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6億!史上最火春節檔之後,電影市場還能否熱辣滾燙?

2024年02月20日06:45:05 娛樂 1879
80.16億!史上最火春節檔之後,電影市場還能否熱辣滾燙? - 天天要聞

今年春節檔的電影市場,一如領跑票房的電影名字一樣「熱辣滾燙」——

國家電影局日前發布數據,2024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達80.16億元,不僅超越去年春節檔67.58億元的票房成績,還刷新2021年春節檔創下的78.22億元票房紀錄,成了「史上最火春節檔」。不僅票房飄紅,多部影片在各影視評分平台同樣取得了不俗評價,口碑向好。

同樣在這樣一個火熱的檔期內,8部上映電影竟有4部先後宣布撤檔,十分罕見;部分熱門電影的社交媒體話題聲量,也遠超作品本身。

春節檔之後,電影市場還能否持續火熱下去?

得話題者得市場?

「當我70多歲的母親都來問我賈玲減肥這件事後,我知道這部電影徹底出圈了。」今年春節期間,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史唯回重慶老家探親。50歲後就再未進過電影院的母親竟主動問起他電影《熱辣滾燙》的情況,還流露出想去影院觀影的想法,緣起是在短視頻平台上刷到暌違春晚兩年的賈玲減肥成功的不少視頻。

今年1月11日《熱辣滾燙》定檔之時,久違公眾視野的導演、演員賈玲在微博透露自己「成功減了100斤,並且練成了拳擊手的樣子」,引發公眾極大的好奇心。電影上映之前,越來越多關於賈玲減肥的形象被傳出,「賈玲瘦成張小斐了」「瘦的賈玲」「被熱辣滾燙賈玲剪影驚到了」等話題衝上各平台熱搜第一。

電影上映,賈玲公開亮相,引發的熱搜被一些網友稱為「屠榜」,貓眼專業版的記錄顯示上映當天該片話題就達75個,登上熱搜榜首的「賈玲減重100斤 首度公開正臉照」「賈玲談未來體型管理」「賈玲為角色增重40斤再減100斤」等大多與其減肥相關,「賈玲肌肉線條」「賈玲下頜線」等熱搜更直接指向電影之外。

80.16億!史上最火春節檔之後,電影市場還能否熱辣滾燙? - 天天要聞

瘦下來的賈玲亮相新華社視頻採訪。

來自燈塔研究院的《2024年春節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春節檔《熱辣滾燙》的微博熱搜達到447個,熱搜在榜時長達789小時,遠超同檔期其他電影,「賈玲減了100斤」成了今年首個電影熱議話題。時至近日,「賈玲熱辣滾燙熱辣蛻變曲MV」仍四次上榜微博熱搜,許多人的關注點在減肥前後的賈玲同台唱歌,以及減肥成功後賈玲大波浪捲髮和公主蓬裙的造型。這讓史唯感到疑惑:「《熱辣滾燙》出圈的真的是電影本身嗎?」

即便沒有「賈玲減肥100斤」的場外話題,《熱辣滾燙》依然是一部「話題電影」,該片聚焦一名女性自我改變的故事,上映後「熱辣滾燙 擁抱自己」「熱辣滾燙 愛自己才能破全局」等與電影內容相關的熱門話題,也與近年來互聯網上年輕人對生活態度討論高度一致。

「話題」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燈塔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熱辣滾燙》拉動了36.2%的「零頻用戶」,即吸引了眾多史唯母親這樣的春節檔未觀影用戶走進電影院,該片的首次觀影人數幾乎是《飛馳人生2》的1.5倍。

這樣的趨勢在去年暑期檔已現端倪。聚焦電信詐騙的《孤注一擲》拿下38.48億票房,講述「海外殺妻」故事的《消失的她》則獲得35.23億票房,分別拿下去年全年票房的第三和第四名,兩部電影上映期間,電影之外的社會話題討論度同樣居高不下。

「《熱辣滾燙》的話題營銷有多強?我在好幾個影視專業群里的業內人士都在討論健康減肥話題。」從事影視製作的吳先生介紹,儘管不少業內人士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但一致的看法是「電影劇本不夠完善,但賈玲的拼勁值得敬佩。」

