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2024年06月11日13:33:38 娛樂 1665

2023年1月15日,經過12年的等待,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終於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給了觀眾。這部作品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爭議,原著在亞洲市場的反響並不熱烈,影視化的過程也充滿了曲折,包括版權易主、動畫版的失敗等。

直到2020年,原電影版的投資人林奇去世後,劇版《三體》才得以開機,成為了最受期待的影視化作品。

對於書迷來說,劇版開播就像是久旱逢甘霖,當男主角汪淼通過3K眼鏡首次窺見宇宙閃爍的震撼場景時,無數書迷的心都為之顫動。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張魯一出色地詮釋了這位科學家在信仰崩潰時的驚慌、絕望和徹底崩潰,他的眼神從最初的燃燒漸漸熄滅,栩栩如生地重現了原著中的經典畫面。

這部劇集的最大亮點在於演員陣容的實力。張魯一精準地貼臉演繹了汪淼的角色,于和偉則利用他老道的演技完美地展示了保護者史強性格中的溫柔體貼。

當他試圖勸說汪淼不要過分擔憂宇宙閃爍現象時,于和偉歐式雙眼皮的大眼睛和誠懇的言辭讓人信服,讓人看到了他明明外表看起來粗獷卻實際上很通情達理的一面。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更令人驚嘆的是,陳瑾王子文分別出色地飾演了青年和老年時期的葉文潔,兩人的神似和演技的貼合度令人嘆為觀止。

王子文臉上一閃而過的猶豫,細膩地呈現了這個科學家在「回應三體文明」前的內心掙扎;而陳瑾則將老年葉文潔的冷靜沉著演繹得淋漓盡致,在面對女兒離世時的平靜中,透露出一股令人驚嘆的狠辣氣質。

經過沉澱,《三體》劇版在原著基礎上得到了出色的視覺展示,細緻的展現了小說中的人物內核,引領觀眾感受了視覺與心理的雙重盛宴。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這部備受期待的作品正式開播,讓書迷們的期望穿雲破霧,終於成就他們的願望。

從2010年開始,劉慈欣首次將他的科幻小說《三體》的影視版權出售給他人,然而,這部小說的影視化道路充滿曲折和坎坷,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當年,《三體》在亞洲市場的反響並不盡如人意,這部跨越千年又涉及外太空情節的作品,想要影視化的難度可想而知。劉慈欣曾公開感慨,他對這部作品在亞洲市場的遭遇感到困惑。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三體》這部劇,最初版權是被宋春雨花了30萬元買下的。不過,相較於其他一些只需對言情小說稍加改動便可拍攝的影視劇,《三體》所需的製作費用無疑是高昂的。

雖然宋春雨團隊已經開始著手打磨劇本,但進展依舊緩慢。

就在人們以為《三體》影視化恐難實施時,版權卻出現了新情況。林奇接手了影視版權,並投入12億元製作六部《三體》電影。更令人驚嘆的是,他還親自邀請了張番番擔任導演,陣容極其豪華。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然而,就在大家對《三體》電影版的期待值達到頂峰時,一個殘酷的現實卻給所有人當頭一棒。雖然2016年已經有張靜初馮紹峰等明星加盟,但是直到6年後,電影版的上映日期仍然沒有確定,關於電影質量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更令人遺憾的是,在2020年,原本負責該項目的林奇中了毒而死亡了,這就導致了《三體》電影版處於停滯狀態。

在所有人認為《三體》影視化就此畫上句號時,沒想到,同年,這部作品的劇集版最終啟動,並成為了備受矚目的一線曙光,期待了整整12年的書迷們終於迎來了希望。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這部作品的拍攝劇組已經經過反覆的深入研究,從人物關係到劇情的發展,都做到了很高程度的還原,甚至包括台詞也多數源自於小說原著。

這種真誠的拍攝態度,也讓觀眾對這部充滿曲折的作品充滿了期待。

儘管如此,未來的道路仍舊撲朔迷離。網飛版的陣容遭到質疑,前途渺茫;而林奇的離世,也為劇集版的後續發展蒙上了陰影。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然而,這部備受期待的作品終於迎來了曙光,至少書迷們可以一飽眼福了。

劇版《三體》開播後,演員的出色演繹最引人注目。他們通過微表情和細節的表現,生動地展現了原著中豐富的人物內核,為觀眾帶來了視覺和心理的雙重享受。

在這些演員中,張魯一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位。他以高超的演技出演的汪淼,在劉慈欣筆下的人物塑造中十分出彩。他內向、忠厚、看似溫吞但內心卻有著明顯的稜角,尤其是在面對宇宙閃爍這一超自然現象時,張魯一的一舉一動都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這位科學家的掙扎與無助。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從驚慌失措、信仰崩塌到徹底的絕望,他眼神中的光芒由熊熊燃燒直至完全黯淡,栩栩如生地重現了原著經典。

于和偉飾演的史強同樣令人眼前一亮。儘管他年紀略顯老成,但正是這份滄桑感讓他完美地刻畫出了史強這一角色。在劇中,他勸說汪淼不要被宇宙閃爍所震懾的那一幕,他那歐式雙眼皮的專註神情和懇切言辭令人信服地展現出這個看似粗暴實則通情達理的保護者。

