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英姿颯爽的實力派演員。
那年,她力壓《甄嬛傳》的孫儷,一舉斬獲上海白玉蘭獎。如今,作為資深演員,當選「亞洲新人獎」國際影片評選委員會評委。
張桂梅,全國的道德模範。
她是麗江華坪女中的校長,用裹滿膠布的手把雲南大山裡一個又一個女孩送進學堂的時代楷模。
張桂梅與宋佳,按理說沒有淵源,直到今年的一部豆瓣高分劇《山花爛漫時》,將二人緊緊連在一起。
比起海清飾演,為什麼宋佳飾演的這版張桂梅能這麼讓人接受?這裡面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不妨一起走進宋佳與張桂梅的故事。
01
第一眼看到宋佳飾演張桂梅,挺讓我驚訝的,甚至感到異質。
如果你身在雲南,會很難不「見到」張桂梅。
電視上,前雲南省委書記起身攙扶這位七一勳章獲得者,親自為她「斟茶倒水。」
單位組織的例行學習中,投影儀上放映的是張桂梅的紀錄片。
走在昆明的大街上,一拐彎,海清飾演張桂梅的巨幅海報就出現在眼前。
印象最深的還是朱良文導師的講座,年近八十多歲的老人朱良文一生致力於保護雲南民居古建,被稱為「麗江保護第一人」,更是中國首批「中國民居建築大師」。
明明已經把畢生的心血都灑在雲南這片土地上,可提起張桂梅,還是有些自愧不如,一臉欽佩,
「雲南的鄉村振興怎麼搞?多一些張桂梅這類人,就可以」。朱老聲若洪鐘,言語間脹滿了情緒。
張桂梅的各種感人事迹就在「一點一滴的片段」中,在我腦海里拼接完整。
可所有的這些加合起來,都無法蓋過第一次看到張桂梅時,那張臉帶給我的震撼。
這是一張怎樣的臉?
一頭乾枯灰白短髮無力地垂搭著,有一種被大雨淋過的「失魄感」,黑黃的臉上、眼角邊,似乎堆滿了年輪般的褶皺,一圈又一圈,這烙印像是攜帶歲月利刃加諸的苦難,又像是被刀琢斧鑿般的雲南大山,千壑百折。
在這張乾枯到極致的臉上,細細的眼睛卻總是水蒙蒙的,裡面的淚水彷彿輕輕一晃,就能溢出來。
這張臉既承載了深不見底的磨難,又盛滿一汪清泉,像是保留了少女般的單純。
難怪,身邊人提起張桂梅,都感嘆道,太好哭了。
因此,當宋佳白皙素凈的面龐和張桂梅這張臉,疊合在一起時,我無法接受。
這裡面只有強烈得讓人無法直視的反差,沒有絲毫可能的協調。
很多人和我一樣,認識宋佳是一部電影《好奇害死貓》,是一部劇《闖關東》。
在光影中,宋佳那張白凈的臉太過於突出。
在重慶混雜,色彩喧鬧的磚房屋頂,在胡軍黑黝粗獷的面部襯托,宋佳那張白凈的臉,孤零零凌亂在風中,獨特,唯美。
在《闖關東》那戰亂紛飛的年代,在東北三省出品的黑土地,糙漢對比下,更是讓宋佳格外脫俗。即便她後來被村霸欺辱,失了身,可一身大紅襖裹住清雅的俊臉,還是讓你能感受到這女孩的素凈不染。
因此,一張白皙素凈的臉和一張黑黃布滿傷痕的臉,如何交錯融合?