在他看來,《熱辣滾燙》能在春節檔中突圍,除了賈玲本人的「國民好感度」無人能及外,她在近兩年時間內潛心投入改變體型、創作電影的態度讓「話題」得以成立並擁有廣泛討論度;而電影基本品質不錯則促進了口碑進一步發酵:「如果這是一部爛片,此前所有的話題都會成為批評嘲諷的證據。」吳先生說,《熱辣滾燙》的成功與其說是話題的成功,「我更相信是創作態度的成功。」

「儘管有觀眾覺得《熱辣滾燙》等重話題、重營銷、內容『小品化』的高票房電影給人一種『算計』感,但商業『算計』也是一種市場準備。」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認為,電影為更好的票房和傳播效果而認真謀劃的努力也值得尊重。

唯有下沉能成功?

事實上,縱觀今年春節檔的電影,大多都自帶「話題」。張藝謀的《第二十條》,探討的是刑法第二十條的「正當防衛」;《紅毯先生》諷刺的是娛樂圈怪相;《我們一起搖太陽》關注重病患者的生活與情感;就連動畫電影《熊出沒·逆轉時空》也在講述都市上班族的鄉愁。

相比之下,去年春節檔有依託歷史的劇情電影《滿江紅》、體現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諜戰懸疑片《無名》和畫面精美的奇幻動畫電影《深海》等不同類型。

但並不是所有的話題電影都能複製《熱辣滾燙》的成功。由寧浩執導、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以傳統「名導演+大明星」的模式一度被寄予厚望,但目前該片僅取得8422萬元票房,並在2月16日晚宣布撤檔。同樣宣布撤檔的還有講述重症患者故事的《我們一起搖太陽》,該片在豆瓣上獲得了和《熱辣滾燙》一樣的7.9分。

80.16億!史上最火春節檔之後,電影市場還能否熱辣滾燙? - 天天要聞

《我們一起搖太陽》撤出春節檔 (圖片來源:新華社)

《紅毯先生》是從事編劇工作的黃歡在春節檔最期待的電影,寧浩的作品在故事講述和鏡頭運用方面都有自己的風格,在她眼中已有「作者電影」的雛形。然而她發現這部電影的排片率很低,「不是清早就是很晚」,等傳出撤檔消息她再想去看,才發現自家附近影院幾天前就幾乎沒有排片了。

過年回老家時,知道黃歡從事編劇工作的親友也會和她聊聊影視作品。但與鋪天蓋地的「賈玲減肥100斤」相比,幾乎沒人在乎鏡頭語言、場景調度等電影因素,「很多人理解的電影感天花板就是王家衛。」今年春節檔的幾部熱門電影也讓她並不滿意,「票房高得嚇人,但影片品質真的高嗎?」

來自燈塔的數據顯示,《紅毯先生》在一線城市的票房佔比最高,達到18.6%,幾乎是檔期均值9.6%的一倍;而在四線城市墊底,只有18.3%。在春節檔五部主要電影中,它是唯一一部在三四線城市票房不及總票房50%的電影。對此燈塔報告得出的結論是「春節檔影片下沉明顯」。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下沉」並非電影的唯一出路,他們依然對類型豐富的中國電影充滿期待。「不同檔期的電影具有不同特徵,即使在北美這樣成熟的電影市場同樣呈現這樣的特徵。」吳先生以好萊塢電影為例,隨著3月頒獎季結束,會有一批藝術性較強的電影上映;暑期檔則是爆米花視效電影的天下;到了年底迎接新年時,合家歡的喜劇、溫情電影則會成為主打,「僅看今年春節檔電影就認為電影類型單一、迎合市場是沒有道理的。」他也認為相較之下一線城市觀眾對藝術類電影接受度更高,「一線城市有資源和信息優勢,應發揮帶動效應,而不是變成觀影『鄙視鏈』。」

「今年春節檔票房的得失說明,一方面,電影的市場規律需要尊重,比如春節檔檔期有其獨特性,需要正能量主題,題材也要符合合家歡;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電影和明星的關係,喜劇片是高度依賴喜劇明星的電影類型,中國需要打造自己的國民喜劇明星。」劉海波認為,應該鼓勵創作者總結市場規律,為檔期打造叫好又叫座的爆款電影,需要反對的是迎合檔期特點的粗製濫造之作。這樣的作品或許可以一時賺錢,但往往在強大的競品前落下風,「爆款總有它的理由。」

影院排片定生死?