作為汪淼的監護人,他最能理解對方的脆弱,正直耿介的外表下卻飽含細膩的人性之光。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相對來說,王傳君飾演的丁儀在劇版中是個有些遺憾的存在。在原著中的丁儀是個謹慎理性, 卻又帶有浪漫情懷的科學家。

但在王傳君的演繹中,丁儀的形象過於放浪形骸他在第一次見到汪淼時,並未完全展現出失去摯愛楊冬後的哀傷,反而給人一種桀驁不馴藝術家的感覺;甚至在回憶與楊冬的點點滴滴時,他的眼神中也多了虔誠的浪漫,甚至缺了應有的理性和嚴謹。

然而,這也從側面展示出了這部劇對演員的高要求。在這樣一個群星璀璨的大製作中,每位演員都在盡全力去詮釋好自己的角色。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這也使得王傳君的短板被無情暴露出來但是,作為一部集合了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等眾多實力派的巨制,出現一些遺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陳瑾和王子文在葉文潔這一角色的演繹中,令人嘆為觀止,她們分別出演了科學家的青年和老年時期,卻把角色性格描繪得一脈相承。

當王子文按下回應三體文明的那個紅鍵時,她臉上一閃而過的猶豫和掙扎,細膩入微地揭示了葉文潔內心的撕裂;陳瑾則將老年葉文潔的沉穩和冷靜刻畫得恰到好處,她在面對女兒離世的平靜中,卻透露出驚人的狠辣氣質她們用眼神完美地傳達了這個角色的精神內核。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林永健出色地演繹了常偉思,到李小冉令人眼前一亮地塑造了申玉菲,再到楊蓉飾演的神秘感十足的慕星,每一個角色的塑造都細緻入微、恰如其分,讓人視聽雙重享受。

配合劇組還原原著的拍攝誠意,此次《三體》正以全新的視聽體驗,重新詮釋了這部膾炙人口的科幻巨著的魅力所在。

儘管劇版《三體》星光熠熠,群雄薈萃,但仍存在一些遺憾。其中令人詬病最多的是由王傳君飾演的丁儀一角。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丁儀是劉慈欣筆下的一個天才科學家,他性格謹慎克制、理性嚴謹,但又帶有浪漫的色彩。他曾因失去摯愛楊冬而陷入痛苦,但憑藉著堅韌不屈的意志,最終得以重拾理智,並為抵抗三體文明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王傳君的演繹在某些方面與原著描寫有些出入。他第一次見到汪淼時,並未完全展現出悲痛和哀傷,反而給人一種桀驁不馴藝術家的感覺。

更糟糕的是,在他回憶與楊冬的點點滴滴時,他並未能完全呈現出丁儀該有的理性嚴謹,相反,他的眼神中更多了虔誠的浪漫情懷,略顯油膩做作。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一個頂尖科學家的個性幾乎被完全隱沒,這讓不少書迷倍感失望。一些網友評論道,他本應該是一個理性的浪漫主義者,結果卻被演繹成了浮誇油膩的"關關雎鳩"。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部劇對演員的極高要求。面對這部高級別的大製作,演員們都在盡全力詮釋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因此王傳君的短板也被暴露出來了。

王傳君的演技得到了高度讚賞,但正因為在如此高水準的競爭中,他的不足之處也顯得尤為突出。你可以說他在這場高度競爭的對決中稍處下風,但絕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他的整體演技。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除了王傳君外,還有許多演員在劇中的表現同樣值得讚賞。例如,林永健出色地詮釋了常偉思這個嚴肅克制的角色。

他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都恰到好處,細緻入微。

此外,李小冉在這部劇中也有了顛覆以往的突破。她飾演的申玉菲冷靜內斂,給人一種波詭雲譎、高深莫測的感覺,整個人就如同布局者般睿智威嚴。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由楊蓉出演的慕星,雖然是原著中並不存在的全新角色,但其神秘感讓人好奇,每次她的出現都讓人對她的來歷和目的感到疑惑。

劇組精心鋪墊的每一個配角都與主線緊密呼應,增添了劇情的想像空間,使觀眾在欣賞視聽之美的同時,也能激發思維,揣摩到更多的幕後故事和可能性。

雖然有個別演員可能表現稍有遺憾,但整體來看,這部劇的群像塑造依然非常精彩。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劇版《三體》無論是在對原著的高度還原還是在演員對角色的用心塑造上,都體現出了滿滿的誠意。

首先,這部劇在故事框架和人物關係的呈現上,盡量遵循了劉慈欣原著的精神。無論是汪淼、史強、丁儀等主要角色,還是葉文潔、申玉菲、慕星等配角,他們的身份設置和相互關聯,都與小說高度一致。

更值得一提的是,劇組還將原著中的大量台詞直接融入劇集,使得每一句對白都充滿了書卷氣息。這既保留了原作的文學韻味,也最大限度地還原了作者的原始意圖。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除了基本框架的還原,演員們對於每一個角色的細節把控同樣值得讚賞。他們用精心詮釋的微表情、性格渲染,完美地展現出了張魯一飾演的汪淼和于和偉出演的史強這些角色的內在精神。