宋佳飾演的張桂梅辦到了。
02
一個演員碰到一個契合自己的角色,冥冥之中,彷彿某種前世的糾纏。
二者一碰就合在於骨子裡某種的「一致」。
宋佳和張桂梅都給人一種「小小」的感覺,像是野外粗糲的黃土堆中,開出一株小野花。
如今的宋佳早早就是大女主的人設,鏡頭前,她緊貼的精緻烏髮,稜角鋒利的下顎線,結實的腰身搭配大線條的中性著裝,女王范呼之欲出。
可在銀幕上,宋佳卻總給我一種「小小」的感覺。
就像在《闖關東》,明明飾演傳武的姐姐,可她在那個封建思想的年代,任由命運和規化的拉扯,如無根浮萍,隨風飄零,無力渺小,無比讓人心憐。
在《好奇害死貓》中,依附在胡軍飾演的成功男人身邊,宋佳更是把外地人的漂泊與一個渴望危險愛情的女性脆弱感,演繹得破碎疏遠,身不由己。
宋佳的熒幕角色就是白皙素凈的野花,長在風搖雨動的環境,弱小無助,我見猶憐。
這一點和張桂梅給人的感覺是相通的。
張桂梅個頭不高,身體單薄瘦弱。
夜色將盡,晨曦未起,在麗江女中,張桂梅早早整衣待發,手拿一個大喇叭,在大大的操場上喊操。
步履瞞珊的步伐,被罩在無邊的夜色中,像是一陣山間的風就能把她吹倒。而當她雙手貼滿止痛膠布在風中細微的顫抖,那孤立的痛苦,也彷彿只有她一人才能消化。
麗江女中一年告別一批學生,夜色的操場上,總留下張桂梅小小的孤影,一遍遍徘徊。
張桂梅的「小」還體現在人群中。
記得前雲南省委書記攙扶她時,為了和張桂梅同一高度,只能強烈地彎下腰,用低姿態去守護這個女孩。
各種疾病纏身的張桂梅少不了被人幫扶,她總是被細心地依偎在中間的位置,她的兩側是如高山般巨大的身軀,在她身上投下重重的暗影。
03
無論是張桂梅還是宋佳,都小小的,可不妨礙她們綻放出無比炙熱的生命力量。
2008年8月,張桂梅籌建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這是全國第一家免費的高中。
和當下很多中學,只關注優質生源,掐尖做數據不同,麗江女中收納的是最底層被遺忘的大山孩子。
張桂梅用瘦弱身軀走過的12萬公里家訪路,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
好的教育,一個也不能少。
雲南地處橫斷山脈,家訪之路山高水遠,險途縱生。
行走在荒郊野嶺,看著窄路一側的萬丈懸崖,張桂梅常常害怕得發抖,像是腳底扯住了腳趾。
有次坐摩托車上山,嚇得更是不敢低頭,摩托車在懸壁一側的羊場土路上左搖右拐,堪比極限運動,但凡車頭歪一點,連人帶司機,就直接衝下深崖。
雖然害過驚,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甚至直接昏倒在路邊,可張桂梅依舊一次次來往於大山之間,從不退縮。
最讓人記憶深刻,莫過於為了讓女中正常運轉,張桂梅跑到昆明街頭獨自去募捐。
她孤身一人,小小一隻,飄搖於悠悠天地間。
呆在人流熙攘的陌生場合,張桂梅左右踱步,焦慮張望,像是被螞蟻鑽心般焦灼,可一雙迷濛的雙眼又好似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的彷徨。
可是,張桂梅還是能把學費、贊助一點點拉回來。
也許宋佳沒領略過張桂梅孤站募捐的苦,可追逐藝術的道路也是步步驚心。
宋佳主演的影片《蕭紅》拍得很唯美。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橋段,都讓觀眾沉浸在文藝片的藝術享受之中,這離不開她的「受虐」的表演。
拍攝時有一場雨戲,當時劇組包下影視城整整一條街,把整條街用水泡起來。
宋佳就站在齊腰深的水裡一連拍了三天,冰凍刺骨。
還有一場在碼頭淋雨的戲,零下30多攝氏度,三個噴水頭對著宋佳狂噴,凍得她躺在地上就快粘住了,動彈不得。
宋佳說,
「我一工作起來就是個戲瘋子,隨時隨地都能點燃。」
「我不想辜負任何一個角色。拍戲苦是件正常的事。」
我想,張桂梅會和宋佳遠遠不止山間搖曳的一束無名小花,還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寫在最後
年過35歲,面對生活以及他人的苦難,有一種本能地抗拒。反而對樂觀,歡樂這種簡單純粹的情緒抱有極大的接納。
宋佳演繹下的張桂梅,沒有像海清般,拿著苦難的標籤,去消費他人同情,而是專註於把張桂梅面臨艱難時的幽默、樂觀以及力量都展現了出來。
我想,這才是女性,以及每個人面對生命旅程應有的態度和韌性。
據說拍《山花爛漫時》過程中,宋佳為了驗證自己飾演的張桂梅是否像,大大咧咧走到了張桂梅麗江所在地,人們紛紛駐足靠近,熱情地把她當張桂梅般,噓寒問暖,招呼來家吃飯。
宋佳既驕傲又感動。
如今電視劇《山花爛漫時》大結局了,可美好的故事依舊在繼續,
宋佳以個人名義向華坪女中捐款100萬,整個劇組捐款600萬。
與動輒上千萬的捐款對比,這數額並不大,可是不知為何,這筆錢讓人很溫暖,很溫暖。
這溫暖像是把糖葫蘆的糖漿煮化了,緊緊地把宋佳和張桂梅黏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