她在節目中呈現的狀態太匪夷所思了。我不認為節目組會惡意剪輯她。就像我們去錄節目一樣,大家都知道有鏡頭存在,可能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拒絕都會消失,各種情緒、匪夷所思的建議,都會得到反饋。於是麥琳發現自己成了中心,因為她沒有意識,也不知道收斂。除了李行亮外,所有人都關注她,她可能也有點享受這種狀態。

我也在想製片人劉樂的心態。劉樂一直說希望能揭示深層次的東西給大家看。麥琳的出現確實帶動了節目火爆,讓劉樂很欣喜,但她可能也很無奈,因為現在節目效果可能跟她心中的高品質有一定距離。

《再見愛人4》看得人都魔怔了!到底誰能哄好麥琳? - 天天要聞

楊子、黃聖依

海帶:麥琳這件事情還讓很多人忽略了楊子、黃聖依,留幾手、葛夕這兩對夫妻的問題。

波波:節目播出至此,已經有很多人在預測這三對夫妻,哪對離,哪對不離。

鬍子:我覺得葛夕和留幾手不會離。

小漁:葛夕值得更好的!希望他們離婚。其他兩對是願打願挨。

海帶:我個人非常希望葛夕和留幾手離婚,他們離婚可能各自會更好。留幾手可以清醒一下,不要沉浸在女人為她製造的保護網裡。

波波:我不希望麥琳和李行亮離婚,我希望麥琳有機會改正自己的問題,他們兩人的路還沒走完。

小漁:我希望他們不要讓這段婚姻變成只能同苦、不能共甘的婚姻。

二球:我覺得他們兩人可能在鏡頭之外非常圓滿,特別和諧。

海帶:這一次節目對他們來說就是歷劫,把所有問題都暴露出來。他們是很多中國家庭的典型案例。

波波:我覺得中國家庭都可以看一下《再見愛人4》。

參與成員 | 鬍子 波波 小漁 海帶 二球 洋洋 音頻剪輯、文字整理 | 詹錫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