以陳瑾和王子文聯合飾演的角色葉文潔為例,這兩位演員在相貌上的相似度很高,甚至連眼神和動作神態都出奇地一致。

從王子文在表演中一閃而過的猶豫,到陳瑾在面對女兒離世時的冷靜沉著,她們成功地展現了這位科學家在內心與外表上的巨大反差。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每位演員都懷揣著對原作的無比敬意,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傾注專業精神和細緻入微的處理,將原著人物的核心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為作品注入無盡活力。

正因為如此,儘管《三體》在影視化進程中遭遇了重重的阻力,但是12年後這部劇集還是如願與大家見面了。這部劇以極其努力的還原原作的方式呈現給大家,讓人感到非常驚喜,這份執著的追求誠意,才是此次影視化能夠最終成功的最大動力。

雖然劇版《三體》的開播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但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卻暫時充滿了不確定性。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最大的陰霾當屬投資人林奇的遺憾離世。他原本計劃耗資12億打造6部《三體》電影。然而他的突然離世,使這個宏大計劃的後續陷入了停滯。

儘管劇版的誕生並沒有帶來非常優秀的效果。但無疑,這部劇的製作誠意和出色的演員陣容,已使其成為《三體》影視化最受矚目的版本之一。

這部電視劇至少為整個IP點亮了一線曙光,在人物塑造和情節安排方面,劇組都在極力地還原原著的精髓。

《三體》裡面的微表情,才是演員的修羅場 - 天天要聞

網飛在購入版權後對於亞裔演員配角的安排,引發了不少書迷的擔憂。他們認為,一旦視角發生根本性偏移,這種改編可能會大幅度削弱原作的文化內核。

因此,書迷們都期待這部劇版將能延續高水準的開局,為《三體》創造更多優秀的影視化作品。

這部歷經12年才重新呈現的科幻巨作,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力量和思想內核,絕非等閑。觀眾和書迷們都滿懷期待,希望未來這部作品可以不負眾望,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和認識這個揭示人性的科幻宇宙。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上影節論壇聚焦IP開發,主講嘉賓王長田透露:張藝謀曾拒絕執導電影版《三體》 - 天天要聞

上影節論壇聚焦IP開發,主講嘉賓王長田透露:張藝謀曾拒絕執導電影版《三體》

極目新聞記者 戎鈺張藝謀要執導電影版《三體》,是今年上影節公布的最重磅新聞。6月18日,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主題論壇,多位國內外知名電影人就「IP全球多元化開發的潛力與想像」展開一席談,作為主講嘉賓之一的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也被問到有關電影《三體》的問題,他首次透露,自己幾年前就邀請過張藝謀拍《三體》...
「女中音與鋼琴的碰撞」專場音樂會在暖心音樂坊成功上演 - 天天要聞

「女中音與鋼琴的碰撞」專場音樂會在暖心音樂坊成功上演

  6月16日晚在海河沿岸的港灣中心「女中音與鋼琴的碰撞」專場音樂會在暖心音樂坊成功上演。  聲樂演員趙軍用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拉開音樂會的序幕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劉可心、齊航、趙梓晴三位鋼琴演員用精湛的專業技能為現場觀眾呈現了柴可夫斯基,海頓等作曲家的經典鋼琴作品。  本場音樂會共...
佐藤健瘦了! 工作滿檔又當新劇製作人…計程車行揭貼心舉動 - 天天要聞

佐藤健瘦了! 工作滿檔又當新劇製作人…計程車行揭貼心舉動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日本男星佐藤健與永野芽郁共同演出真人版電影《工作細胞》,日前出席記者發表會,外型引發日網驚呼「變瘦了」。而他不只拍電影,還挑戰當製作人演Netflix新劇,計程車行發文透露男神貼心舉動。佐藤健出席記者會,日網驚呼男神瘦了
楊紫瓊相愛20年仍超閃! 法國莊園甜吻78歲新婚尪 - 天天要聞

楊紫瓊相愛20年仍超閃! 法國莊園甜吻78歲新婚尪

記者黃皓瑋/綜合報導61歲的奧斯卡影后楊紫瓊,與前法拉利總裁尚陶德(Jean Todt)愛情長跑19年後,在去年(2023)步入禮堂。日前他們迎來交往20周年的紀念日 ,楊紫瓊也難得發文放閃,大方公開親吻老公額頭的合照,相愛20年依然甜蜜,
電影《群星閃耀時》亮相上影節,黃渤、吳磊、高葉領銜主演 - 天天要聞

電影《群星閃耀時》亮相上影節,黃渤、吳磊、高葉領銜主演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6月18日,科幻冒險電影《群星閃耀時》亮相上影節。監製黃建新、導演章笛沙借用「火箭發射倒計時10-0秒」的形式分享了創作歷程,同時在現場公布了該片由黃渤、吳磊、高葉領銜主演。影片海報。活動現場,監製黃建新透露了其參與影片的緣由:「我是一個好奇心特彆強的人,各種類型的電影都想嘗試,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