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 周懌培 馮一倫 設計 王汝吉
春節假期結束,2024春節檔電影以破80億的票房成績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紀錄。其中,賈玲自導自演的《熱辣滾燙》以超過27億的票房領跑春節檔,《飛馳人生2》《熊出沒·逆轉時空》和《第二十條》緊隨其後。

撤出今年春節檔的四部影片
然而,作為各大電影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春節檔冷熱不均,甚至出現了罕見的「上映後撤檔潮」,被網友戲稱為「撤檔元年」。
罕見放映後官宣撤檔
這個春節檔,連華仔都怕了?
電影「撤檔」並不新鮮,簡單說就是用「時間」換取「空間」。很多電影為了尋求更好的宣發效果和票房成績,會選擇延遲上映日期。但不同與過去還沒上映就官宣撤檔的影片,今年春節檔四部撤檔的作品,均是在上映後才宣布撤出。
2024年的春節檔,大年初一就上映了七部電影,另有一部《破戰》於大年初七上映。翻閱各大社交平台就能發現,這八部春節檔影片的熱度基本上被《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熊出沒·逆轉時空》所覆蓋。

2月14日晚,《我們一起搖太陽》的主出品方聯瑞影業宣布該片2月15日放映最後一天,隨後將撤出春節檔。在官方說明中,出品方稱「在檔期選擇上出現了重大失誤,辜負了導演、演員和台前幕後諸多主創和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並表示電影將延後至3月30日上映。2月16日,又有兩部電影宣布撤檔:動畫電影《黃貔:天降財神貓》宣布「後會有期,江湖再見」;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出品方發布聲明,稱將重新選擇檔期與觀眾見面。一天後,電影《八戒之天蓬下界》也發布聲明退出今年春節檔,延後上映。

四部影片相繼發布通告選擇撤檔
八部電影,四部選擇撤檔,是「打不過就跑」,還是「機智的戰略轉移」?
《燈塔春節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月17日,《我們一起搖太陽》的票房為9330.9萬元,《紅毯先生》的票房為8231.4萬元,《八戒之天蓬下界》的票房為318.7萬元,《黃貔:天降財神貓》的票房為84.4萬元。這四部影片的票房、排片、上座率遠低於今年春節檔的幾部頭部影片。
這個「創造歷史」的春節檔,或許真如網友所說,「連華仔都怕了」。
重振旗鼓還是後勁全無?
那些春節檔撤檔的影片,後來怎麼樣了
春節檔影片上映後又撤檔,並非第一次出現。
2023年春節檔,《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臨時撤檔,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部取材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乒男隊低谷時期故事的電影原本定於大年初一上映,但在定檔後官方宣布改檔至大年初三。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官方微博截圖
然而,僅僅上映兩日後,《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便於1月25日宣布,電影將從初五(1月26日)開始調整為小規模放映,延期至2月17日正式上映。對於撤檔原因,出品方廈門恆業影業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因宣傳發行團隊在決策、籌備、推進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誤和嚴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節檔陷入特別被動的局面。」
數據顯示,在短短兩天上映時間裡,該片上座率僅為7.9%。這也導致《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後勁全無,重新上映後的總票房也僅有1億元。

縱觀近年來春節檔撤檔的電影,鮮有翻身之作。
2023年,開心麻花的力作《超能一家人》、冬奧會特供影片《我心飛揚》都因種種原因提前宣布撤出春節檔,重新上映後票房並不盡如人意。再往前,甚至不少影片在宣布撤檔後,選擇離開院線改為線上播放。

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原計劃在2020年春節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延遲一年後在2021年春節檔上映,上映首日就收穫超10億票房,最終獲得45億票房,榮登當年春節檔票房榜首;此外,動畫電影《姜子牙》將上映時間從春節檔延後至國慶檔,最終票房突破16億。
春節檔對電影真的這麼重要嗎?
專家:觀眾認可才能勝出
「扎堆上映」,每年春節的電影市場都是這樣來描述即將到來的春節檔。
從春節檔占年度總票房的比例來看,2013年—2015年,這一數據在4%上下;2016年—2017年,提升至6%以上;2018年至今(除2020年),又上升至10%左右。
春節假期通常只有7天,佔一年時間比例不到五十分之一,在近幾年卻能貢獻全年十分之一的票房產出。這一方面說明了春節檔「恐怖」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也體現齣電影行業對於春節檔等熱門檔期的依賴。
而今年八部春節檔影片中有四部先後宣布撤檔,擇期再上,這種現象也是前所未見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認為,檔期既有市場邏輯,更是觀眾心理學的範疇,還是要認真對待觀眾,研究觀眾,觀眾認可才能勝出。
(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九派新聞、中國經營報等)
「轉載請註明出處」