今年1月29日,《紅毯先生》忽然發布一張海報,醒目寫著「讓觀眾自己選擇?OK!」的字樣,疑似對電影分線發行表示不滿。此前曾有傳聞稱同檔期其他幾部電影將採取分線發行消息,要求影院保證大年初一、初二兩天的「最低排片量」,其中並不包括《紅毯先生》。

不過,1月30日下午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與春節檔影片八家投資出品方代表就春節檔影片發行放映工作召開座談會達成共識,「任何單位或組織都不能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干預包括電影排片在內的市場經營活動,對各市場主體正當的經營活動做出限制性安排。」

80.16億!史上最火春節檔之後,電影市場還能否熱辣滾燙? - 天天要聞

《紅毯先生》公開發布的海報被解讀為意有所指。

一些影院經理透露,如今影院排片一定緊跟市場節奏:「一開始當然會從業內的預判來排,但後續肯定會根據市場反饋立即調整。」這樣看似公平的排片方法對相對小眾的藝術類電影卻存在不公。「當下國產電影存在類型單一和同質化現象,往往傾向好萊塢風格的電影更受市場歡迎,但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應該容納各種風格、流派和美學趣味。」影評人石川就表示,如今電影市場開始推動分線發行機制,初衷就是希望促進市場多樣化,包容更多不同風格的電影。

然而由電影出品方協商排片率的分線發行機制卻成了部分電影要求確保排片量的理由。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探索和推廣分線發行模式,可以讓一些文藝、小眾影片在部分影院和院線做長期放映,並以此形成紀錄片、文藝片等放映品牌和影院特色。

2016年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成立,是在國家電影局支持下,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牽頭,聯合國內主要電影院線、電影創作領軍人物、網上售票平台等各方共同發起的長期放映藝術電影的社團組織,目前全國藝聯專線覆蓋全國近3000家影院,加盟全國藝聯專線的影院也會加入對應商業院線。在這一機制下,《波西米亞狂想曲》取得9900餘萬元票房,萬瑪才旦導演的《撞死了一隻羊》票房突破千萬,而講述國學詩詞大師葉嘉瑩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也獲得790萬元票房。而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著力讓藝術電影放映日常化,已是上海影迷日常觀影的一部分。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藝術電影市場發展和培育需要過程。

「當下短視頻、AI技術,從技術到市場都在全面衝擊電影產業,影院里也在放短視頻、足球賽,整個行業在重新交融。」劉海波以《紅毯先生》中的劉德華為例,近年來他的諸多嘗試都在試圖突破原來的「明星」定位拓展自己的戲路。「要商業票房就要主打類型、主打明星,但也要鼓勵演員有藝術追求,但這樣就不要對票房抱有特別高的期望才行,電影自有它的規律。」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簡工博 鍾菡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最強陣容」曝光!這才是超級停車場! - 天天要聞

「最強陣容」曝光!這才是超級停車場!

7月9日下午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高鐵創新之旅」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舉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CR450動車組樣車亮相CR450AF/BF復興號動車組成為「耀眼明星」。作為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其採用8輛編組,最高運營時速達400公里。該車型通過技術優化,實現運行阻力降低22%,牽引效率提升4%,整體減重10%,能耗...
張欣:什麼才是快樂的源泉 - 天天要聞

張欣:什麼才是快樂的源泉

我一直以為高級是快樂的源泉,就是所經歷的不管是啥都要上檔次,「瓜菜代」多少差點意思,只有高大上才會讓我們身心愉悅。有一次我請朋友吃飯,菜式都沒有問題屬於好吃不貴,但是環境差一些心情就有點疙瘩。然後立馬覺得檔次一下來,人就不那麼釋然快樂了。結果前兩天我下樓去吃牛肉麵,可能時間有點早,店裡沒有一個人,過...
郭德綱發文悼念相聲演員楊少華 - 天天要聞

郭德綱發文悼念相聲演員楊少華

2025年7月9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在天津家中因病安詳離世,享年94歲。次日凌晨,郭德綱通過社交媒體發文悼念,引發廣泛關注。時間與地點:2025年7月9日下午,於天津家中午休時逝世,享年94歲。因病搶救無效,具體病症未明確,但去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